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彻列传
吴明彻(504—580年),字通昭,南兖(yǎn)州秦郡(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陈朝名将。
屡破外敌的名将
吴明彻的父亲曾担任南梁的右将军,在他小时候就去世了。年少的吴明彻家境贫寒,靠种地维持生计,以至于没钱修缮亲人的墓地。
有一年大旱,眼看着庄稼快要枯死,吴明彻非常生气,对着苍天大声述说自己的不幸。秧苗竟然奇迹般地活过来,当年获得丰收,他才有钱为亲人修缮墓地。
长大后,吴明彻在梁朝成为太子东宫的官员。正值侯景之乱爆发,粮食非常紧缺,吴明彻家中有一些存粮,便和几个哥哥商量,将存粮分给众人,大家一起渡过难关。吴明彻的义举获得人们的拥护,盗贼听说了此事,都不敢来骚扰。
陈武帝击败侯景后,奉命驻守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听说了吴明彻的名声,想与他结交。
吴明彻知道后,主动拜见陈武帝,陈武帝亲自迎接他。两人谈论天下大势,陈武帝认为吴明彻是个奇才,于是委以重任。
吴明彻先后跟随陈武帝讨伐各路反叛势力,多次立下战功。陈武帝一面抓紧准备称帝,一面派吴明彻与侯安都、周文育征讨梁元帝的旧臣王琳,但因为军心不稳而战败,侯安都、周文育被俘,唯有吴明彻带着剩余军队回到京城。
陈文帝继位后,命令吴明彻驻守今天的湖南省西北部,负责防御北周。
期间,吴明彻在敌众我寡的不利局面下,击败了北周的袭击。三年后,吴明彻又前往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平叛,逐渐成为南陈的重要将领之一。
吴明彻作战勇猛,治军极为严格,让手下士兵很不满意,陈文帝担心这样下去会导致军队哗变,于是派安成王陈顼(xū)前往抚慰吴明彻,并调他回朝任职。
陈文帝的儿子陈废帝继位,吴明彻获得皇帝信任,被允许带领四十名士兵出入宫廷。
此时,陈废帝的叔叔安成王陈顼辅佐朝政,威望很高,陈废帝想要将陈顼赶出朝廷,陈顼听说这个消息非常紧张,安排手下人暗中联络吴明彻。
吴明彻说:“现在皇帝正在服丧,处理政务难免有过失,然而国家内外交困,安成王本来就是定国安邦的大才,和当年的尹伊、霍光一样,应该以社稷为重,不要怀疑什么。”吴明彻的态度让陈顼大为放心。
湘州(今湖南省长沙市)刺史华皎勾结北周、西梁,发动叛乱。陈顼命令吴明彻带兵讨伐,平定叛乱。
从此,吴明彻爵位更高,地位也更加显赫。一年后,陈废帝被贬为临海王,陈顼称帝,是为陈宣帝。
陈朝是南朝疆域最小的国家,淮河流域被北齐占领,荆州一带是附属北周的西梁,巴蜀、汉中之地被北周占领。陈宣帝即位后,立志收复淮河失地,决定北伐。
因为吴明彻的家乡在长江北岸,非常熟悉当地民风,陈宣帝便于573年任命他为主帅,带领陈朝主力军大举伐齐。吴明彻不负众望,连续大破齐军,占领大片土地。
北齐连忙派遣南梁降将王琳带领主力阻击吴明彻。之前,王琳曾经两次击败吴明彻。此时,吴明彻透彻分析敌我形势,认为王琳虽然很强,但立足未稳,加上他是降将,无法完全镇服手下,于是连夜进攻,大破王琳的军队,迫使王琳撤退据城死守。吴明彻命令部队抓紧制造攻城器械,掘开肥水灌城,城中死伤惨重,但未能被攻破。
这时,北齐的几十万援兵即将到达,众将非常恐慌,找吴明彻询问对策。吴明彻说:“兵贵神速。我得到消息,敌人援军虽然来了,但他们安营扎寨,不敢大举进攻。这正是我们攻城的大好时机。”于是,吴明彻亲自穿上战甲,身先士卒,一举攻破城池,俘虏了王琳。
王琳在南梁时很得人心,吴明彻手下许多士卒都是王琳的旧部,他们看到老将军被俘,纷纷求情。
吴明彻害怕军队因此生变,于是下令处死王琳,率军占领寿春(今安徽省寿县),收复淮南。陈宣帝派人在寿春城搭设高台,封赏吴明彻,参加北伐的二十万将士,无不欢欣鼓舞。
577年,北周消灭北齐,统一了北方,并趁机觊觎淮南之地。吴明彻奉命再次北伐,击败徐州守将,围困徐州城,引水灌城,环列战舰猛攻徐州。
北周调遣大将王轨救援徐州。王轨知道南陈水军很强,于是派精锐部队在淮河竖立大量木头,用绳索将车轮连在一起,阻断了航行通道。得知撤退的水路被封锁,诸将非常惊恐,吴明彻手下将领建议让骑兵先从陆路退军。
这时候吴明彻病重,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只得答应。骑兵撤退后,吴明彻掘开上游的堤坝,想要借助上升的水位冲毁北周的封锁。
起初进展顺利,但随着水势渐缓,南陈的大船全部搁浅,北周军队发起总攻,军队四散奔逃,吴明彻无计可施,被北周俘虏。
吴明彻被押解到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后,北周皇帝听过吴明彻的威名,对他礼遇有加,封他为大将军,但吴明彻耻于被俘,深感忧愤,几年后发病而亡。
吴明彻死后,南陈没有忘记他的功劳,陈后主追封他官爵,让他的儿子承袭爵位。
【原文】明彻幼孤,性至孝,年十四,感坟茔(yíng)未备,家贫无以取给,乃勤力耕种。时天下亢旱,苗稼焦枯,明彻哀愤,每之田中,号泣,仰天自诉。居数日,有自田还者,云苗已更生,明彻疑之,谓为绐(dài)己,及往田所,竟如其言。秋而大获,足充葬用。——摘自《陈书?卷九》
【译文】吴明彻幼年丧父,本性非常孝顺,十四岁时,有感于亲人的坟墓没有修缮,家里贫困没有钱供给修缮的费用,于是非常努力地耕种。当时全国正发生大旱,庄稼都干枯了,吴明彻悲哀愤懑,每次到田地里都大声哭泣,仰头向天说明自己的遭遇。过了几天,有人从田地里回来,说禾苗已经活了下来。吴明彻感到疑惑,以为别人骗自己,等到去田地里看时,果然像人们说的那样。到了秋天大获丰收,所得足以充作丧葬的费用。
词语积累
一鼓而下:鼓,古代以击鼓为进军号令。比喻趁形势有利或者士气旺盛之时,一举击溃敌人。
兵贵神速:用兵贵在行动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