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屋质列传
耶律屋质(915—973年),契丹族,字敌辇,契丹皇族,辽朝初期名臣。
历经五朝的名臣
耶律屋质是辽太祖兄长的后代,他学识广博,通晓天文,性格沉稳,信守承诺,而且见识卓绝,富有城府,遇到事情总是能从国家大局出发,巧妙地化解各种危机。
947年,辽太宗在南征中原后北归的路上病死,皇太后述律平想让自己的小儿子当皇帝。跟随辽太宗南征的将领们迅速行动,在军中拥立辽太宗的侄子辽世宗继位,述律平闻讯大怒,将这些将领的家属全部抓起来作人质,放出狠话,如果自己失败,就杀掉这些家属。
与此同时,身为祖母的述律平带领军队,与孙子辽世宗隔河对峙,大战一触即发。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耶律屋质自告奋勇,站在大局的角度,向皇太后阐述,如果双方打起来,辽太祖、辽太宗创下的基业将遭受重创,一旦辽朝国力衰弱,周边虎视眈眈的国家都会群起而攻之,甚至有亡国的危机。
在耶律屋质的努力下,述律平和辽世宗终于同意会面。双面见面后,耶律屋质客观地指出今日皇位之争,是由于皇太后偏心所致,同时也指出辽世宗不尊重祖母,在礼法上存在过失。双方同意暂时作出让步。
不久之后,述律平又反悔了,依然想要自己的小儿子上位,大臣们都不敢进言。耶律屋质再次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说了很多忤逆皇太后的话,迫于舆论压力和耶律家族的势力,述律平又一次让步,同意辽世宗继承皇位。耶律屋质以其过人的危机处理能力,化解了这次危机,完成了皇权的平稳交接。
辽太宗的第三个儿子对帝位虎视眈眈,联合部分贵族,指使他们伺机谋杀辽世宗,有人察觉了此事,上报耶律屋质。耶律屋质带着这些意图谋反的人去见辽世宗,但是因为没有拿到证据,辽世宗没有追究。
后来,这些人在袖子里藏短刀,企图在辽世宗的寿宴上,利用敬酒的时机行刺,被辽世宗发现并抓捕。耶律屋质上奏说:“这些人妄图谋害陛下的性命,应该让他们当面对质,不能轻易饶恕他们!”
辽世宗下令由耶律屋质审问,耶律屋质将这伙人一网打尽,将主犯斩首,从犯杖责或贬职,彻底粉碎了他们的野心,又一次维护了政权的稳定。
然而,争权夺利的斗争从未停止,辽世宗的堂叔也蠢蠢欲动,耶律屋质发现后及时揭露了这个阴谋,但辽世宗不信堂叔会加害自己,甚至将耶律屋质的奏章拿给堂叔看。不久之后,辽世宗在一次祭祀时喝醉,被他的堂叔杀害。
辽世宗被刺杀后,他的堂叔想趁乱杀了耶律屋质。当时,耶律屋质身穿紫色朝服,辽世宗的堂叔下令见到穿紫色衣服的都不能放过。耶律屋质换掉衣服,仓促逃出后,立即召集各王合力讨伐逆党。
为了防止逆党取得政权,也为了使群龙有首,必须立即册立新帝。然而仓促之中,辽世宗的儿子下落不明,经过商讨,耶律屋质决定拥立辽太宗的大儿子为帝,即辽穆宗。
辽穆宗听到他的请求后,犹豫不决,耶律屋质分析局势说:“你是太宗的儿子,即使没有称帝之心,在逆贼眼中也是巨大的威胁,他们一定会想办法除掉你。到那时候,江山社稷落入别人手中,你的性命也难保。”
辽穆宗这才同意继承皇位,负责讨伐逆党的诸王也在天明之时将辽世宗的堂叔杀死。耶律屋质就这样在危难之中稳定了局势,挽救了辽朝的国运。
在这次平叛中,耶律屋质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辽穆宗顺利继位后,有感于耶律屋质的救命之恩,命令他总管国家大事,并将逆党的财产全部赏赐给他,但耶律屋质坚决推辞,因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辽朝的兴盛,而不是一己的荣华富贵。
969年,辽穆宗也为近侍刺杀,辽景宗继位。辽景宗继位之初,恰逢北宋派兵攻打辽朝的附属国北汉(今山西省中部、北部一带),北汉向契丹求援,辽景宗派耶律屋质前往求援。
大军行至北汉都城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附近时,耶律屋质派出一支小部队快马赶到晋阳的西面,敲响战鼓,高举火炬,大声呐喊。宋兵以为辽朝大军来了,慌忙连夜撤离。耶律屋质大获全胜,因此战功被辽景宗册封为“于越”。
973年,五十九岁的耶律屋质逝世。耶律屋质一生经历辽太祖、太宗、世宗、穆宗、景宗五朝,期间争夺帝位的斗争十分激烈,他凭借超凡的智慧,和对国家忠贞不二的信念,多次使国家平稳度过危机,为后来辽圣宗的全盛局面打下了基础。
【原文】帝谓屋质曰:“汝与朕属尤近,何反助太后?”屋质对曰:“臣以社稷至重,不可轻付,故如是耳。”上喜其忠。——摘自《辽史?卷七十七》
【译文】辽世宗对耶律屋质说:“你与朕更亲近些,为什么反而帮助太后?”耶律屋质回答说:“臣以为社稷最为重要,帝位不可轻易授受,所以这么做。”辽世宗喜欢他的忠诚。
词语积累
袖刃而进:在袖子里藏刀子进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