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顾澜亭石韫玉 > 第 180 章(第2页)

第 180 章(第2页)

爽朗大气的大姐和二姐,以及她们的家人,也都对苏泽兰这个安静清秀的少年颇有好感,时常邀他一起用点心、喝茶、聊天,府中氛围融洽而温暖。

盛暄自然是府上的常客。他虽暂无官职在身,但身为大将军盛炽的胞弟,在京中自有其身份和便利。

加之其性格爽朗热情,与苏府上下又早已相熟,因此几乎日日都跑来苏府报道,俨然将此处当成了第二个家。

有时是清晨,他骑着那匹神骏的黑马,蹄声嘚嘚地停在府门前,手里提着刚出炉、还冒着热气的特色点心或是西市淘来的新奇小玩意儿,风风火火地来找苏泽兰分享。

有时是午后,他刚在自家或京郊的校场练完武,一身汗气腾腾、发梢还带着湿意就跑来了,兴致勃勃地要拉苏泽兰出去见识京城的繁华盛景,美其名曰“不能总窝在家里”。

苏泽兰起初拗不过他这份过分的热情,也确实怀着几分对帝都的好奇,便跟着他出去了几次。盛暄熟门熟路,带着他逛遍了东西两市最热闹的坊巷,看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杂耍百戏,听了勾栏瓦舍里婉转的小曲,尝遍了各色地道小吃与来自天南地北的稀奇零食,甚至还凭着几分面子和身手,偷偷带他去不对外的跑马场骑了几圈骏马。

京城的确繁华似锦,人烟阜盛,是边城远不能比的。

但苏泽兰天性喜静,几次下来,便觉得这种走马观花、人声鼎沸的游玩方式有些令人疲于应付,对那些过于喧闹的场所也兴趣缺缺。

他渐渐更愿意待在苏府那清幽安静的庭院里,看看书,帮苏衍先生整理晒制药草。

盛暄察觉后,也不再强求。他依旧日日都来,但更多时候,来了便陪着苏泽兰在院子里下棋、聊天,或是听苏泽兰轻声讲述药草习性、医理趣闻,有时甚至干脆什么也不做,就搬个凳子坐在一旁,看着苏泽兰专注地捣药、看书的样子,嘴里叼根草叶,也觉得悠闲自在,心满意足。

对他而言,能与苏泽兰待在一处,哪怕只是共享一片宁静的时光,也比在外头瞎逛要有趣得多。

而在这几日里,苏泽兰几乎未曾见过太子萧祈昀的身影。

他心中偶尔会掠过一丝疑惑,但很快便也释然。他明白,萧祈昀的身份尊贵无比,是国之储君,与他这般闲散之人不同。此刻的萧祈昀,想必正身处东宫那重重宫阙之中,忙于应对更为重要的事务。

正如他所料,萧祈昀确实极为繁忙。巡边归来,作为监军的太子需向皇帝详细述职,接受质询,其言行功过皆在皇帝与百官的审视之下。

他需要准备详尽的奏对,梳理政务得失,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询问,乃至参与后续对北疆事宜的议定。这是一次对其能力与心性的严峻考验,关乎圣心与朝野观瞻,容不得半点马虎。

萧祈昀虽身处深宫,政务缠身,却并未完全忘记苏泽兰。

偶尔,在苏泽兰于庭院中看书,或是在药庐帮苏衍先生捣药时,会有一名身着不起眼灰衣、气息内敛之人如同影子般无声无息地出现,恭敬地递上一封密封好的信笺。

信纸是上好的宫笺,带着极淡的冷香,上面的字迹挺拔峻峭,一如萧祈昀本人。

信中言语简洁,多是问候他是否安好、习惯京城生活否,偶尔会提及一两句宫中趣闻或对某本医书的见解,字里行间透着一种克制着的关心。末尾常附上一句“事务繁杂,常念卿安”或“亦盼相逢”。

苏泽兰每次收到信,都会仔细看完,然后小心收好。他从未回信,因为他不知该如何回,也不知该让谁带去。

他知道,这已是萧祈昀在重重规矩束缚下,所能表达的极限。这种无声的、间隔着的联系,让苏泽兰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属于萧祈昀的独特方式的牵挂,也让他更清晰地意识到两人之间那难以逾越的身份鸿沟。

转眼便是大朝会之日。

金銮殿内,蟠龙柱高耸,金砖墁地,香烟袅袅从瑞兽香炉中升起,弥漫着一种庄重而压抑的气息。

文武百官依品阶绯袍玉带,分列两侧,垂首恭立,偌大的殿堂内静得落针可闻。

御座之上,皇帝身着玄色十二章纹衮服,面容虽带倦色,但一双深邃的眼眸扫视下方时,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今日,是犒赏北疆巡边及剿灭“幽冥道”邪教有功之臣的日子。

大将军盛炽,作为此次军事行动的主帅,身着紫袍金带的一品武官朝服,身姿挺拔如苍松,率领着麾下有功将领,步履沉稳地行至御阶之下,齐刷刷跪倒。

在其身后稍侧方,正是其胞弟、在此次战役中锋芒毕露的年轻将领盛暄。盛暄一身擦亮的甲胄,外罩战袍,虽跪伏于地,仍难掩其经过血火淬炼的凛然之气与蓬勃锐气。

盛炽的声音洪亮而沉稳,在寂静的大殿中清晰地回荡,条理分明地禀报着此次北疆之行的详细经过与赫赫战果。

他言语简练,并未过多渲染个人功绩,而是客观陈述了边关防务的整顿、对邪教势力的几次关键清剿战役及其成果。

然而,当他提及几场遭遇战的凶险与麾下将士的奋勇时,那铁血杀伐之气已然扑面而来。在汇报到捣毁邪教重要巢穴、阵斩其重要头目时,他特意提到了其弟盛暄的勇猛果敢与临机决断,言语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属于兄长的严格与骄傲。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