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诗集传序阅读答案 > 詩卷第十四(第3页)

詩卷第十四(第3页)

賦也。監、史,司正之屬。燕禮、鄉射,恐有解倦失禮者,立司正以監之,察儀法也。謂,告。由,從也。童羖,無角之羖羊,必無之物也。識,記也。○言飲酒者,或醉或不醉,故既立監而佐之以史,則彼醉者所為不善而不自知,使不醉者反為之羞愧也。安得從而告之,使勿至於大怠乎?告之若曰:所不當言者勿言,所不當從者勿語。醉而妄言,則當罰汝使出童羖矣,設言必無之物以恐之也。汝飲至三爵,已昏然無所記矣,况敢又多飲乎?又丁寧以戒之也。

【纂疏】孔氏曰:「禮有獻酢,有旅酬,及無筭爵。旅與無筭不止三而已,故知三爵是獻也、酬也、酢也。指獻、酬、酢為三爵者,言行三爵飲之時,非謂人飲三爵也。」

《賓之初筵》五章,章十四句。

《毛氏序》曰:「衛武公刺幽王也。」《韓氏序》曰:「衛武公飲酒悔過也。」今按此詩意,與《大雅·抑》戒相類,必武公自悔之作,當從《韓》義。

魚在在藻,有頒符云反其首。王在在鎬,豈苦在反樂音洛飲酒。

興也。藻,水草也。頒,大首貌。豈,亦樂也。○此天子燕諸侯,而諸侯美天子之詩也。言魚何在乎?在乎藻也,則有頒其首矣;王何在乎?在乎鎬京也,則豈樂飲酒矣。

【纂疏】孔氏曰「藻」見《采蘋》。鎬在長安西上林苑中。

魚在在藻,有莘所巾反其尾。王在在鎬,飲酒樂豈叶去幾反。

興也。莘,長也。

魚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鎬,有那乃多反其居。

興也。那,安。居,處也。

《魚藻》三章,章四句。

采菽采菽,筐音匡之筥音舉之。君子來朝音潮,何錫予音與之?雖無予之,路車乘繩證反馬叶滿補反。又何予之?玄衮古本反及黼音斧。

興也。菽,大豆也。君子,諸侯也。路車,金路以賜同姓,象路以賜異姓也。玄衮,玄衣而畫以卷衮龍也。黼,如斧形,刺之於裳也。周制,諸公衮冕九章,已見《九罭》篇;侯伯鷩冕七章,則自華蟲以下。子男毳冕五章,衣自宗彝以下而裳黼黻。孤卿絺冕三章,則衣粉米而裳黼黻。大夫玄冕,則玄衣黻裳而已。○此天子所以答《魚藻》也。采菽采菽則必以筐筥盛之,君子來朝則必有以錫予之。又言今雖無以予之,然己有路車、乘馬、玄衮及黼之賜矣。其言如此者,好之無已,意猶以為薄也。

【纂疏】鄭氏曰:「采菽,采其葉以為藿。三牲芼以藿。王饗賓客有牛俎,乃用鉶羹,故采之。」孔氏曰:「以鼎煑牛,取骨體置俎,汁芼以藿,調以鹹酸,盛之於鉶曰鉶羹。筐受所采菽。」東萊呂氏曰:「袞者九章之第一章。黼,九章之第八章也。皆上公之服也。」

觱音必沸音弗檻胡覽反泉叶才匀反,言采其芹巨斤反。君子來朝,言觀其旂巨依反,叶巨斤反。其旂淠淠匹弊反,鸞聲嘒嘒呼惠反。載驂七南反載駟,君子所届叶居氣反。

興也。觱沸,泉出貌。檻泉,正岀也。芹,水草,可食。淠淠,動貌。嘒嘒,聲也。届,至也。○觱沸檻泉,則言采其芹。諸侯來朝,則言觀其旂。見其旂,聞其鸞聲,又見其馬,則知君子之至於是也。

【纂疏】蘇氏曰:「既駕而三之曰驂[9],四之曰駟。」

赤芾音弗在股,邪幅在下叶後五反,彼交匪紓音舒,叶上與反,天子所予音與。樂音洛只音止君子,天子命叶彌并反之。樂只君子,福禄申之。

賦也。脛本曰股。邪幅,偪也。邪纏於足,如今行縢,所以束脛在股下也。交,交際也。紓,緩也。○言諸侯服此芾偪,見於天子,恭敬齊遫,不敢紓緩,則為天子所與,而申之以福禄也。

【纂疏】鄭氏曰:「芾,太古蔽膝之象。冕服謂芾也,其他服謂韠[10],以韋為之。其制上廣一尺,下廣二尺,長三尺,其頸五寸,肩革帶,博二寸。邪幅[11],如今行縢,偪束其脛,自足至膝,故曰在下。」孔氏曰:「古者,田漁而食,因衣而皮。先知蔽前,後知蔽後。後王易以布帛,而猶存其蔽前者,重古道不忘本也。」又曰:「幅訓偪者,《左傳》『帶裳幅舄』,《內則》亦云『偪』,則偪自是一服名。邪纏於足謂之邪幅。《說文》:『緘也[12]。』名行縢者,言行而緘束之也。」○一說:愚按王晦叔云:「夏休以為芾,上狹下廣,則其幅必邪,未聞朝服而有行縢也。」又按歐公謂:「赤芾、邪幅,天子所予;其曰『彼交匪紓』者,直自言邪幅耳。」

維柞之枝,其葉蓬蓬。樂只君子,殿多見反天子之邦叶卜工反。樂只君子,萬福攸同。平平婢延反左右,亦是率從。

興也。柞,見《車舝》篇。蓬蓬,盛貌。殿,鎮也。平平,辯治也。左右,諸侯之臣也。率,循也。○維柞之枝,則其葉蓬蓬然。樂只君子,則宜鎮天子之邦,而為萬物之所聚。又言其左右之臣,亦從之而至此也。

【纂疏】孔氏曰:「軍行在後曰殿,取鎮重之義。《堯典》『平章百姓』,《書傳》作『辯章』,則平、辯義通[13],故云『平平,辯治』。」

汎汎芳劍反楊舟,紼音弗纚力馳反維之。樂只君子,天子葵之。樂只君子,福禄膍頻尸反之。優哉游哉,亦是戾叶郎之反矣。

興也。紼,繂;纚、維,皆繫也。言以大索纚其舟而繫之也。葵,揆也,揆猶度也。膍,厚。戻,至也。○汎汎楊舟,則必以紼纚維之。樂只君子,則天子必葵之,福禄必膍之。於是又歎其優游而至於此也。

《采菽》五章,章八句。

騂騂息營反角弓,翩匹然反其反叶分邅反矣。兄弟昏姻,無胥遠叶於圓反矣。

興也。騂騂,弓調和貌。角弓,以角飾弓也。翩,反貌。弓之為物,張之則內向而來,弛之則外反而去,有似兄弟昏姻親疏遠近之意。胥,相也。○此刺王不親九族,而好讒佞,使宗族相怨之詩。言騂騂角弓,既翩然而反矣,兄弟昏姻,則豈可以相遠哉?

【纂疏】歐陽氏曰:「弓之為物,其體往來,張之則內嚮而來,弛之則外反而去。詩人引此以論九族之親,王若親之以恩則內附,若不以仁恩結之,則亦離叛而去矣。」

爾之遠同上矣,民胥然矣。爾之教矣,民胥傚矣。

賦也。爾,王也。上之所為,下必有甚者。

此令兄弟,綽綽有裕預、與二音;不令兄弟,交相為瘉同上。

賦也。令,善。綽,寬。裕,饒。瘉,病也。○言雖王化之不善,然此善兄弟,則綽綽有裕而不變。彼不善之兄弟,則由此而交相病矣。蓋指讒己之人而言也。

民之無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讓叶如羊反,至于己斯亡。

賦也。一方,彼一方也。相怨者各據其一方耳。若以責人之心責己,愛己之心愛人,使彼己之間,交見而無蔽,則豈有相怨者哉?況兄弟相怨相讒以取爵位,而不知遜讓,終亦必亡而已矣。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