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不知谁家孩子提前放起了烟花,短暂的亮光划过夜空,映亮了他们对视的眼眸,里面藏着只有对方才懂的期待与悸动。这个即将到来的春节,因为这份共同守护的、不能言说的秘密,而变得格外令人心驰神往。
“对了,上次问你考研的事,到底怎么样了?”吴之遥忽然问起。
“考了,成绩还没公布。”
吴之遥看了看她,眼神里闪过一丝忧虑,“还是报考的博洛尼亚本校吗?”
若邻沉默了几秒,“不告诉你!我要睡觉啦,晚安。”她站起身,准备回房。
他神色忽然变得轻松,“现在还早,我们去平江路走走吧。”
若邻没有拒绝。平江路是她最喜欢的地方。
夜暮为古色古香的街巷披上一层温柔的纱,灯笼的光晕在水波与白墙间摇曳。当他们驻足在那家熟悉的临水茶馆前时,空气仿佛瞬间凝滞。木门、匾额、爬满墙的月季,甚至连门楣上斑驳的漆痕,都与四年前那个夜晚毫无二致。
吴之遥侧头看向若邻:“进去坐坐吧。”
依旧是临窗的老位置,金骏眉的茶香依旧醇厚。吴之遥看着对面垂眸静坐的若邻,四年前的画面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就是在这里,因为她那本可怕的日记,他想尽办法安抚她,并给出了那个“四年之约”。
而如今的她,似乎早已跟四年前那个满脸通红却语气执拗的女孩,大相径庭了。
“你觉得,这个茶,味道还跟四年前一样吗?”他轻轻品了一口茶汤,唇角带着一丝笑意。
若邻没有立刻回答。她纤细的手指轻轻托着白瓷杯,目光落在杯中荡漾的琥珀色茶汤上,仿佛在透过这氤氲的热气,审视着流逝的时光。半晌,她才缓缓开口:
“茶是一样的。但喝茶的心境,到底是不一样了。”
吴之遥的尾指轻轻动了动。他看着她,眼前的女孩确实与那一次大不相同。那时的她,像一只惊慌又执拗的小鹿,所有的爱恋和痛苦都写在脸上,急切地需要他的回应和安抚。而此刻的她,沉静得像一泓深秋的湖水,表面波澜不惊,底下却可能藏着更深、更难以探测的暗流。那种由内而外散发的从容,反而让他有些……无所适从。
“是啊,”他顺着她的话,有些自嘲和感慨,“人总是会变的。比如我,就食言了。”他指的是那个“不结婚”的约定,也是指自己那段荒唐的婚姻。
若邻轻轻摇头,眼神里没有半分责怪,反而有一种通透的理解:“那不是食言,那是……世事难料。并且,那个约定的本质,是希望我能好好成长。从结果来看,它……实现了。”
她不再执着于他是否结婚这个形式,而是看到了约定背后他最初的用意。这份理解和超脱,让吴之遥一时语塞。他发现,自己似乎并不希望她如此“通情达理”。他宁愿她还有些委屈,还有些意难平,那样至少证明,他当年的决定和后来的“食言”,确实在她心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他沉默地饮了一口茶,醇厚的香气在口腔中弥漫,却品出了一丝苦涩。他发现自己开始贪心地想要更多——不仅仅是她现在的理解,或许还有她……从未改变过的那份心意?
“那么,”他放下茶杯,目光重新落在她脸上,“现在的你,找到……那个‘真正的内心’了吗?”
这是他四年前给她的“指引”,如今,带着复杂的心情,他亲自问出了口。
当年的承诺,言犹在耳:
“如果到那时……如果你的心意依然如初,舅舅会认真考虑。”
若邻望向窗外,眸中映着河水的波光:“我也是才知道,人生路漫漫,有时候你以为找到了,可能只是看到了表象;有时候你以为迷失了,或许那才是真实的自己。”
她将问题轻巧地抛了回来。窗外,桨声灯影依旧。但对坐的两人都清晰地感觉到,他们之间那场无声的博弈,从她坦诚心意他选择逃避开始,拖延了四年。如今,在这个原点,似乎进入了新的回合。
而这一次,攻守之势,已然在悄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