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诗集传序 > 詩卷第十八02(第4页)

詩卷第十八02(第4页)

天之降罔,維其優矣。人之云亡,心之憂矣。天之降罔,維其幾矣。人之云亡,心之悲矣。

【纂疏】蘇氏曰:「天降禍以執有罪,如罔之執禽獸也,憂多於前也。」呂氏曰:「前章曰『不弔不祥,威儀不類』,故此譬之曰『維其優矣』,『維其幾矣』。前章曰『人之云亡,邦國殄瘁』,故此傷之曰『心之憂矣,心之悲矣』。」嚴氏曰:「六章、七章,憂亂也。」

觱音必沸音弗檻胡覽反泉,維其深矣。心之憂矣,寧自今矣。不自我先,不自我後叶下五反。藐藐昊天,無不克鞏叶音古。無忝皇祖,式救爾後同上。

興也。觱沸,泉涌貌。檻泉,泉正出者。藐藐,高遠貌。鞏,固也。○言泉之瀵涌上出,其源深矣。我心之憂,亦非適今日然也。然而禍亂之極,適當此時,蓋已無可為者。惟天高遠,雖若無意於物,然其功用,神明不測,雖危亂之極,亦無不能鞏固之者。幽王苟能改過自修,而不忝其祖,則天意可回,來者猶必可救,而子孫亦蒙其福矣。

【纂疏】呂氏曰:「幽王之國勢,自人觀之,則不可扶持,天則無不能鞏固也。雖然,所謂天者,亦豈可外求哉!」

《瞻卬》七章,三章章十句,四章章八句。

昊天疾威,天篤降喪息浪反,叶桑郎反。瘨都田反我饑饉,民卒流亡。我居圉魚呂反卒荒。

賦也。篤,厚。瘨,病。卒,盡也。居,國中也。圉,邊陲也。○此刺幽王任用小人以致饑饉侵削之詩也。

【纂疏】鄭氏曰:「疾,猶急也。喪,亂也。『民卒流亡』,民盡流移。荒,虚也。國中至邊境盡空虚。」疊山謝氏曰:「天之降威何如?是其急。天之降亂何如?是其厚怒之極也。」

天降罪罟,蟊賊内訌户工反。昏椓丁角反靡共音恭,潰潰回遹,實靖夷我邦叶卜工反。

賦也。訌,潰也。昏椓,昏亂椓喪之人也。共與「恭」同,一說與「供」同,謂供其職也[78]。潰潰,亂也。回遹,邪僻也。靖,治。夷,平也。○言此蟊賊昏椓者皆潰亂邪僻之人,而王乃使之治平我邦,所以致亂也。

【纂疏】呂氏曰:「『天降罪罟』,所謂天之降罔也。」孔氏曰:「《天官·閽人》:『司晨昏以啟閉者。』」鄭氏曰:「『椓』,毀其陰者也。」蘇氏曰:「小人為蟊賊,以潰其內。」王氏曰:「『靖』,與『俾予靖之』同意。『夷』,與『亂生不夷』同意。」○愚謂犬戎之害在外,小人之害在內。幽王之亂其國,乃在內之小人耳,故詩人形容之曰「蟊賊內訌」。蓋蟊賊之害稼,亦在內而不在外也。指「昏椓」以為言,並閹宦在其中矣。或曰:「夷,傷也,小人實靖傷我之邦也。」

皋皋訿訿音紫,曾不知其玷丁險反。兢兢業業,孔填已見上篇不寧,我位孔貶。

【纂疏】鄭氏曰:「兢兢,戒。業業,危也。」嚴氏曰:「『兢兢業業』,危動恐懼之貌。」○愚謂皋如「魯皋」之皋,亦緩慢之意。填亦填滿積中之義。言君子兢兢業業,填滿於中,而不安寧者,反貶黜其位也。

如彼歲旱,草不潰《集注》作「遂」茂,如彼棲音西苴七如反。我相息亮反此邦,無不潰止叶韻未詳。

賦也。潰,遂也。棲苴,水中浮草棲於木上者,言枯槁無潤澤也。相,視。潰,亂也。

【纂疏】曹氏曰:「潰訓散、訓亂。草散亂則茂盛,故歲旱無雨澤,則草不潰茂。」王氏曰:「民蕩析離散,無復生理,如彼棲草也。」孔氏曰:「我視此邦無有不亂。」嚴氏曰:「今考《邶·谷風》『有洸有潰』,潰,怒也。《小旻》『是用不潰于成』,《召旻》『草不潰茂』,潰,遂也。『潰潰回遹』、『無不潰止』,潰,亂也。項氏云:『水之潰者,其勢橫暴而四出。故怒之盛者為潰怒,遂之盛者為潰遂,亂之盛者為潰亂[80],皆一理也。』」

維昔之富不如時,維今之疚不如兹。彼疏斯粺簿賣反,胡不自替?職兄音怳,下同斯引叶韻未詳。

賦也。時,是。疚,病也。疏,糲也。粺,則精矣。替,廢也。兄、怳同。引,長也。○言昔之富未嘗若是之疚也,而今之疚又未有若此之甚也。彼小人之與君子如疏與粺,其分審矣。而曷不自替以避君子乎?而使我心專為此故,至於愴怳引長而不能自已也。

【纂疏】鄭氏曰:「米之率:糲十、稗九、鑿八、侍御七。」孔氏曰:「《九章》粟米之法云:『粟率五十,糲米三十,粺二十七,鑿二十四,御二十一[81]。』言粟五升,為糲米三升。以下則米漸細,故數益少。四種之米,皆以三約之,得此數也。言此,明糲麄於粺。」

池之竭矣,不云自頻。泉之竭矣,不云自中叶諸仍反。溥斯害矣,職兄斯弘,不烖我躬叶姑弘反?

賦也。頻,崖。溥,廣。弘,大也。池,水之鍾也。泉,水之發也。故池之竭由外之不入,泉之竭由内之不出。言禍亂有所從起,而今不云然也。此其為害,亦以廣矣。是使我心專為此故,至於愴怳日益弘大,而憂之曰:是豈不烖及我躬也乎?

【附錄】看詩不須着意去訓解,只平平地涵泳自好,因舉「池之竭矣,不云自頻。泉之竭矣,不云自中」四句吟詠久之。夔孫。

【纂疏】鄭氏曰「溥斯害矣」:「今時徧有此內外之害矣[82]。」嚴氏曰:「喻內外耗竭者也,溥徧被害,而小人猶主弘大之[83],是豈不烖及我身乎?亂則小人亦受禍也。」亦通。

賦也。先王,文武也。召公,康公也。辟,開。蹙,促也。○文王之世,周公治内,召公治外,故周人之詩謂之《周南》,諸侯之詩謂之《召南》。所謂「日闢國百里」云者,言文王之化,自北而南,至於江漢之間,服從之國日以益衆。及虞芮質成,而其旁諸侯聞之,相帥歸周者四十餘國焉。今謂幽王之時,促國,蓋犬戎内侵,諸侯外畔也。又歎息哀痛而言,今世雖亂,豈不猶有舊德可用之人哉?言有之而不用耳。

【纂疏】嚴氏曰:「此章思召公,而惜王之不用舊人也。」曹氏曰:「當是時,禍亂雖已窮極,然去宣王中興之日不遠,其舊臣故老無尚存者乎?」

《召旻》七章,四章章五句,三章章七句。

因其首章稱「旻天」,卒章稱「召公」,故謂之《召旻》,以别《小旻》也。

蕩之什十一篇,九十二章,七百六十九句。

[1]「能者養之以福」,據楊伯峻《春秋左傳注·成公十三年》唐石經以前各種引文及日本金澤文庫本皆作「能者養以之福」,當從。

[2]「女」原作「汝」,據《朱子語類》卷八十一及《蕩》詩原文改。

[3]「爾」原作「汝」,據《朱子語類》卷八十一及《蕩》篇原文改。

[4]「大略如此,未知是否」八字,《朱子語類》卷八十一無。

[5]「人」下原有「之」字,據謝枋得《詩傳注疏》卷下及《孟子·萬章下》原文刪。

[6]「猶」原作「由」,據《孟子·萬章下》改。

[7]「辭」原作「亂」,據嚴粲《詩緝》卷二十九改。

[8]「鄭氏曰」云云,據《毛詩正義》卷十八之二,實乃孔疏文。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