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白话二十四史谢圣明 > 耶律隆运列传(第1页)

耶律隆运列传(第1页)

耶律隆运列传

耶律隆运(941—1011年),原名韩德让,字致尧,蓟(jì)州玉田县(今河北省唐山市境内)人,辽朝重臣。

辽朝第一汉臣

韩德让的祖父是汉人,早年被契丹掠走成为奴隶,因为聪明机灵,很快得到主人的关注并脱颖而出,后来得到辽太祖的重用。

韩德让的父亲因擅长医术,也在皇宫中任职,深得皇太后述律平和辽太宗的赏识,后来迎娶契丹后族萧氏,地位更加显赫,韩德让便是萧氏之子。

辽景宗继位后,韩德让凭借祖上的恩荫,入仕担任小官。韩德让因侍奉君主稳重谨慎,一路晋升。后来,韩德让的父亲出任上京(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留守,但经常需要陪同皇帝出行,于是辽景宗任命韩德让代替治理上京,韩德让表现出杰出的才能,官职进一步上升。

几年后,韩德让的父亲改任南京(今北京市)留守,韩德让又代替治理南京,一时之间传为佳话。不久,宋太宗消灭辽朝的附属国北汉(今山西省中部、北部)后,带领三十万大军挥师北伐,将南京围困起来。

韩德让亲自登城,下令死守,誓与存亡。虽然兵力不足,但韩德让指挥得当,苦熬了一段时间后,终于等到了援军,在城外的高梁河(今北京市境内)展开激战。

韩德让带兵出城,与援军前后夹击,大破宋军。辽景宗非常高兴,任命韩德让担任节度使,不久又担任南院枢密使。

韩德让善于用人。有一次,一位皇族成员辱骂国舅是奴才,国舅愤怒地向韩德让告状,韩德让非常生气,前去质问,皇族成员出言不逊。

后来,韩德让担任丞相,推荐这位皇族成员出任统军使,萧太后奇怪地问:“他曾经对你不尊重,为什么还推荐他呢?”韩德让说:“他不尊重臣是私事,但换一个角度想,臣忝(tiǎn)居丞相之位,他尚且不屈服,何况对敌军呢?可见此人勇敢无畏,如果委以此任,一定可以打胜仗。”萧太后深以为然,批准了他的提议。

982年,辽景宗外出狩猎期间身患重病,韩德让来不及等待诏命,赶紧前去朝见。辽景宗临终前,传位给年幼的辽圣宗,由萧太后辅政,下令韩德让和耶律斜轸为顾命大臣。当时皇族内部斗争非常激烈,稍有不慎就能引起宫廷政变,萧太后母子随时有性命之忧。萧太后求助韩德让,韩德让提出不许各王私下会见,然后伺机夺取他们的兵权,辽圣宗得以顺利继位,萧太后临朝称制。

经过惊心动魄的帝位保卫战,韩德让的才干和忠心得到了萧太后的肯定,萧太后对他非常信任,他成为当仁不让的宠臣。同年年底,韩德让的父亲去世,按照礼制要守孝三年,萧太后认为朝廷离不开他,任用夺情制度驳回他守孝的要求,让他穿素服办公。

随后,宋太宗再次发起北伐,韩德让跟随萧太后出征,屡立战功,不断加官进爵。几年后,韩德让的母亲去世,又被夺情,继续任职。

1004年,韩德让跟随萧太后、辽圣宗南征,与宋朝订立了澶渊之盟后返回。有人向萧太后提议赐予韩德让国姓耶律,加入皇族。

萧太后采纳了这个提议,在班师时正式赐姓耶律,改封晋国王,还给予他免于常朝、在御座旁边设立座位、不被唱名、不用下拜、不与其他大臣同席同班等一系列特权。一年后,萧太后废除了他契丹奴隶“宫分人”的身份,他正式加入皇室,成为皇族成员。

几年后,萧太后去世。辽圣宗安葬萧太后时,以皇帝也要有兄长为由,用自己的辈分给韩德让赐名“隆运”,韩德让从此改名耶律隆运,成为皇兄,身份在亲王之上。

1010年,耶律隆运随同辽圣宗出征,途中病重,不治身亡,终年七十岁。辽圣宗悲痛不已,按照家人的礼仪为他服丧,以亲王的礼制将他安葬在辽景宗皇陵的旁边。耶律隆运以汉人的身份,运筹帷幄,为辽朝的稳定繁荣贡献了毕生心血,生前死后所获殊荣,为有辽一代众臣所无法企及。

【原文】九年,复言燕人挟奸,苟免赋役,贵族因为囊橐(nángtuó),可遣北院宣徽使赵智戒谕,从之。——摘自《辽史?卷八十二》

【译文】辽圣宗统和九年,韩德让又进言燕地之人心怀奸诈,以不正当的手段求免赋役,权贵们趁机窝藏包庇,可以派遣北院宣徽使赵智前往晓谕,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

词语积累

谨饬(chì):谨慎小心。

懋(mào)官懋赏:懋官,授官以示勉励;懋赏,奖赏以示勉励。通过授官和奖赏以示勉励。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