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雷锋精神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 第三节 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敬业精神的时代价值(第3页)

第三节 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敬业精神的时代价值(第3页)

尽管不同时代、不同阶级和不同思想境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但从积极的意义上说,勤奋好学是一种进取的“钉子”精神。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为了振兴中华民族,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广泛地提倡勤奋好学的“钉子”精神。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像雷锋一样,对时间有一股“挤”劲,挤出一切时间来学习,对知识有一股“钻”劲,遇到难题不畏缩,遇到困难不气馁,不弄明白不罢休,直到搞清楚为止。学习雷锋精神,就是要像雷锋那样认真对待学习,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做到理论与实际结合,学以致用。这就要求我们做到,要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同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同建设和谐社会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获得持久不衰的力量源泉。要认识到自己迫切需要学习,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才能刻苦钻研,要把对书本和理论学习的兴趣,同自觉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并努力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2。勤奋好学,做一个有进取心的人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做一个理论基础扎实的人,做一个学习型人才,必须做到勤奋好学。勤奋好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优良品质。它主要是指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具有探求知识的进取心,勤勤恳恳,奋发努力,喜欢学习,热爱学习,坚持不懈的品质和精神。

勤奋好学是个人成长进步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做任何事情都勤勤恳恳,吃苦耐劳,不懈进取。特别是在客观条件不利时,主观上的勤奋好学显得尤为重要。著名京剧艺术家周信芳,原来嗓子并不好,发音沙哑。他自知不能唱小生,便精心设计,经过多年辛勤苦练,创立了自己的“沙”派唱腔,演唱老生角色,同样可以出彩,让人拍手叫绝。这些表现出勤奋好学的美德事例数不胜数,并成为后人效仿的楷模。

雷锋继承了我国古代珍惜时间的优秀传统美德,在短暂的人生中践行了珍惜时间和专心致志的精神。雷锋“钉子”精神的“挤”劲和“钻”劲,正是珍惜时间和专心致志的具体体现。今天,要做一个学习型人才,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如果不在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中挤出时间学习,不专心致志的学习是不可能做到的。雷锋同志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无论工作有多忙,他都能够用钉子的“挤”劲和“钻”劲,坚持不懈地、孜孜不倦地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在《雷锋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雷锋正是通过学习才能够写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哲理,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雷锋精神,就是要学习他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

3。实事求是,做一个终身学习的人

实事求是的美德典故,出自《汉书·河间献王德传》,即:“修学好古,实事求是。”[14]主要讲献王刘德研究学问,坚持严谨治学的美德。

早在战国时代,爱国诗人屈原就在《离骚》中写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力主改革政治,精忠报国,虽遭谗言被流放,但他矢志不移,不管道路多么漫长,也阻挡不了追求真理的决心;宋代邵伯温在《邵氏见闻录》中称赞司马光说:“君实(司马光的字)脚踏实地人也。”[15]赞美了司马光废寝忘食,通宵达旦,专心致志地工作数十年之久,撰写了从战国至五代共1360多年历史的《资治通鉴》。历史上很多名人名家,幼年好学,经过中年直到老年,从不间断学习,其美德佳话,世代传颂。

要善于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运用。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6]鲁迅说过:“倘只读书,便成为书橱。”为学而学就失去了学习的目的,学习要结合自身的思想实际与现实工作的需要,学与用是辩证的统一体。“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17],说的虽然是官场的弊病,但于学习亦有借鉴意义。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主要是为了用,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运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水平也会越来越高。

毛泽东曾把认识规律总结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18]。可见,理性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逐步发展的。

孔子曰:“学而不已,阖棺乃止。”[20]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的意思。周恩来也指出:“人生有限,知识无限,到死也学不完,改造不完。”[21]他还经常用“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鞭策自己,勉励别人。他所增加的“改造到老”富有新意,不仅要学习一辈子,而且要对自己改造一辈子;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要勇于实践,全面加强修养。

[1][美]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38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24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45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25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6]《江泽民文选》第3卷,54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毛泽东文集》第8卷,36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论语·学而》。

[9]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10]《列宁选集》第4卷,78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江泽民文选》第3卷,54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3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3]刘安:《淮南子·原道训》。

[14]《汉书·河间献王德传》。

[15]邵伯温:《邵氏见闻录》。

[16]《论语·为政》。

[17]《庄子·让王》。

[18]《毛泽东选集》第1卷,29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9]《毛泽东选集》第3卷,80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0]《春秋》。

[21]《周恩来选集》下卷,36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