“不好,北狄要发动总攻了!”谢惊寒心中一凛,高声喝道,“传令下去,全体将士即刻登城,备好箭矢、滚石、火油,严阵以待!”
军令一下,将士们立刻行动起来。受伤的将士也强撑着身体,拿起兵刃,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城墙上,箭矢如林,滚石堆积如山,火油坛整齐地排列着,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不多时,北狄的号角声响起,低沉而雄浑,响彻云霄。五万北狄铁骑如潮水般涌向鸣沙关,马蹄踏地的声响震耳欲聋,扬起的沙尘遮天蔽日,仿佛要将整个鸣沙关吞噬。
“放箭!”谢惊寒一声令下,城墙上的箭矢如雨点般射下,北狄骑兵纷纷倒地。但北狄骑兵数量众多,且悍不畏死,依旧疯狂地向前冲。
“扔滚石!倒火油!”谢惊寒再次下令。巨大的滚石从城墙上滚落,砸向密集的北狄骑兵,惨叫声此起彼伏。火油坛被点燃后扔下去,瞬间燃起熊熊大火,将北狄骑兵的冲锋路线变成了一片火海。
北狄的攻势被暂时遏制,但拓跋烈显然早有准备。他下令让骑兵分成三路,从不同方向进攻,同时派弓箭手压制城墙上的守军。箭矢在空中交织,形成一道密集的箭网,不少守军将士中箭倒地,鲜血染红了城墙。
谢惊寒手持寒锋剑,亲自斩杀了几名爬上城墙的北狄士兵。玄色衣袍上溅满了鲜血,他却浑然不觉,眼神中只有杀敌的决绝。“守住城墙!绝不能让北狄进城!”他高声呐喊,声音嘶哑却充满力量。
将士们受到鼓舞,士气大振,纷纷奋勇杀敌。城墙上的厮杀声、呐喊声、兵刃碰撞声交织在一起,谱写着一曲悲壮的战歌。
激战持续了整整一日,夕阳西下,鸣沙关下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北狄的攻势渐渐减弱,拓跋烈见久攻不下,且伤亡惨重,只得下令撤军。
谢惊寒站在城头,看着北狄骑兵远去的背影,终于松了一口气。他刚想转身,却眼前一黑,险些栽倒在地。
“将军!”身边的亲卫连忙扶住他。
谢惊寒摆了摆手,脸色苍白:“我没事,只是有些疲惫。清点伤亡人数与剩余军备。”
“是。”亲卫应道。
很快,伤亡统计便报了上来:守军伤亡五千余人,剩余两万两千人;箭矢仅余不足十万支,火油与滚石也所剩无几。
谢惊寒的脸色更加沉重,这样的消耗,他们撑不了多久。他抬头望向东方,心中默念:沈砚辞,粮草何时才能到?
与此同时,黑石峡方向,秦风率领的五千骑兵与北狄的三千伏兵遭遇。狭路相逢勇者胜,秦风手持谢惊寒的寒锋剑,身先士卒,冲入敌阵。骑兵们紧随其后,与北狄伏兵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黑石峡内,喊杀声震天,马蹄踏碎了峡谷的寂静。秦风的剑法凌厉,寒锋剑所到之处,北狄士兵纷纷倒地。但北狄伏兵占据了地形优势,从两侧崖上射箭,骑兵们伤亡不小。
“将军,北狄伏兵太多,且占据地形优势,我们难以突围!”一名副将高声喊道。
秦风头也不回,一剑斩杀一名北狄小校:“不必突围,我们的任务是肃清伏兵,为粮草开路!传令下去,分兵两路,一路从正面进攻,一路绕道崖后,前后夹击!”
“是!”副将应道。
骑兵们立刻分兵,一部分继续正面强攻,吸引北狄伏兵的注意力;另一部分则悄悄绕道崖后,发动突袭。北狄伏兵没想到秦风会出此计策,顿时陷入混乱。
激战两个时辰后,北狄伏兵被尽数歼灭。秦风看着满地的尸体,松了一口气。他擦了擦脸上的血污,正要下令继续前进,却听到远处传来马蹄声——是朝廷护送粮草的队伍!
“将军,是赵毅将军的人马!”一名亲卫高声喊道。
秦风心中大喜,连忙带领骑兵迎了上去。赵毅见秦风前来,也松了一口气:“秦将军,多亏你及时赶到,否则我们怕是要遭北狄伏兵的毒手了。”
“赵将军客气了,这是我们该做的。”秦风微微一笑,“粮草可还安全?”
“一切安全。”赵毅点头,“沈大人特意叮嘱,让我们务必保护好粮草,如今总算不负所托。”
两支队伍汇合后,一同向鸣沙关进发。沿途,秦风派人快马加鞭,将粮草即将抵达的消息告知谢惊寒。
鸣沙关城内,谢惊寒收到消息时,正坐在城楼上休息。他看着手中的字条,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太好了!粮草终于要到了!”他站起身,对着身边的亲卫道,“传令下去,做好迎接粮草的准备,同时加强戒备,防止北狄趁机偷袭。”
“是!”亲卫应道,快步离去。
谢惊寒再次登上城头,望向东方。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队人马的身影,越来越近。他知道,那是粮草,是希望,是沈砚辞跨越千里送来的支援。
朔风依旧凛冽,但吹在脸上,却不再那么寒冷。谢惊寒握紧了手中的寒锋剑,眼神中充满了力量。他知道,有了粮草与军备的支援,他一定能守住鸣沙关,击退北狄铁骑。
而在千里之外的京城,沈砚辞收到了秦风发来的捷报,得知粮草已安全抵达鸣沙关,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他走到书房的窗边,望着西方的方向,嘴角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谢惊寒,接下来,就看你的了。”他轻声说道。
夜色渐深,京城的烛火与边关的烽火遥相呼应。沈砚辞在朝堂之上运筹帷幄,谢惊寒在边关之上浴血奋战。砚与戈,虽相隔千里,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他们都知道,这场与北狄的战争,才刚刚开始。但只要他们并肩作战,同心协力,便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打不赢的仗。
鸣沙关的城楼上,谢惊寒望着城下的北狄营帐,眼神坚定。他知道,拓跋烈绝不会善罢甘休,一场更大的激战即将来临。但他已经准备好了,带着沈砚辞的信任,带着将士们的期盼,带着守护家国的决心,迎接即将到来的风暴。
朔风卷甲,雁度边关。这场跨越千里的守望与并肩,终将在风沙与战火中,书写出一段不朽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