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粉琉璃什么意思 > 无声的烙印(第1页)

无声的烙印(第1页)

风暴过后的香港,在黎明时分显出一种异样的平静。顾允执在顶层办公室的沙发上小憩了不到两小时,便准时在清晨六点醒来。窗外,维多利亚港沐浴在淡金色的晨曦中,昨夜那场席卷全球的异象仿佛只是一场集体幻觉。

但顾允执知道不是。

他快速浏览了全球新闻头条。官方口径几乎统一——“千年一遇的特大规模极光现象”、“特殊太阳活动与高层大气相互作用的罕见奇观”。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模糊的照片和视频,夹杂着兴奋、恐慌与各种阴谋论。一切看似正常,喧嚣过后,世界正试图回归日常轨道。

然而,当他步入浴室,用冷水泼脸,抬头看向镜子的瞬间,异变发生了。

镜中映出的,不再仅仅是他的脸庞和身后办公室的景象。一层极其淡薄、半透明的数据流,如同数字构成的幽灵,重叠在现实世界之上。

他的视野左上角,悬浮着一个简约到近乎冷酷的UI界面:

【状态:在线】

【权限:观察者(初级)】

【能量等级:Σ-1】

【待接收信息:1】

字体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兼具机械精度与生物流畅感的无衬线体,泛着冰冷的蓝光。

顾允执的呼吸微微一滞。他没有惊慌,而是立刻尝试与这个界面互动。意念微动,聚焦于【待接收信息】。

界面瞬间刷新,展开成一段简短的文字,伴随着一种直接作用于意识的、无感情的音调:

“欢迎来到质检环节,候选者。”

“当前阶段:观察与适应。”

“基础规则:存在即合理,消亡即数据。”

信息到此为止,没有更多解释,没有任务发布,没有倒计时。但它所蕴含的冰冷意味,让顾允执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寒意。这不是恶作剧,也不是幻觉。这是……通知。

他尝试移动视线,那数据层如影随形。他闭上眼睛,界面依旧清晰地投射在他的意识“屏幕”上。他走到窗边,看向楼下的街道,行人与车流之上,偶尔会飘过一丝极其微弱的数据流痕迹,如同风中残烛,转瞬即逝。他能“看到”远处一栋大厦的能源读数以微小的浮窗形式显示,能“感知”到脚下这座城市某种低沉的、数据层面的“脉搏”。

他,被“烙印”了。

地点:浙江,沈家老宅

沈知遥在鸟鸣声中醒来。昨夜与父亲的谈话,以及那幅《混沌初开图》的异样,让她睡得并不安稳。她坐起身,揉了揉太阳穴,下意识地看向房间角落那盆精致的文竹。

然后,她怔住了。

文竹翠绿的叶片周围,萦绕着一层极其淡薄的、如同水墨氤氲般的微光。那光芒并非静止,而是在缓缓流动,勾勒出叶片轮廓的同时,似乎还在传递着某种关于植物生命力状态的、难以言喻的“信息”。不是文字,不是图像,更像是一种……直觉性的感知流。

她眨了眨眼,那微光依旧存在。她伸出手,指尖穿过光晕,没有任何触感,但那关于植物生机勃勃的“信息流”却更加清晰了。

这不是她熟悉的任何艺术形式或感知经验。

她起身,走到窗边,推开雕花木窗。清晨的古镇苏醒过来,炊烟袅袅,河水潺潺。而在她此刻的视野里,这个世界仿佛被蒙上了一层极淡的“信息纱幔”。她能“读”到远处石桥历经风雨的“沧桑度”,能“感”到河水流速与清澈度构成的“韵律”,甚至能隐约捕捉到早起邻居身上散发出的、代表情绪状态的微弱“色彩光晕”(大多是平静的蓝色或代表忙碌的浅黄色)。

这一切,都如同一种无声的语言,直接映入她的意识。优雅,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制性。

她尝试集中精神,去“阅读”自家老宅墙壁上的一块青砖。立刻,关于其烧制年代、成分构成、风化程度的碎片化信息,如同被解密的卷轴,在她脑海中缓缓展开。虽然模糊,但方向明确。

她也被“烙印”了。只是,她的“界面”与顾允执的冰冷数据不同,更偏向于感知与信息直读,带着一种东方式的、形而上的美学。

地点:香港,顾氏半山别墅

早餐时分,气氛微妙。

顾允衡放下平板电脑,揉了揉眉心:“昨晚的‘极光’,今天全球市场开盘必定巨震。几个对冲基金已经开始异动。爸,我们是否需要提前布局?”

顾震寰慢条斯理地喝着粥,目光扫过坐在对面的顾允执,后者比平时更加沉默,眼神深处似乎藏着某种极度专注的东西。“按既定策略应对。允执,你怎么看?”

顾允执抬起眼,他没有直接回答父亲的问题,而是看似随意地问道:“爸,我记得祖父的笔记里,提到过一些关于……非标准无线电信号的研究?”

顾震寰拿着勺子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恢复自然,语气平淡:“陈年旧事,一些军方背景的探索项目,后来证明大多是自然现象或技术干扰。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