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白话二十四史谢圣明 > 杨业列传(第1页)

杨业列传(第1页)

杨业列传

杨业(?—986年),原名重贵,北汉皇帝赐名刘继业,戏剧中常称杨继业、杨令公,并州太原县(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北宋初期名将。

“无敌”杨家将

杨业从小性格洒脱,有担当,善于骑马射箭,喜欢打猎,猎物经常比别人多好几倍。他曾经对下人说:“我将来要是能领军打仗,也要像猎鹰、猎狗追逐猎物一样追击敌人。”

杨业从年轻时追随北汉世祖刘崇,世祖赐名刘继业。杨业凭借骁勇善战而出名,立下赫赫战功,多次升迁。因为每次作战都能取胜,于是得了“无敌”的绰号。

宋朝经过太祖、太宗的不懈努力,完全平定了南方,周边小国只剩下北汉,仰仗辽国的支持,负隅顽抗。979年,宋太宗亲征北汉,早就听闻杨业的名声,下令悬赏他。宋军兵临城下,杨业劝北汉皇帝刘继元投降,保全太原城的民众。

刘继元投降后,宋太宗马上召见杨业,恢复他的杨姓,并改单名“业”,任命为大将军。不久,太宗考虑到杨业对边境情况很了解,对付契丹有经验,又改任他为山西边境地区的军事长官,负责防备辽国,赏赐许多财物。

一年后,十万辽军攻打雁门关(今山西省代县境内)。杨业率领几千名骑兵绕到雁门关的北面,向南突袭辽军,与将领潘美前后夹击,大败辽兵。杨业因此声威大震,以至于辽军见到杨业旗号,立马吓得逃跑。很多宋军边将嫉妒杨业,私底下上书诬陷他,宋太宗看完这些奏章,封好后交给杨业,从不多问,以示信任。

986年,宋太宗决定北伐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杨业被任命为西路军副帅,潘美担任主帅。各路大军接连攻下了寰(huán)州(今山西省朔州市)等四个州,然而东路军主帅曹彬在岐沟关之战中惨败,太宗下令各路军队撤退。

不久,宋太宗下诏把这四个州的百姓迁移到内地,要求潘美等人带领军队护卫。当时,十多万辽军在萧太后的亲自率领下,再次攻陷寰州。杨业对潘美等人说:“辽军气盛,不能正面交锋。应该由各部队协同出动,然后设下埋伏,百姓们才能万无一失。”但其他将领联合起来反对,主张大张旗鼓进军,根本不需如此费事,又说:“杨将军一直号称‘无敌’,现在看到敌人却徘徊不前,莫非有别的想法?”杨业为了表明心志,决定自己先率兵出战。

临行前,杨业哭着对潘美说:“此次行动必定对我们不利。我杨业本是太原府的降将,按理应当去死。皇上不杀我,还恩宠地任命我为高级将领,授给我兵权。我不是放掉敌人而不打,只是为了等待最有利的攻敌时机,准备立一些战功以报答国恩。今天各位用躲避敌人的名义来责备我,我应当先战死在敌人手中。”他提前计划好作战策略,指着陈家谷口(今山西省宁武县境内)说:“请务必在这里布置军队,安排弓箭手。等我转战到这里,同时夹击敌人,否则就会全军覆没。”潘美等人率领兵马在谷口布阵。

在等待的过程中,众将以为杨业击败了辽军,打算跟他争功,于是率兵离开谷口,潘美无法制止。不久,杨业战败的消息传来,潘美立即带兵撤退。杨业从中午奋战到傍晚,终于来到陈家谷口,没有看到援兵,非常悲痛。继续率领士兵们奋勇交战,很快都战死了。

杨业身上多处受伤,仍然亲手杀了几百名敌人。他的战马也受了重伤无法行进,杨业只能藏身林中,不幸被俘。杨业叹息说:“陛下待我不薄,我期望奋勇杀敌、保卫边疆来报答,现在却被奸臣胁迫,导致战败,还有什么脸面活着呢!”于是绝食三天而死,他的二儿子也一起战死。

杨业死讯传来,宋太宗非常悲痛,下诏追封表彰,处罚了相关将领,主帅潘美降职三级。杨业英勇献身,也赢得了敌人的尊重,辽国人甚至修建庙宇祭祀他。

此后,杨业的儿子、孙子继承他的衣钵,继续守护边疆,抗击辽国,“杨家将”英勇事迹由此被传为佳话。从宋朝中期起,就有民间艺人把杨家将的故事编成戏曲,搬上舞台。到了明代,杨家将故事进一步丰富,出现了《杨家将演义》《杨家将传》,以小说、评书的形式在社会上广泛传播,时至今日仍然被大家铭记。

【原文】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业,太原降将,分当死。上不杀,宠以连帅,授之兵柄。非纵敌不击,盖伺其便,将立尺寸功以报国恩。今诸君责业以避敌,业当先死于敌。”——摘自《宋史?卷二百七十二》

【译文】快要出发时,杨业哭着对潘美说:“此次行动必定对我们不利。我杨业本是太原府的降将,按理应当去死。皇上不杀我,还恩宠地任命我为高级将领,授给我兵权。我不是放掉敌人而不打,只是为了等待最有利的攻敌时机,准备立一些战功以报答国恩。今天各位用躲避敌人的名义来责备我,我应当先战死在敌人手中。”

词语积累

行兵布阵:行兵,出兵。指挥军队出征,布置阵势作战。泛指军事指挥的方法。

慨然允诺:慨然,慷慨。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血染沙场:沙场,战场。鲜血染红了战场,指在战场上战死。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