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诗集传序阅读答案 > 衛一之五(第4页)

衛一之五(第4页)

有狐綏綏,在彼淇側。心之憂矣,之子無服叶蒲北反。

比也。濟乎水,則可以服矣。

《有狐》三章,章四句。

投我以木瓜叶攻乎反,報之以瓊琚音居。匪報也,永以為好呼報反也。

比也。木瓜,楙木也,實如小瓜,酢可食。瓊,玉之美者。琚,佩玉名。○言人有贈我以微物,我當報之以重寶,而猶未足以為報也,但欲其長以為好而不忘耳。疑亦男女相贈答之詞,如《靜女》之類。

【纂疏】東萊引先生《初解》:「『投我以木瓜』,而『報之以瓊琚』,報之厚矣。而猶曰非敢以為報,姑欲長以為好而不忘耳。蓋報人之施而曰如是報之足矣,則報者之情倦,而施者之德忘。惟其慊然常若無物以報之,則報者之情、施者之德兩無窮也。」徐氏曰:「瓜有瓜瓞,桃有羊桃,李有雀李,此皆枝蔓也,故言木瓜、木桃、木李以别之。」《說文》:「瓊,赤玉。」愚按:王氏《詩考》引晁氏《詩序論》云:「賈誼謂《木瓜》下報上也。」如是,則《集傳》以為「疑亦男女相贈之辭」,未嘗以為實然之論然矣。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比也。瑤,美玉也。

【纂疏】《說文》:「瑤,美石。」嚴氏曰:「琚、瑤、玖,三者皆玉石雜。《公劉》:『維玉及瑤。』」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音久,叶舉里反。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比也。玖,亦玉名也。

【纂疏】《說文》以玉黑色[16]。孔氏曰:「《丘中有麻》傳云[17]:『玖,石次玉者。』是玖非全玉也。」東萊曰:「孔子曰:『吾於《木瓜》,見苞苴之禮行。』」鄭氏曰:「以果實相遺者,必苞苴之。《尚書》曰:『厥苞橘柚。』」

《木瓜》三章,章四句。

衛國十篇,三十四章,二百三句。

張子曰:「衛國地濱大河,其地土薄,故其人氣輕浮;其地平下,故其人質柔弱;其地肥饒,不費耕耨,故其人心怠惰。其人情性如此,則其聲音亦**靡。故聞其樂,使人懈慢而有邪僻之心也。」鄭詩放此。

[1]「下并同」三字原無,據朱熹《詩集傳》卷三補。

[2]「於綺反」三字原無,據朱熹《詩集傳》卷三補。

[3]「喧、赫」,《朱子語類》卷八十一作「赫咺」。

[4]「戲」下,《朱子語類》卷八十一有「謔」字。

[5]「虫」,嚴粲《詩緝》卷六作「螬」。

[6]「及」原作「云」,據嚴粲《詩緝》卷六改。

[7]「嚴氏曰」云云,未見於嚴粲《詩緝》卷六,而見於呂祖謙《呂氏家塾讀詩記》卷六。「說文」當從呂書作「釋文」。

[8]「祛」原作「袪」,據朱熹《詩集傳》卷三改。

[9]「郭」,當從《毛詩正義》卷三之三作「鄭」。

[10]「帷」,《毛詩正義》卷三之三作「幃」,下「帷」同。

[11]「大」原作「丈」,據《毛詩正義》卷三之三改。此處「孔氏曰」之文實從嚴粲《詩緝》卷六轉引而來。

[12]「至」下原有「於」字,據朱熹《詩集傳》卷三刪。

[13]「舠」原作「軔」,據嚴粲《詩緝》卷六改。

[14]「似」原作「如」,據朱熹《詩集傳》卷三改。

[15]「安綏」,嚴粲《詩緝》卷六作「安定」。

[16]「玉黑色」三字,見於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五,故此處「說文」應作「釋文」。又自「說文」至「金玉也」,當録自嚴粲《詩緝》卷六。

[17]「傳」字原無,據《毛詩正義》卷三之三補。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