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孩子我拿什么来拯救你 > 第 9 章(第1页)

第 9 章(第1页)

第九章托管盲区

正午的阳光被“启明星托管中心”的全景落地窗切割成碎片,洒在大堂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上,折射出晃眼的光泽。挑高八米的大堂里,欧式真皮沙发上搭着无人整理的儿童外套,水晶吊灯下,两个孩子正踩着茶几追逐,生活老师戴着降噪耳机刷着短视频,指尖偶尔抬一下敷衍地喊“别跑”——这一幕,恰好落在刚进门的李妈妈眼里。她皱了皱眉,却被前台立刻迎上来的热情打断:“李女士,您来接乐乐啦?您看我们这环境,孩子在这儿多开心!”

二楼总监办公室里,张磊的指尖在定制实木办公桌上反复摩挲,手机屏幕的光映得他脸色青一阵白一阵。视频里,赵晓雨蜷缩在出租屋的水泥地上,单薄的校服被扯得歪歪扭扭,赵大山手里的鸡毛掸子带着呼啸声落下,女孩的哭声像被掐住喉咙的小猫,凄厉又压抑,与办公室里昂贵香薰的雪松味形成尖锐的对冲。

“叮咚——”家长群的消息提示音突然响起。张磊点开,是王妈妈发的:“启明星环境真没话说,刚拍的餐食照片,比家里还精致!”配图里,彩色餐盒里的牛排意面摆得如同艺术品,可他清楚,那是专门拍宣传照的样品,孩子们日常吃的不过是速冻半成品加热。紧接着,又有家长附和:“是啊,上次去看监控室,全是高清屏,放心!”张磊看着这些留言,喉结滚动了一下——那些高清监控,三个月没换过硬盘,早就录不了完整画面了。

这段视频是他半个月前拍的。那天他开着奔驰SUV送赵晓雨回家,本想拍段“贴心送学”视频造势,却在巷口撞见施暴现场。他悄悄录下全程,心里的天平反复摇摆:报警?赵大山上次来托管班时,拍着桌子威胁“谁敢多管闲事,我就闹到你生意做不下去”;不报警?林溪的死讯像烧红的烙铁,夜夜烫得他睡不着。那个同样在这儿待过的女孩,曾在他办公室门口徘徊了三次,想说什么又不敢,最后却以“意外坠楼”收场。

他猛地想起,上周赵晓雨交作业时,偷偷塞给他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张老师,爸爸说再哭就把我送走”,他当时心烦财务报表上的贷款压力,随手揉了扔进垃圾桶。愧疚像藤蔓缠上心脏,可指尖摸到手机里“本月营收涨20%”的弹窗,又硬起心肠——这托管中心装修花了三百万,每月房租十几万,他从打杂的做到老板,靠的就是家长们“重硬件、轻管理”的心理,不能毁在一个留守儿童身上。

纠结到第三天正午,他终于剪辑掉“自己旁观十分钟”“多次目睹伤痕却漠视”的片段,把视频发到本地论坛,标题耸人听闻:“震惊!高端托管中心学子遭生父毒打,谁来守护留守儿童?”发送成功的瞬间,家长群里突然有人转发:“启明星太有责任感了!还帮学生曝光家暴!”点赞瞬间刷屏,张磊看着屏幕,既像吞了蜜,又像咽了针——他既想当“正义者”,又怕被揭穿“失职者”的真面目。

下午三点,陆沉和苏晴走进托管中心时,恰好撞上李妈妈在和前台争执:“我刚才看到消防通道锁死了,这要是着火了怎么办?”前台笑着搪塞:“李女士您多虑了,那是备用通道,平时不用的,监控和安保都到位!”苏晴下意识回头,看见墙角的监控摄像头对着天花板,屏幕上一片雪花。

“张磊先生,市刑侦支队的。”陆沉亮出证件时,办公室门突然被推开,王妈妈抱着乐乐走进来:“张总,我来跟您说下周末游学的事……”她的话音戛然而止,看见警察的瞬间,脸上的笑容僵住了,“这是……出什么事了?”

张磊的指尖瞬间冰凉,强装镇定地给警察倒茶,眼角却瞥见王妈妈正偷偷拍视频发家长群,配文“启明星有警察来访,难道是家暴的事?”他心里咯噔一下,职业化的笑容绷得更紧:“赵晓雨这孩子很乖,就是内向,我们平时很照顾她的。视频是我实在看不下去才发的,就想帮孩子一把。”

“照顾她?”苏晴拿出手机,点开那段剪辑过的视频,又调出后台监控——画面里,赵晓雨上周三穿着长袖校服,却遮不住手腕上的青紫,张磊迎面走过,甚至侧身避开了她的目光,“这些监控你看过吗?李女士刚才说,她上个月就发现赵晓雨胳膊有伤痕,问你时,你说‘孩子调皮摔的’。”

“我……”张磊的脸色瞬间惨白,指节攥得发白。他想起上个月李妈妈的质问,当时他怕事情闹大,特意拿出赵晓雨“笑脸照”说:“您看,这孩子天天乐呵呵的,哪会有事?”现在想来,那笑脸是他逼着女孩挤出来的,眼角还挂着未干的泪。

陆沉起身走到窗边,指着楼下追逐打闹、无人看管的孩子:“消防通道锁死,监控形同虚设,宣传册写着‘两孩一师’,实际一个老师带十几个,这就是你口中的‘高端托管’?”他的目光锐利如刀,“视频是半个月前拍的,你为什么现在才发?是不是剪掉了什么?”

这句话像惊雷炸在张磊耳边。他后背瞬间被冷汗浸湿,眼前闪过自己在车里犹豫的十分钟——赵晓雨的哭声越来越弱,他却在盘算“报警会不会影响招生”;闪过生活老师多次汇报“赵晓雨睡不着、吃不下”,他却骂“别小题大做,影响业绩”。这些片段一旦曝光,他的贷款、他的生意、他在家长圈的“成功人士”形象,就全完了。

“我错了……”张磊的声音带着哭腔,双手颤抖着调出完整视频,“我怕赵大山报复,怕托管班倒闭,我贷款还没还完……我想着发上网引起关注,就不用我担责了……”眼泪砸在昂贵的办公桌上,晕开一小片水渍。

王妈妈站在门口,手机屏幕还停留在家长群,里面已经炸开了锅:“原来监控是假的?”“我上次也看到孩子没人管,张总说我太敏感!”“难怪我家孩子总说不想去托管班……”她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想起自己为了“豪华环境”,拒绝了朋友推荐的、管理严格但装修普通的托管班,心里又悔又怕。

苏晴看着完整视频,指尖微微颤抖。她想起林溪的尸检报告,身上也有陈旧性伤痕,当时托管班说“孩子性格孤僻,没人注意”。原来这些“没人注意”,都是刻意的漠视。她看向张磊,语气里带着痛心:“你只想着自己的生意,有没有想过,这些孩子把你当成唯一的依靠?赵晓雨塞给你的纸条,是她最后的求救信号啊。”

“我知道……我知道……”张磊瘫坐在椅子上,双手插进头发里,“那天我看到晓雨的眼神,像受惊的小鹿,我夜里睡不着,总想起林溪……可我又怕,我从农村出来,好不容易有了这家托管班,我不想再回去打杂……”他的声音里满是挣扎,既有自私,也有小人物的卑微与懦弱。

陆沉的语气缓和了些许,却依旧严肃:“张磊先生,你的托管班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和管理失职,即日起停业整顿。你需要配合我们,找到赵晓雨,提供她的所有情况。”他看向门口的王妈妈和李妈妈,补充道,“也请各位家长配合,若发现孩子有异常,及时跟我们沟通。选托管班,硬件是其次,责任和关爱才是根本。”

王妈妈猛地回过神,立刻拨通丈夫的电话:“我们赶紧给乐乐换托管班!明天就去查那家管理严的!”李妈妈则红着眼眶说:“我之前就该坚持追问的,不该被那些镀金牌匾骗了……”她们的声音不大,却像重锤敲在其他陆续赶来接孩子的家长心上。

张磊坐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拿起手机,拨通了赵晓雨外婆的电话。电话接通的那一刻,他再也忍不住,失声痛哭:“阿姨,对不起……晓雨塞给我纸条时,我该救她的……我不该只想着赚钱……”

窗外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照亮了办公室里的红木书柜、名家字画,却照不进那些被漠视的角落,照不透弥漫在空气里的冷漠与愧疚。他看着家长群里越来越多的质疑和退班申请,突然明白,自己苦心经营的“高端”招牌,终究是建在流沙上——没有责任的豪华,不过是包裹着冷漠的空壳。

陆沉和苏晴走出托管中心时,看到几个家长正围着前台要求退钱,还有家长在拍照留存消防通道锁死的证据。苏晴叹了口气:“希望这次能让更多家长明白,孩子的安全,从来不是水晶吊灯和真皮沙发能保障的。”陆沉点点头,目光投向远方——像赵晓雨这样的留守儿童,想要真正摆脱困境,需要的不仅是一个人的醒悟,更是整个社会对“托管”二字的重新认知:真正的守护,是看得见的管理、摸得着的责任,和发自内心的关爱。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