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忒修斯的真相 > C31(第1页)

C31(第1页)

姜颂顿觉如坐针毡。

明王妃见状,轻笑出声,瞥了眼李攸宁的反应,语带调侃:“公主好眼光,这可是我朝大才子。陛下舍得割爱么?”李攸宁亦忍不住附和,语气急切:“正是正是!父皇定不会应允的,郡主还是另择良配吧。”

李载璋眉头微蹙,低声呵斥:“四妹,休得无礼。此乃大人议事,不得插嘴。”

雍莽顺势揶揄道:“世子意下如何?若随郡主入乡随俗,往后相见只行抱胸礼,即便腿脚不便,也不至跪伏失仪,有损体面。”

李攸宁刚坐稳,闻听此言,登时按捺不住,扶案欲起,却被明王妃眼疾手快捂住口唇,用胳膊压回座位。

皇帝闻言,亦含笑附和:“嗯——不错,公页以为如何?”

姜颂掩面清咳起来,席间众人忍俊不禁,笑声四起。

“世子哥哥,你可愿喜欢我?”朵兰纳直截了当地问道,眼神清澈真挚,仿佛答案再简单不过。

姜颂被这猝不及防的问题问得一怔,僵立原地,一时语塞。眼见冷场,季风正要轻推他一下,却被姜颂顺拽了过来。

季风会意,唇角微扬,指了指自己,语气轻松:“公主,您瞧在下如何?”

“好。”朵兰纳毫不犹豫,脸上依旧挂着宽和的笑容。

姜颂紧绷的肩膀这才稍松。季风又指了指一旁太子,笑问:“那太子殿下呢?您看如何?”

朵兰纳眨了眨眼,二人举动令她既困惑又不悦。她思索片刻,点头道:“也好。但天下不是只有一个男人娶很多女人的风俗吗?天朝陛下若送三个夫君给朵兰纳,是知道我有两个好朋友么?”

席间众人再次忍俊不禁。殿上,李观权的笑声洪钟般回荡,目光如炬,缓缓扫过殿中三位年轻人——太子、世子、长子,眼中带着深长的笑意。

“太子,世子,长子,”李观权缓缓开口,语含调侃,“今夜本应有两个‘小子’在场。”

太子李载璋便知道其中一人是谁了,道:“陛下是说三弟吗?他镇守京畿,越是年下,越是一丝不能懈怠。”

“是啊,所以朕不怪他。河州樊氏进献了上等葡萄美酒与硕大青提,偏偏人未至,倒叫朕有些抱憾。朕观之,樊小将军倒像是公主的良配。”

“那是万万不能的呀。”汗王忙苦笑着推辞。

樊小将军?姜颂懵懂的留意。

樊姜两家间有一段难言的旧事,只不过平日里一个在京城,一个在关外,相隔十万八千里,也是相安无事。

樊家与季家,皆为李观权麾下亲信,昔日季家功成身退,而樊家与姜家之间,却始终横亘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当年姜康受封为王,满朝文武之中,唯樊家挺身直谏,言其无功受禄,何以服众?

这些年来,姜家安居王都,锦衣玉食,享尽荣华富贵,而樊家却为李观权在河西浴血奋战,直至香火难续,一命一命得了个戍边侯的虚名,终日与风沙为伴。

老侯爷带兵回河西之时,心中郁结,竟至气绝身亡。自此之后,樊家虽仍兢兢业业为皇帝办事,但主家之人却再未踏足王都半步。近年来,樊家难得开口向朝廷索要些东西,李观权大喜过望,岂料展开信笺一看,还是樊家要和梁疆王的结梁子,明里暗里说白了,樊小将军特别惦记梁疆北头,那一长溜、宽广肥美的河川平原。

姜康目光微垂,神色如常。樊家上书之事,看似小辈不知天高地厚,贸然胡闹,然若非皇帝默许,樊家折子岂能递至御前?

恐怕早在布耶尔的队伍启程之初,樊小将军便对一些事胜券在握。

雍莽微微一笑接过话头:“陛下,不来也罢。樊家如今仅此一脉单传,河州至王都,往返一趟少说两三月。臣听闻,河州一日不可无小樊将军坐镇,他若离了河州,恐边陲不稳。”

就在汗王忐忑的冷汗直流时,雍莽的目光却转向姜康,带着试探:“梁疆王阁下,您说是吧?”

季风目光一凛。

宫宴上登时剑拔弩张,一片肃杀之气。

姜康神色从容,含笑拱手:“雍阁老所言极是。小樊将军年少有为,英姿勃发,镇守河州多年,边关晏然,功不可没。樊家世代忠良,老侯爷更是直臣,为朝廷鞠躬尽瘁。臣对小樊将军,亦是钦佩有加。”他语气平和恳切,满是赞赏。

他抬眼,见皇帝正含笑望着自己,目光深邃难测。姜康心里明白了大半,却也不恼,只微微躬身,语气恭敬从容:

“当年陛下初登大宝,开国肇基,臣蒙圣恩,得封梁疆王。这些年来,姜家安享王都富贵,皆是仰赖陛下洪福。陛下仁德宽厚,待姜家如兄长遗泽,此恩此德,臣等铭感五内。功劳与否,早不足道,唯陛下信重厚爱为重。臣等唯有殚精竭虑,为陛下分忧,方能报效万一。”他语带恭敬与感慨。

“说来惭愧,臣子嗣稀薄,膝下仅有二子,梁疆虽广,亦无福多封子孙。”姜康话锋微转,从袖中取出一件东西托人呈上御前,他声音低沉几分,带着感慨:“常言道,物尽其用方为上策,此更乃两全其美之事。臣自然不胜荣幸。”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