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辽宁地理高考真题2025 > 第二节 资源特征(第2页)

第二节 资源特征(第2页)

辽河柳河口以上地下水可开采量最大,为17。02×108m3,占全省的23。8%;浑河、辽河柳河口以下、太子河及大辽河干流、沿渤海西部诸河和沿黄渤海东部诸河地下水可开采量占全省的比重依次为20。0%、17。3%、16。8%、11。6%、7。0%;鸭绿江流域地下水可开采量占全省的2。8%;其他在辽宁省面积较小的流域仅占0。7%。

(2)行政分区

沈阳市地下水可开采量占全省的比重高达29。6%;其次是辽阳、锦州、铁岭、鞍山,分别占全省的11。8%、11。4%、10。9%、9。2%;阜新、丹东、葫芦岛、大连、抚顺、朝阳、营口、盘锦地下水可开采量较少,依次占全省的5。1%、3。9%、3。7%、2。9%、2。7%、2。7%、2。6%、2。0%;本溪市地下水可开采量仅占全省的1。5%。

(三)水资源总量

区域水资源总量是指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产水量,即地表径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量之和。据1956~2000年逐年的水资源总量,以水资源总量的均值作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并进行了不同年段水资源总量频率计算,根据1956~2000年共45年的河川径流量(即地表水资源量)、山丘区降水入渗补给量(即地下水资源量)、平原区降水入渗补给量、山丘区河川基流量、平原区降水入渗补给量形成的河道排泄量五项系列计算,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41。79×108m3,折合径流深度234。9mm。全省1956~2000年,20%、50%、75%、95%频率水资源总量分别为448。42×108m3、323。67×108m3、242。67×108m3和151。75×108m3。45年平均的河川径流量302。49×108m3,山丘区降水入渗补给量65。97×108m3,河川基流量62。10×108m3,平原区降水入渗补给量为38。31×108m3,降水入渗补给量形成的河道排泄量为2。88×108m3。

1。水资源总量的分布

水资源总量分布趋势与降水分布趋势相似,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1)流域分区

水资源总量最大的是沿黄渤海东部诸河,水量为79。09×108m3,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23。1%;其次为鸭绿江浑江口以下,水量为55。50×108m3,占全省的16。2%;辽河柳河口以上、太子河及大辽河干流、沿渤海西部诸河、鸭绿江浑江口以上、浑河占全省比重分别为12。4%、11。8%、11。7%、9。8%、8。4%;辽河柳河口以下占5。1%;其余在辽宁省面积较小的流域占全省的1。5%。

(2)行政分区

丹东市的水资源总量最大,占全省的25。1%;大连、本溪、抚顺、鞍山、铁岭、沈阳、葫芦岛等市水资源总量所占全省的比重依次为9。6%、9。5%、9。0%、8。4%、7。5%、6。9%、5。7%;朝阳、锦州、辽阳、营口、阜新市水资源总量所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4。4%、4。1%、3。3%、3。1%、2。5%;盘锦市的水资源总量最小,仅占全省的1。0%。

2。水资源总产水深的分布

(1)流域分区

鸭绿江流域是水资源总产水深最大的流域,浑江口以上、以下分别为482。8mm、574。3mm;其次是沿黄渤海东部诸河,产水深323。9mm,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浑太河在250mm左右,丰满以上223。4mm,与全省平均水平接近;其余流域均在200mm以下,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最少的是西拉木伦河及老哈河,只有29。5mm。

(2)行政分区

丹东市产水深最大,全市平均584。2mm,本溪市产水深平均386。0mm,鞍山市309。7mm,以上3市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大连、抚顺、辽阳比全省平均水平稍高;其余均在200mm以下,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阜新、朝阳两市低于100mm。

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

全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820m3,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且分布不均。

(1)流域分区

鸭绿江流域人均占有资源量最多,浑江口以上人均占有资源量7805m3,浑江口以下平均占有资源量3171m3;人均占有资源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流域,还有丰满以上、东辽河、沿黄渤海东部诸河、滦河山区、辽河柳河口以上;其他流域人均占有资源量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最少的流域是浑河流域,人均占有资源量仅389m3,仅是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

(2)行政分区

丹东市人均占有资源量最多,平均3537m3;其次是本溪和抚顺,人均占有资源量分别为2061m3、1337m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接近全省平均水平的有铁岭和鞍山;其余的均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最少的是沈阳和盘锦,人均占有资源量分别是341m3和273m3。

4。亩[1]均占有水资源量

全省亩均占有水资源量547m3,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由于辽宁省耕地较多的是中部平原区,而水量丰富区域是东部山区,耕地与水资源量分布一致性较差。

(1)流域分区

亩均占有水量鸭绿江浑江口以上最大,为4661m3;其次是浑江口以下3343m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还有丰满以上、沿黄渤海东部诸河、滦河山区;与全省平均水平接近的是太子河及大辽河、浑河;其他流域亩均占有水资源量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西拉木伦河及老哈河、辽河柳河口以上,亩均占有水量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最少的是柳河口以下,仅为172m3,只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3。

(2)行政分区

亩均占有水量最高的是本溪市的3072m3;其次是丹东市的2746m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还有抚顺、鞍山;接近全省平均水平的是大连、营口、葫芦岛;其余各市亩均水量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朝阳、沈阳和锦州不及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最低的是阜新和盘锦,只占全省平均水平的1/3(表2。6、表2。7)。

表2。6辽宁省流域分区水资源总量占有情况统计表

资料来源:辽宁省水利厅。辽宁省水资源[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表2。7辽宁省行政分区水资源总量占有情况统计表

资料来源:辽宁省水利厅。辽宁省水资源[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5。全省水资源总量的多年变化

本书把1956~2000年分成1956~1979年、1980~2000年两个时间段,1956~1979年全省平均水资源总量356。12×108m3,1980~2000年为325。40×108m3,这与降水的多年变化情况相一致。降水量偏少是造成1980~2000年水资源总量偏少的根本原因。

6。全省水资源可利用总量

水资源可利用总量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考虑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在当地水资源中可资一次性利用的最大水量。如果采用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加上降水入渗补给量与河川径流量之差的可开采量部分,作为区域的水资源可利用总量,计算出全省水资源可利用量为194。81×108m3(表2。8)。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