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雷锋精神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 第五节 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第1页)

第五节 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第1页)

第五节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雷锋身上,这种精神也是在不断学习和修养中形成的。作为一种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的工作作风它无处不在;作为一种精神风貌和意志品质的传承它无处不在;作为一种理性控制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它无处不在。出身贫苦的雷锋,他深知生活的艰辛,他工作和生活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出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一、雷锋艰苦奋斗的宝贵品格

艰苦奋斗,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不畏困难、顽强奋斗、开拓进取、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雷锋生活俭朴,非常注意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以苦为乐,以苦为荣,在艰苦的条件下磨炼意志。

(一)艰苦奋斗是雷锋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

雷锋所处的年代,正是国家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雷锋以苦为荣,处处增产节约,时时发奋图强,以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正是从这种思想认识出发,雷锋对自己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他在日记中写道:

要记住: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

雷锋把点点滴滴节省下来的钱用于支援国家建设,用于帮助他人解决困难,看看他是如何安排自己的日常花销的。

我每花一分钱都很自然地联想起过去的生活,告诫自己不能忘本。今年春节,我只花了2角5分钱理发,别的钱分文未花。同志们说我穿的袜子不像样子,应该换双新的了,但我补了补还照样穿着。……今年7月,我去参加军区工程兵体育运动大会,天气热得很,不少同志都跑到场外去买汽水喝,我也想买一瓶,掏出钱往外走,发现那里有自来水管,我又把钱收起来,上前拧开水龙头喝了个够。我这样做,有的同志说我是小气鬼,太熬苦自己了。我是想,我们不能好了疮疤忘了疼,国家有困难,大家来分忧,就要一点一滴地做,这不是小气不小气的问题。

雷锋同志的一双袜子可以“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一方面是由于那个年代物质条件有限,另一方面也确实是雷锋同志发挥了这种传统的中华美德。节约不是贫穷的象征,却是品德的体现。反求诸己,我们如今有几人能做到袜子穿坏再扔掉,谁能每天喝着淡淡的白开水,能否做到把每餐的饭菜都吃干净?物质极大丰富,精神生活丰富多彩,可是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真的就如此轻易地抛在脑后?“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一个民族要富强,离不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节约需要我们一如既往地传承。

应当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发愤图强,自力更生,处处做到增产节约,发扬我军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这是雷锋的座右铭。在短暂的一生中,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他勤俭节约,努力工作,不怕艰难困苦,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

(二)雷锋在艰苦的工作中锻炼成长

种种困难,让雷锋学会在苦难中铸造坚毅不屈的品格。他不贪图安逸,时时思进取,哪里艰苦就到哪里去,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在县委机关主动申请到条件艰苦的治理沩水工地,还专找艰苦的事干;在鞍钢,他再三要求到别人都不愿去的弓长岭铁矿;他把困难形象地比喻为“纸老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不遇到一些暂时的困难,这些困难的实质,“纸老虎”而已。问题是我们见虎而逃呢,还是“遇虎而打”?“哪儿有困难就到哪儿去”,——不但“遇虎而打”,而且进一步“找虎而打”。

1962年1月14日,雷锋在日记中表达了面对困难艰苦的工作、复杂的环境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我们在建设焦化厂当中,住不好、吃不好和工作环境不好等,这些困难都是暂时的、局部的、可以克服的。只要我们有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气概,是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的。

在最困难、最艰苦的工作中,我就想起了黄继光,浑身就有了力量,信心百倍,意志更坚强……我每次外出执行任务或在最复杂的环境中,就想起了邱少云,就能严格地要求自己,很好地遵守纪律。每当我得到福利和享受的时候,就想起了白求恩,就先人后己,把享受让给别人。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党和人民的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我就想起了过去家破人亡、受苦受难的苦日子,就感到党的恩情永远报答不完。

公而忘私是对雷锋的精准评价,他将党和人民当成自己的家人,他将党和人民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他始终坚持党的政治方向,坚决服从党的命令。

(三)雷锋把每一次岗位变换都当作新的起点

雷锋工作六年,换了五个岗位,他把每一个新的岗位,当作新的起点,当作磨炼意志、提高能力的机会,把前进中每一个困难,当成不断增长本领的机会。1960年12月27日,他在日记中记述了面对难以忍受的生活时的坚强态度。

……不怕饥饿,不怕寒冷,不怕危险,不怕困难。屈辱,痛苦,一切难于忍受的生活,我都能忍受下去!这些都不能丝毫动摇我的决心,相反的,是更加磨炼我的意志!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

雷锋言行中体现的艰苦奋斗精神,是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现实连在一起的。他节约东西送给灾区群众,他穿的衣服、袜子补了又补,都是认识到国家当时还不富裕,需要厉行节约。这是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自觉行为,体现了为国家着想的艰苦奋斗的精神。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我们学习雷锋,发扬雷锋精神,就是要像他那样,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自觉为国分忧,乐于奉献。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基础薄弱,实现现代化需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这就更需要我们自觉地把艰苦奋斗精神发扬光大。

二、雷锋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艰苦朴素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要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勤俭。在古代,我们的先民就自觉地奉行珍惜资源、简约其行、修身养性、高尚其志、敬畏自然等道德准则。可以说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重要法宝。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倡俭戒奢的美德,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推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雷锋艰苦朴素的高尚情操,通过他的一言一行都有所体现。

(一)雷锋始终践行我党我军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

无论当公务员、通信员、工人、解放军战士,雷锋都始终保持着我党我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一向以艰苦奋斗为荣。他的一双袜子补了一层又一层,穿了多年舍不得丢掉。部队发给每人两套夏装,他只领一套。他的搪瓷盆和漱口杯已用了多年,上边的瓷已残缺不全,还是照样用。他的一件衬衣是从湖南老家带来的,补了又补,还穿在身上。他当兵几年,连香皂都没用过,洗手洗脸都用肥皂。他有一个“节约箱”,平时拣到一颗钉子、一个牙膏皮都收集起来。每月6元钱津贴费,除了留下交团费、党费、买书及必要的生活用品外,其余的全部存到储蓄所。

雷锋所在团党委树立雷锋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标兵。为使全团同志具体了解雷锋的先进思想和模范事迹,团政治处帮助雷锋把他在旧社会的苦难遭遇和解放后的成长经历,写成了题目为《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的材料印发各连党支部。这份材料,记述着雷锋这样一个在旧社会惨遭家破人亡的孤儿,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关怀培育下,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征途中,离开学校自愿回乡当农民,做了一名拖拉机手,后来到鞍钢当了工人,现在又为保卫祖国当了解放军战士。小小年纪已经在工、农、兵三条战线上进行了艰苦的锻炼。

(二)雷锋是一个有理想、乐于吃苦的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