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诗集传序 > 詩卷第十三(第5页)

詩卷第十三(第5页)

裳裳者華,其葉湑思呂反兮。我覯之子,我心寫叶想與反兮。我心寫兮,是以有譽處兮。

興也。裳裳,猶堂堂。董氏云:「古本作『常』,常棣也。」湑,盛貌。覯,見。處,安也。○此天子美諸侯之辭,蓋以答《瞻彼洛矣》也。言裳裳者華,則其葉湑然而美盛矣;我覯之子,則其心傾寫而悦樂之矣。夫能使見者悦樂之如此,則其有譽處宜矣。此章與《蓼蕭》首章文勢全相似。

【纂疏】董氏曰:「裳,古文作常,今為裳者,或篆體也。」疊山謝氏曰:「語曰『大名之下,不可久居』,又曰『盛名難居』,有譽而能處此,有道之王能居其令名者,令名無窮矣。」

裳裳者華,芸其黄矣。我覯之子,維其有章矣。維其有章矣,是以有慶叶墟羊反矣。

興也。芸,黄盛也。章,文章也。有文章,斯有福慶矣。

裳裳者華,或黄或白叶僕各反。我覯之子,乘其四駱。乘其四駱,六轡沃若。

興也。言其車馬威儀之盛。

【纂疏】疊山謝氏曰:「愛其人,見其車馬之盛亦喜之,德足以稱其車服者也。」

左叶祖戈反之左同上之,君子宜叶牛何反之。右叶羽已反之右同上之,君子有叶羽已反之。維其有同上之,是以似叶養里反之。

賦也。言其才全德備,以左之,則無所不宜;以右之,則無所不有。維其有之於內,是以形之於外者,無不似其所有也。

【纂疏】疊山謝氏曰:「賢者功臣之子孫,有先世之全才厚德,必能似先世之功名福祿。」

《裳裳者華》四章,章六句。

北山之什十篇,四十六章,三百三十四句。

[1]「履」原作「里」,據朱熹《詩集傳》卷十三改。

[2]「敬恭朝夕」,據《商頌·那》篇經文,當作「溫恭朝夕」。

[3]按,「貽」,據本詩經文當作「詒」。

[4]「敬恭朝夕」,據《商颂·那》篇經文,當作「溫恭朝夕」。

[5]「至」原作「下」,據朱熹《詩集傳》卷十三改。

[6]「洲」原作「州」,據本詩經文「淮有三洲」改。

[7]「語」原作「禮」,「野」原作「禮」,皆據呂祖謙《呂氏家塾讀詩記》卷二十二及《國語·周語中》改。

[8]「九」原作「久」,據朱熹《詩集傳》卷十三改。

[9]「其」字原無,據朱熹《詩集傳》卷十三補。

[10]「皇皇」原作「黄黄」,據《毛詩正義》卷九之二及李樗、黄櫄《毛詩集解》卷二十七改。

[11]「履」原作「里」,據朱熹《詩集傳》卷十三改。

[12]「毛氏曰」云云,實乃李樗、黄櫄《毛詩集解》卷二十七之文,故「毛氏曰」應作「李氏曰」。

[14]「獻」,《周禮·大司馬》作「致」。

[15]「勾龍」,按《禮記正義》卷四十六《祭法》原文及《毛詩正義》卷十四之一孔疏所引均作「后土」。

[16]「履」原作「里」,據朱熹《詩集傳》卷十三改。

[17]「粱」原作「梁」,據朱熹《詩集傳》卷十三改。

[18]「此只就洛邑言之」,《朱子語類》卷八十一作「只是這一洛,有統言之,有說小地名。東西京共千里,東京六百里,西京四百里」。本書引用上文時,作了約捨,使意思更加明确。

[19]「琫」,《毛詩正義》卷十四之二引郭璞注作「蜯」。此字據《爾雅義疏·釋器》郭璞注又作「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