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柳如是别传哪个出版社的好 > 第五章 复明运动07(第7页)

第五章 复明运动07(第7页)

退朝,〔阎没女宽〕待于庭。馈入,〔魏子〕召之。比置,三叹。既食,使坐。魏子曰:“吾闻诸伯叔,谚曰,唯食忘忧。吾子置食之间,三叹,何也?”同辞而对曰:“或赐二小人酒,不夕食。馈之始至,恐其不足,是以叹。中置,自咎曰,岂将军食之,而有不足?是以再叹。及馈之毕,顾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属厌而已。”献子辞梗阳人。

颇疑高会堂此次之筵宴,其主人中亦有马进宝。故“将军”即指马氏。否则此时云间诸人,皆与“将军”之称不合也。第八句遵王注已引《左传·襄公十一年》晋侯以歌钟女乐之半,赐魏绛事以释之,甚是。然则综合七、八两句言之,更足征此次之盛会,马进宝必曾参预,若不然者,诗语便无著落矣。

《云间董得仲投赠三十二韵,依次奉答》云:

(诗略。)

寅恪案:此诗前述国事,后言家事,末寓复明之意。以辞繁不录,读者可自取读之。嘉庆修《松江府志》五六《董黄传》云:

足知得仲亦有志复明之人也。

《丙申重九海上作四首》,其三云:

去岁登高莫釐顶,杖藜落落览吴洲。洞庭雁过犹前旅,橘社龙归又一秋。飓母风欺天四角,鲛人泪尽海东头。年年风雨怀重九,晴昊翻令日暮愁。

其四云:

故园今日也登高,萸熟茶香望我劳。娇女指端装菊枕,稚孙头上搭花糕。(寅恪案:“搭花糕”事,见谢肇淛《五杂俎(上)》二《天部》二。)含珠夜月生阴火,拥剑霜风长巨螯。归与山妻翻海赋,秋灯一穗掩蓬蒿。

寅恪案:第三首前四句指同书五《乙未秋日许更生扶侍太公邀侯月鹭翁于止路安卿登高莫釐峰顶口占二首》之第二首末两句“夕阳橘社龙归处,笑指红云接海东”而言。“红云”“海东”谓郑延平也。第四首之第一、第二两句谓河东君在常熟,而己身则在松江,即王摩诘“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之意。(见《全唐诗》第二函王维四《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第三句“娇女”指赵微仲妻。(寅恪案:赵管字微仲。见《有学集》一二《东涧诗集(上)·壬寅三月十六日即事》诗题。考河东君婿所以名管字微仲之故,实取义于《论语·宪问篇》“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之语。河东君复明之微旨,于此益可证明矣。)“稚孙”指其长孙佛日。(寅恪案:《有学集》九《红豆初集·桂殇四十五首序》云:“桂殇,哭长孙也。孙名佛日,字重光,小名桂哥。生辛卯孟陬月,殇以戊戌中秋日。”前论河东君和牧斋《庚寅人日示内诗二首》之二“佛日初晖人日沈”句,以“佛日”指永历。牧斋其次年正月喜得长孙,以“佛日”命名,实取义于河东君之句。字以“重光”,乃用《乐府诗集》四十陆机“日重光行”之典。即明室复兴之意。小名“桂哥”,亦暗寓桂王之“桂”。由此观之,则钱柳复明之意,昭然若揭矣。)牧斋家属虽不少,但其所关心者,止此三人,据是可以推知。第四句用木玄虚《海赋》,暗指郑延平。盖河东君亦参预接郑反清之谋。第五句用左太冲《吴都赋》。此两句皆与第七句相应。又二赋俱出《文选》,非博闻强记、深通选学如河东君者,不足以当之也。

兹有最饶兴趣之三题,皆关涉松江妓彩生者,故不依此集先后次序,合并录之,略试考释,以俟通人之教正。

《陆子玄置酒墓田丙舍,妓彩生持扇索诗,醉后戏题八首》,其一云:

霜林云尽月华稠,雁过乌栖暮欲愁。最是主人能慰客,绿尊红袖总宜秋。

金波未许定眉弯,银烛膏明对远山。玉女壶头差一笑,(涵芬楼本“玉女壶”作“阿耨池”。)依然执手似人间。

其三云:

其四云:

残妆池畔映余霞,漏月歌声起暮鸦。枯木寒林都解语,海棠十月夜催花。

其五云:

口脂眉黛并氤氲,酒戒今宵破四分。莫笑老夫风景裂,看他未醉已醺醺。

其六云:

银汉红墙限玉桥,月中田地总伤凋。秋灯依约霓裳影,留与银轮伴寂寥。

其七云:

老眼看花不耐春,裁红缀绿若为真。他时引镜临秋水,霜后芙蓉忆美人。

其八云:

交加履舄袜尘飞,兰泽传香惹道衣。北斗横斜人欲别,花西落月送君归。

《霞城丈置酒同鲁山彩生夜集醉后作》云:

沧江秋老夜何其,促席行杯但想迟。丧乱天涯红粉在,友朋心事白头知。朔风凄紧吹歌扇,参井微茫拂酒旗。今夕且谋千日醉,西园明月与君期。

《霞老累夕置酒,彩生先别,口占十绝句纪事,兼订西山看梅之约》,其一云:

其二云:

兵前吴女解伤悲,霜咽琵琶戍鼓催。促坐不须歌出塞,白龙潭是拂云堆。

其三云:

促别萧萧班马声,酒波方溢烛花生。当筵大有留欢曲,何苦凄凉唱渭城。

其四云:

酒杯苦语正凄迷,(涵芬楼本“杯”作“悲”。)刺促浑如乌夜栖。欲别有人频顾烛,凭将一笑与分携。

其五云:

会太匆匆别又新,相看无泪可沾巾。绿尊红烛浑如昨,(涵芬楼本“绿”作“金”。)但觉灯前少一人。(自注:“河东评云,唐人诗,但觉尊前笑不成。又云,遍插茱萸少一人。”)

其六云: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