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和真相,有时差之千里,有时仅有一步之遥,就看你如何分辨了。”
“……”她什么都不知道,分辨个鬼。
他再接再厉道:“人心无利不往,平日里切记不要放松警惕,以免被混淆视听。”
夜繁起身拍拍腿,道:“多谢崔总管的指点。但夜深了,我要回屋歇息去了。”
她话虽这么说,双脚却分毫未动。
崔仁寿默默看着眼前伸出的一只素白小手。
……
只见他不情愿地从袖中掏出几块碎银子,然后重重地放到她手掌心上。
“小姐不用找,多了便去买个糖葫芦吃——”
他话还没说完,脚就已经踏出了门槛。
“……”夜繁手里掂量着轻得可以当铜板用的银子,不由一阵无语。
这点钱在京城恐怕连买个糖葫芦都困难。
抠门总管!
两日后,中秋至,秋风爽,月圆如盘。
往日清冷的门庭因络绎不绝的宾客显得热闹非凡。
厅堂的茶换了一盏又一盏,夜辰和夜哲双双休沐,迎来送往。崔仁寿忙得脚不离地,筹备着团圆饭。
此时的相府一派安祥,彼时的朝堂却闹翻了天。
两日前,曲断楼刺杀轰动全城,震惊满朝。
当日盈水涧坐亭者,东宫、妖王府、相府、御史府、尚书府,哪个在国内不是举重若轻?这要是让他们得手了,岂非要令尧国大乱?
于是大臣们连夜通信,翌日一大早便纷纷上书,要尧帝铲除肃怨府,一雪前耻。
可难得文官们满腔热血,却遭到了众武将的集体抗议。
铲除天下第一门派谈何容易?
整个肃怨府神出鬼没,至今连老巢都找不到在哪。更何况他们高手如云,以一敌百,打起仗来除了消耗自家兵力,没有一点好处。
因此武官们一听他们要打打杀杀,当朝便怼了回去。
一群连刀都提不起的文臣,站着说话不腰疼。肃怨府沉寂多年不代表世人忘了它往日辉煌。
数年前江湖风波不断,肃怨府横空出世,以雷霆之势迅速吞并数个门派,稳占黑|道之首。
那时江湖中流传着一句话:凡武功甚者投靠肃怨府,取名得力;凡财力厚者依靠肃怨府,永得庇佑。
此话道出了肃怨府势力扩张的两大手段——即府内设定等级制度,令痴武者趋之若鹜。府外介入江湖恩怨,令仇者得以血恨。
这无疑于在正道武林口中夺食。
武林中黑白两道势力向来不分伯仲,如今肃怨府独霸外道,明目张胆地抢夺资源,岂非要一统江湖?
这当然没那么容易。
以武当少林为首的正道武林屹立江湖多年,名利皆得,岂是肃怨府这等异军突起的邪魔外道所能撼动的?
但任其收割侠士剑客终究会成祸患,白道门派自然有所忌惮。
于是他们隔三差五地便打着各种名义去肃怨府门前捣乱,而肃怨府也碍于崛起迅猛,内外根基不稳,最终选择归隐。
可身为猛虎,又怎会安居一隅,甘于雌伏?
这不,一出山就惹得民心惶惶,满朝震怒,就连国君都被迫发愁。
自建国以来,江湖与朝堂就维持着‘各自安好,不相干扰’的默契。而如今肃怨府挑衅到门前,百官受惊,那这份默契便有些岌岌可危了。
不过,虽危矣但未矣,这也确实没到要起兵平反的地步。
肃怨府蓄势多年,深不可测,又是江湖门派,明着起兵去剿灭他们事倍功半。再且,若造成了国内动乱,影响了各国相对安稳的局面,更加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