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白寿彝 中国史学史 > 通识和器局(第4页)

通识和器局(第4页)

[7]参见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6~22页。

[8]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导论》题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页。

[9]白寿彝:《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页。

[10]白寿彝:《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5~26页。

[11]白寿彝:《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1页。

[12]白寿彝:《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53~54页。

[13]白寿彝:《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56~57页。

[14]白寿彝:《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57页。

[15]白寿彝:《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68页。

[16]白寿彝:《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72页。

[17]白寿彝:《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72页。

[18]白寿彝:《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73页。

[19]白寿彝:《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69页。

[20]白寿彝主编:《回族人物志》,四卷本,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1997年。

[21]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上、下卷,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22]参见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集》(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595~601页。

[23]参见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集》(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472~479页。

[24]参见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集》(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494~550页。

[25]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集》(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91~292页。

[26]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集》(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602~603页。

[27]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集》(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603页。

[29]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集》(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07页。

[30]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集》(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08页。

[31]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集》(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09页。

[32]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集》(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15页。

[33]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集》(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19页。

[34]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集》(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19~320页。

[35]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集》(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16~317页。

[36]白寿彝:《历史教育和史学遗产》,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页。

[37]黄宗羲:《明儒学案》发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7页。

[38]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五《申郑》,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63页。

[39]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二《言公上》,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72页。

[40]魏徵等:《隋书》卷三十三《经籍志二》大序,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993页。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