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外选读课本 > 选文 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第2页)

选文 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第2页)

具体而言,什么是党的出版物?党的出版物包括但不限于党报、党刊、图书和党员创作的文学作品等,常见于图书馆、阅览室、印刷所和书报亭。关于党的出版物相关的问题,列宁在文章中谈到了许多自己的看法。其一是党性。“党性”,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这篇文章进一步阐述了党的出版物的党性内涵,并提出了判断出版物是否具有党性的标准:是否具有党章、党纲、党的策略决议以及无产阶级自愿联盟的全部经验。这不仅对俄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对之后党的报刊创办和领导方面也有着借鉴意义。其二是党的出版物的原则。列宁在文中强调,要提出、发展并以完备的形式实现党的出版物的原则。他认为,党的出版宣传工作在党的整个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关于党的出版宣传机构与党的关系、撰稿作者与党的关系以及党的出版宣传事业的价值取向等方面,他也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其三是出版自由。老罗斯福说过,没有自由的秩序和没有秩序的自由,同样具有破坏性。关于自由,列宁有着自己独到的判断和立场。在这篇文章中,他对资产阶级的“创作绝对自由”论进行了强烈的批判。他从“结社自由”和党的组织原则、组织纪律的角度批判了这种资产阶级自由的虚假论调。出版自由,是这位从小生长在沙皇极端专制主义统治下的高瞻远瞩者从参加革命起就憧憬的新闻出版政策。在这篇文章里,列宁理智而不失风度地从摆脱资产阶级奴役的角度论述了无产阶级的写作事业是自由的。总而言之,从基本自由、经济保障、价值取向和党性原则等多个角度,列宁对俄国报刊的发展路径进行了系统具体的理论说明,对关于党的出版被疏漏或是误解的相关事宜做出了自己的分析阐释,他认为要实现报刊发展就必须彻底摆脱警察压迫、资本、名位主义以及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的个人主义。除了深刻有见地的内容,列宁的文笔也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文章将其文采充分展现出来,说理条分缕析、娓娓道来,表述新颖生动,感染力强。

20世纪初期诞生的文章,对百年后的今天同样有着借鉴价值和意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究竟应当如何领导整个出版事业?列宁在文章中给予我们不少启发:无产阶级政党要领导出版;写作者要有党性;写作时要掌握一些特殊性;自由的写作应为人民服务;要充分认识解决该任务的复杂性等。随着无产阶级的不断斗争和发展,关于出版物党性原则的内容必定会不断得以丰富发展。但经典永存,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所提出的基本原则等真理没有过时。仔细研读列宁的一些关于出版经典深刻的著述,是专业学者探索俄国和苏联出版历史的良机和捷径,同时,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更是我们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载体和路径。

(钟龙辉)

[1]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是一场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由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是俄国革命中的重要阶段。因发生在俄历1917年10月,故称其为“十月革命”。

[2]又称封建领主制,是一种经济制度,为封建社会中封建领主在其领地上所建立,目的是剥削奴役农奴。其基本特征为: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不得不依附于农奴主,进而遭受超经济的强制剥削。1861年俄国施行农奴制度改革,使俄罗斯帝国的农奴制度解体。

[3]即《消息报》,原苏联最高苏维埃机关报。1917年3月创刊于彼得格勒,当时称《彼得格勒工人代表苏维埃消息报》。

[4]伊索,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文学家,世界四大寓言家之一。现存作品《伊索寓言》。在俄国,为躲避书刊审查官对自己的文学作品追究责任,作者往往采用“寓言体”文字,伊索寓言式也就相当于奴隶式,是一种卑躬屈膝、含沙射影的写作手法和思想表达方式。

[5]即契诃夫,俄国著名世界级短篇小说家,是俄国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的艺术大师。他的作品无情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社会丑恶现象。

[6]布尔什维克继《前进报》之后创办的新的中央机关报。1905年5月在日内瓦创刊,同年11月停刊。

[7]追求金钱、名利、高地位的一种政治和社会哲学。

[8]认为个人利益是决定行为的最主要因素,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个人的重要性。

[9]即“贵族式的”无政府主义,在俄国虚无主义者身上尤为突出。无政府主义者的目的在于提升个人自由,废除政府当局与所有的政府管理机构。

[10]发行出版物的专门机构。出版图书由这种机构办理发行(批发)事宜。

[11]《奥勃洛摩夫》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小说,作者是冈察洛夫。小说通过描写奥勃洛摩夫这个腐朽没落的地主的一生,再现了19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的俄罗斯,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朽,成为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最强音。

[12]指在艺术、文学、哲学等领域上,过分强调某个理念,并将其不加分辨地生搬硬套,看似遵循着“公式”和指令,实则被体制所束缚,往往得不偿失。

[13]国家对出版物和舆论工具的一种监督制度。在十月革命爆发之前,在俄罗斯该制度已形成了一定的传统,旨在捍卫国家根基、限制言论自由、压制异己思想等。

[14]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年代,“民主党”与“社会党”两者联盟的合称,存在于许多国家中。

[15]空想的社会主义:也叫乌托邦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相对立,流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代表人物有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等,主张建立一个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

[16]选文最早刊于《红旗》杂志,1982年第22期,2—4页,中共中央编译局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室译。《红旗》创刊于1958年6月1日,终刊于1988年7月1日,是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办,红旗杂志编辑委员会编写的中文期刊。

[17]系孙中山致列宁的悼词。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