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雷锋精神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 第四节 雷锋锐意进取团结协作创新精神的时代价值(第1页)

第四节 雷锋锐意进取团结协作创新精神的时代价值(第1页)

第四节雷锋锐意进取、团结协作创新精神的时代价值

锐意进取、团结协作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中集体主义思想的具体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锐意进取、团结协作更具现实意义。雷锋“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的集体主义思想所体现的锐意进取、团结协作精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有着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锐意进取、团结协作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积极进取和敬职敬业是雷锋精神的一大特点,只要他活着他总会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对自己的工作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管是干什么,他都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朝气,充分发挥生命的创造力,把每一项工作做到最好,他的一生是为他人谋福利的一生,是在为社会做贡献中提升生命价值的一生。雷锋锐意进取、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共同需求,符合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人类在征服自然、超越自我、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团结协作成为人类战胜自然、不断进步的重要法宝。

(一)团结协作精神是人类自然的和社会的需求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人类的团结互助合作精神。人类最初的团结互助协作精神是从人的最原始的需要中产生的,人乃万物之灵,但却不是万能之物,单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只有团结协作才能产生合力。因此,为了战胜困难,人与人之间必须团结一致,互助合作,这样才能产生战胜一切的力量。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社会,社会的运行需要维护,其中包含了对社会的总体负责,也包含了对社会个人负责。“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人与人之间需要联合起来,互相帮助,才能保证社会的社会性质,单独的个人不能构成社会,也不能形成作为社会的基本要求。

团结互助是社会赋予每个成员的基本要求,是形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前提,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团结合作就是“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合作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具体体现,也就是一个组织结成真正的联盟的条件。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思想也是要人们结成一个共同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团结合作,使整个社会真正实现团结互助合作,维护集体利益。团结互助合作的最高境界就是集体主义,也是人类最进步、最道德、最高尚的关系,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在总结自己的人生道路时,曾经讲过这样的话:“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是一个真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应自觉树立远大目标和搏击万里长空的凌云之志,做一个有抱负、有作为、品德高尚的人,同时又要做一个具有管理、科研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能人。

(二)现代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团结合作的基础之上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人与人关系越来越紧密,团结互助合作的方式和意义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社会的团结互助合作是简单的、朴素的相互合作,而现代社会的团结互助合作则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及其社会生活方式变化的。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社会生产组织也发生了变化,在一个社会生产组织体系中分工合作的团结互助合作关系,以及整个社会系统内社会分工基础上的团结互助合作关系。这种现代社会中的互助合作关系,以分工和商品市场为纽带,在确认每个个体自身价值和利益的基础上的团结互助合作关系,和传统社会的团结互助合作关系有着不同的意义,它给社会全体成员带来的是社会整体的福利和整个社会的生产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善于与人合作的品质。美国学者朱克曼曾做过一项研究。他发现自1901年诺贝尔奖颁发75年来的286位获奖者中,三分之二的科学家是与人合作而获奖的。他又以25年为一段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与人合作而获奖者,第一个25年为41%,第二个25年上升为65%,第三个25年竟达到79%。这有力地说明,科技越发展,一个人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就越需要具备与人合作共处的良好品质。没有互相关心、支持与合作就很难取得事业上的成功。21世纪的成功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富有开拓精神的人,善于与他人合作的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荣获诺贝尔奖项的话,那么,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由此看来,合作已成为现代社会人类发展与生存的重要方式。在现代社会,由于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人们在从事科学研究或社会调查等工作中往往要组成团队协调工作。在结成团队的过程中,人们将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凝练成团队精神。

(三)团结协作精神历来是我国的历史传统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演化着文明与和谐的历史,传承着优秀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孔子提出“仁”的思想,即是“爱人”的道德学说。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荀子曾说过一句名言:“涂之人可以为禹。”[3]即每一个凡人,其实都可以成为伟大的禹。这些思想为中华民族奠定了相互友爱、团结协作的理论基础。

在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精辟的论述流传至今。如《周易·系辞上》所说的“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4]。荀况的“民齐者强,民不齐者弱”[5]。孙武的“上下同欲者胜”[6]。刘基的“万夫一力,天下无敌”,以及“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多行不义必自毙”等等都反映出古人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深刻认识和理解,把团结互助作为一种美德来宣扬,把损人利己当作一种恶行来反对。这些精辟的论述充分体现出“团结就是力量”的智慧和思想。

孙中山先生提出:“人类进化之主动力,在于互助,不在于竞争。”[7]毛泽东曾明确指出:“只要共产党人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被我们战胜的。”[8]而对于协作,毛泽东也曾形象地比喻:“人是要有帮助的。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一个篱笆要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9]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如果没有团结、没有协作是很难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不讲友爱、不讲互相帮助是很难产生和谐和生机的。

人们所熟知的我国古代折筷子的故事中,折射出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人类最初的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认识。一根筷子很容易被人折断,一把筷子就不容易被人折断。这里就有一个道理,如果不齐心合力,就会像一根筷子一样很容易被人折断,如果齐心合力,就像一把筷子一样,不容易被人折断。只要做事都能齐心协力,就能把事情做成功。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人的能力有限,要联合起来才能强大,折筷子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团结互助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二、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精神是团结协作精神的至高境界

团结协作作为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基本内容是强调在追求共同理想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弘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形成各行各业的核心价值,进一步提炼和概括出团结协作精神的意义,最终汇集成为全民族、全社会的凝聚力。团结是协作的前提,协作是团结的目标,团结协作作为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对我们今天关于团结协作的理解有很大启发。

(一)团结协作精神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精神

团结互助合作精神,这种人类社会本质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被人们认识,并进一步发展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精神是团结互助合作精神的最高境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雷锋的集体主义精神,正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反映。从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它与团结协作精神的关系。

社会主义一词最早见于19世纪二三十年代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一些著作中,它由“社会的”一词衍生而来,体现着一种集体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种集体主义思想,在西方可以上溯到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的《理想国》,在中国可以上溯到《礼记·礼运》。对社会主义思想最明确的描述在中国是《礼记·礼运》,在西方是托马斯·莫尔(1478-1535年)的《乌托邦》。

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是与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相对立的概念,马克思在论述人的本质、人性时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0]马克思这里所讲的人是抽象的人,并非具体的个人,实际上指的是人的群体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哲学理论基础。集体主义概念的第一次提出是斯大林,1934年7月,他在同英国作家威尔斯的谈话中说:“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并不否认个人利益,而是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并强调“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能给这种个人利益以最充分的满足”[11]。社会主义社会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强调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服从社会集体利益,一切言行以符合无产阶级及其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为根本出发点,集体主义成为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重要内容。

团结就是力量,说明了个人和集体只有依靠团结协作的力量,才能把个人的愿望和集体的总体目标结合起来,这是我们从雷锋的日记中反复看到的人应该团结的道理。

(二)团结互助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原则不否定个人利益

只有在集体的合作中,才能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只有在集体的协作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才能实现共同的目标。正如马克思所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12]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基本点,就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二者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必须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并在保证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充分注意发挥个人的才能,满足个人的必需的正当利益和合理要求,使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成为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当然,强调集体主义并不否认在个人与集体之间存在着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一定的矛盾。集体主义原则也不排斥个人合法的利益,而是依法保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引导人们对社会负责,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因此,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是符合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

集体主义反映着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整体利益,是个人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共产主义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形式,集体主义的最高原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集体主义集中体现了无产阶级的优秀品质和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牺牲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是一种集体主义,团结互助合作精神的最高境界就是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三)团结互助精神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反映

中国几千年来的农业社会形态,使传统的农业社会处于长期封闭的小农经济状态,束缚了人的视野,一定程度上孕育了自私狭隘的性格。中国封建社会的大一统政治制度构架,忽视了个人利益的诉求,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不可能产生团结互助合作的精神。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作为体现广大劳动人民整体利益的政治形式,它的一切措施,归根到底总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的。因此,个人的正当利益从根本上说,是同社会整体利益相一致的,广大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是能够在发展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得到满足的,并且,也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有个人自由。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