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和当代价值 > 第三节 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第2页)

第三节 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第2页)

(一)对本职工作忠于职守,踏实勤奋

脚踏实地的劳动实践是实现远大理想的基础和途径。苦干实干,勤奋耕耘,才会有收获。雷锋工作踏踏实实、从不偷懒耍滑的实干精神,在他日记中对自己工作的点滴记载中就可体现。

人若没有干劲,好像没有蒸汽的火车头,不能动;好像没有翅膀的鸟,不能飞。只要付出了艰苦的劳动,车子就会听使唤。平时不愿下苦心,不肯做艰苦细致的工作,要想车况好,那就像坐着不动,想让苹果掉到嘴里来一样,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雷锋工作中踏踏实实的实干精神,还表现在业余劳动中,如1959年11月14日雷锋在日记中记载了深夜抢救水泥的事情。

今天,我感到特别的高兴,一天紧张工作过后,一点儿也不觉得疲劳,我感到浑身是劲,深夜了,我还坐在车间调度室里,看一本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书,真使我看得入了迷,越看越使我感到毛主席的英明和伟大。深夜11点钟了,走出门外,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这时突然下起雨来了。陈调度员说,我们建筑焦炉工地上,还散放着7200袋水泥。陈调度员急得一时手足无措。雨越下越大,这时,我猛然想到了党的教导,要我们爱护国家财产,又想到了我是一个共青团员。想到这些,一种无穷的力量鼓舞着我,急忙跑到工地,用自己的被子,并脱下了衣服,抢着盖在水泥上。后来,我又跑到宿舍,发动了20多个小伙子,组织了一个抢救水泥的突击队,有的忙着找雨布,有的忙着找芦席,盖的盖,抬的抬,经过一场紧张的战斗,避免了国家的财产受到重大的损失。

雷锋为了使国家财产免遭损失,奋不顾身地去抢救,并动员其他年轻人一块投入战斗,他深知个人力量的弱小,他发动20多个小伙子一起团结合作。雷锋从来不将困难看得太重,他说,只要努力就有结果。他将许多事视为自己的责任,就是因为他勇于承担责任的情操。

(二)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在困难中磨炼本领

雷锋发扬“螺丝钉”精神的过程,不仅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也是他刻苦钻研、岗位成才的过程。爱岗敬业并不是冲动与蛮干,而是严谨、勤奋、高效、务实与创新,从选发的日记中可以看出雷锋刻苦钻研业务、干一行专一行的实干品格,把平常的工作做得不平常,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精神,力争为整个社会尽到应尽的义务,做出更大的贡献。

干一行专一行是雷锋爱岗敬业精神的主要体现,雷锋无论干什么工作,在什么工作岗位上,他都勇于争先,不甘人后,“干一行就干好一行”,都始终秉持这一劳动实践准则,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在工作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品行,在劳动实践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思想意识、精神境界、道德水平,不断地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应当说,雷锋从来都是以最严格、最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精益求精,无论干什么工作都把它干得最出色。雷锋刻苦钻研业务、干一行专一行的实干品格可以从雷锋的日记中得到验证,1961年4月在日记中他写下了自己挤时间读书,提高工作技术的心得。

挤时间读书:早起点,晚睡点,饭前饭后挤一点,行军走路想着点,外出开会抓紧点,星期假日多学点。如果不积累许多个半步,就不能走完千里。

1962年5月6日雷锋帮老乡们犁地,之后在日记中记下了自己的感想:

虽然累了一身汗,我觉得学点犁地技术是完全划得来的。从内心往外说,我时刻都想多学点本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时刻牢记着马克思的教导:不学无术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无所帮助,也不会带来利益。今天,我为了人民的利益、阶级的利益、革命的利益,多学点本领就更为必要了。我所以要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学到真本领,就是为此目的。

雷锋干一行专一行的实干品格还体现在,他善于结合学习毛主席著作提出改进自己的工作的方法。如在1961年2月21日,雷锋结合学习毛主席著作表达了改进自己工作技术的决心:

……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到毛主席著作中找答案,按主席指示办事,学习公式:问题——学习,实践——总结。一、学习主席著作与改造自己思想相结合,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二、学习主席著作与改进自己的工作相结合。三、学习主席著作与搞好训练和提高技术相结合,指导自己学习技术。

1962年2月19日,雷锋参加沈阳部队召开的首届团代会后,在日记中写出了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决心从几个方面努力,其中有刻苦钻研技术和业务的方向。

好学:我要认真学习毛主席的著作,刻苦钻研技术和业务……决心做个又红又专的革命战士。

雷锋对待工作总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立足本职,尽职尽责,努力以钉子的“挤”劲和“钻”劲,使自己成为工作的内行。

(三)工作中敢经风雨的拼搏斗志

挑战自我,才能完善自我。雷锋深深懂得,实践才能出真知,实践才能长才干。他认为真正的本领是在困难中磨炼出来的,在工作中处处学习愚公不怕困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体现了敢经风雨的拼搏斗志。1962年3月4日,雷锋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

在1962年3月的日记里,雷锋表达了他面对困难的态度:

这些困难都是暂时的、局部的、可以克服的。只要我们有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气概,是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的。

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迎着困难前进,这也是我们革命青年成长的必经之路。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乐于吃苦的人。

雷锋工作上永不满足,主动在各个新的岗位上认识自己的潜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他把所有的工作都看作是党和人民的需要,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又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到业余生活和文化建设中去。诸如在文艺演出、日记写作、团队辅导、演讲、打篮球、犁地等业余工作中掌握了各种为人民服务的技能。他这颗小小的“螺丝钉”,无论拧在“机器”的哪个部分,都永不生锈。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和积极向上不断创新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原动力。

(四)雷锋忘我工作,时刻保持着谦虚谨慎、严于律己的工作作风

雷锋总是忘我工作,兢兢业业。他时刻保持着谦虚谨慎、严于律己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从不自满自炫,受到赞誉不骄傲。雷锋成了英模之后有些人不服气。卸车时,有人指着装满200斤高粱米的麻袋让他扛。雷锋心里很不好受,事后却心平气和地说:

我虽然扛不动200斤的麻袋,但我能干好能干的工作,并且比别人干得更出色。

雷锋在日记中写道:

敬爱的毛主席,我看到您写的《纪念白求恩》……您老人家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话给我很大鼓舞。个子小我也要尽我自己最大的力量,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向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学习……

雷锋正是把这种平凡而又伟大的精神践行于自己的人生实践活动之中,爱岗敬业,建功立业,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甘当一颗永不生锈的平凡的螺丝钉,使得许许多多的人都被雷锋这种平凡中见伟大的一致言行所深深地感动。

雷锋的事迹告诉我们,伟大出于平凡,理想见诸实践。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创造财富,就是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就是服务群众。今天,各个战线的广大从业者,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锻炼成长,只要我们在最经常、最大量的日常劳动和生活中,努力学习和树立雷锋那样的精神品质,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像雷锋那样的英雄人物,做出像雷锋那样的英雄业绩来。要想使自己的一生真正有所作为,要想为人民做出一番伟大的事业,就应当像雷锋那样,立足岗位树立做合格建设者的职业理想,把伟大的革命理想贯彻到平凡的劳动中去,把个人的平凡劳动融汇到伟大的集体事业中去,做一个合格的劳动者。

三、雷锋的“钉子”精神

“钉子”精神可以这样来解读:“挤”侧重横向的角度,不挤时间去学习就没有时间或很少有时间,不挤时间去学习,知识就会老化,知识面就会狭窄。挤时间去学习,去看书,去交流,去探讨,基础才会扎实,知识面才会宽,“挤”和“博”联系在一起;“钻”侧重纵向的角度,不钻进去,基础就不会扎实,知识就理解不透,就无法掌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就无法做到融会贯通,“钻”又和“专”联系在一起。这就是人们广为称道的雷锋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正是凭着这种可贵的“钉子”精神,雷锋掌握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今天,“钉子”精神仍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推动和鼓舞着我们不断前进。

(一)挤一切时间看书学习理论知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