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李清照全集在线阅读 > 第十七章 归鸿声断残云碧 伫倚危楼风细细(第1页)

第十七章 归鸿声断残云碧 伫倚危楼风细细(第1页)

第十七章 归鸿声断残云碧 伫倚危楼风细细

李清照忙含笑道谢,听赵婉继续讲述:“我这位小姑子本是妾室所生的庶女,打小饱受几个正室嫡女的欺凌。大宅里规矩大套路多,各项都有分别。是我说通主母,月银、服装、头面首饰、胭脂水粉,庶女嫡女一视同仁地对待。她很感恩于我,因此我二人十分亲厚。但正室、偏房所出终有不同,那几位正室嫡女皆嫁了将相王侯之家的公子,唯这个庶女出身不好,才嫁了婺州的大户陈家,算是下嫁。这婺州陈家也算攀了高枝,对我这小姑子敬若神明。她自是不忘旧恩,体恤哥哥早逝,引导并帮助我在此置办了田庄,开了店铺,买了宅邸。”

临近黄昏,李清照等人在房里匆匆沐浴,换了舒适的常服。看着天将黑了,赵婉派来服侍的两个丫鬟点了红烛,插了鲜花,摆了绿植盆景,扫地擦桌,忙个不亦乐乎。赵婉还怕委屈了弟媳,又叫人换了一**好的铺盖,才坐在炕沿上一边捶腿,一边笑道:“叫你跟我住中院,那儿清净些,你偏要住进这前院,我要和你换换,你也不依。和我还要分这么清,可不是有些生分嘛。”

李清照正帮绿杏将衣物放进衣橱,偏头笑道:“姐姐这话真是折杀我了,咱老姐妹这么多年,谁还不明白谁?后院住着太夫人和几代几房妾室,你那中院还有浩哥儿一家子。我岂能上赶着去凑热闹?姐姐为一家之主,怎好住在前院?若和姐姐换了住处,没的叫人笑我不识大体。姐姐说过衢州有座没住人的园子,我偏要和姐姐挤在这里,这也叫生分么?”

赵婉徒生伤感,望着窗棂,声音喑哑道:“这时间啊,一眨眼就过去了几十年,你我都成了伶仃人了。记得你大婚前,明诚特意叫我买了江南的名品送你。每一见我,便满口满口都是你,将你夸得天上难寻地上难找,连九天仙女都不及。当时我琢磨着也就那句话,情人眼里出西施。待大婚那日见到你……”

李清照笑着打断她:“被他抬到云端去了,乍一见其人,姐姐肯定想,这么丑啊!”

“哪里……”赵婉眼里闪着奇异的光彩,心驰神往的样子,站了起来,“我当时一见就傻眼了,奇哉!此女生于孰地,来自何方,瑶池不二,紫府无双,实惭西子,应愧王嫱!其文若何,龙游曲沼。其洁若何,秋菊被霜。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艳若何,霞映澄塘。其神若何,月射寒江。”

这就是赵婉,或活泼如少女,或端雅如贵妇。见恶与之比恶,见善与之较善。见斯文吟诗答对,见俗人插科打诨。如此地兼十八般武艺于一身,方在个事物千头万绪、套路深如黑渊的史家华国府挣得了主母位置,且多年屹立不倒。

李清照羞愧不已,双颊通红道:“好姐姐,别说笑了吧?没的叫人笑话我。”

“这都是我的掏心窝子话,怕谁笑话?一晃就三十年过去了,我们也都老了。”赵婉拉李清照到镜前照照,笑道,“好则我们还不似那些市井妇人,四十岁上就苍老得不成样子了。我瞧着你比以往都瘦了一圈,可见这点时间没少遭罪。既然到了这儿,你就安心养息养息身子吧,就当这儿是自己家,有什么不舒服的尽管告诉我,千万别拘着闷着了。”

长姐如母,李清照感动得湿了眼眶:“我此番来到婺州,全赖姐姐照拂,多有打扰,甚为愧疚。姐姐事务繁多,又为我张罗这么久,这会儿累坏了吧,待我扶你回房歇息。中院、后院那儿还待你去张罗呢!”说着,便要上前去搀扶赵婉。

赵婉摆摆手笑道:“你尽管好好地歇会儿吧。看那两个孩子都在梢间睡了,我叫人去催催晚食,好早些用了早些歇息。你住在这里我倒不担心别的,只怕是人来人往不太清净,没的影响了妹妹作词。”

李清照笑道:“没什么不清净的,姐姐放宽心好了。”

一个丫鬟挑着门帘进来,屈身禀道:“请郡太君和舅夫人去客厅晚食。太夫人、二位少夫人、姨娘们都在那儿候着呢!”

赵婉答应着,绿杏忙去梢间唤醒了两个孩子,一群人一起往外走,迎着凛冽的晚风打起寒战。孙玉夫打了个响亮的喷嚏,赵士程埋怨惊住他了,孙玉夫朝他翻了个白眼并不理会。绿杏忙伸手摸她额头,欣慰道:“还好没发烧。”

刚刚走出长廊,迎面碰到一位衣着华贵的中年妇人,身边跟了一群丫鬟婆子。李清照正不知是谁,不知如何见礼,却见赵婉紧赶着迎上去,问长问短,那妇人道:“那时闻听明州兵变,嫂子那里也没消息,叫我日夜挂牵。天可怜见,嫂子好歹来了,又听说浩哥儿去温台一带抗金,我这心里好生难过,罢了罢了!一切总算过去。今儿闻听嫂子娘家的大才女来了,我便来参拜。”说着,朝李清照行礼,李清照还礼,客套两句。

赵婉道:“明州沦陷,我阖府来了这儿,兴国、宁国、安国三府都去了衢州。”

那妇人冷颜道:“我只管婉嫂一家平安就好,可不管他什么兴国、宁国、安国府的,在我这眼里都是灰尘一样的。”

赵婉知道她对生母的惨死难以释怀,对所受的歧视、虐待刻骨铭心,因此十分理解她的不忿,挽住她臂笑道:“我知道,似妹妹这样冰雪一般的人物,眼里岂有那些灰尘?”

那妇人听了她这般语气,哧地一笑:“婉嫂最会哄人。我便问你,这园子收拾得如何?”

赵婉笑道:“有妹妹大办,我若敢说个不好,没的叫人笑话不知好歹了。”

那妇人搡着赵婉,故做嗔怒道:“好就好,不好就不好,婉嫂你这是什么意思嘛?”

李清照在一旁听着,看得出两人极其亲密。人到中年的陈家妇人,在嫂子面前还有些撒娇的意味。一路听着二人插科打诨,不知不觉地进入第三进院。

这里亦是阔门大院,正房五间,分为明间、次间、梢间,与第一、二进院不同的是,正房的北面两侧连着倒座抱厦,厢房外侧各有耳房三间。满满的一屋子妇人正在明间里说笑,簇拥着太夫人居中坐着。赵婉、陈家妇人、李清照一同进来,向太夫人行了大礼,其他人相互见了平礼,寒暄已毕,分礼落座,晚食后送陈家妇人到大门口,赵婉请李清照到她的第二进院观瞻了一番,各自回房歇息,一宿无话。

第二天早食后,李清照便依照规矩,先到后院给太夫人请安,又到各方各处与府中诸人见礼,自然免不了分送见面礼,对方回礼这些路数。唯送出去的见面礼都是赵婉暗中备好的。妇人们送的是各地的绸缎名品,苏锦的文雅、杭锦的明秀、蜀锦的古朴、云锦的豪放应有尽有。还有后宫流行款式的纯金步摇、凤钗、环簪、华胜等头饰。另有建康的纨扇,温州的玉雕摆件,扬州的刺绣壁画,建康的牙雕、竹刻工艺品。男人们各一套苏州名家名品玉雕,及徽州的名品文房四宝。

绿杏和赵婉安排的几个下人左手提、右手拎,歪歪斜斜地走回前院,将各式礼品放好,一个个累得呼呼喘气。待外人告退,绿杏甩着酸困的手腕,对李清照笑道:“这回赚大了啊!赵太君送的礼品,咱们没动一根毫毛,倒落了这么多回赠。”

李清照却沉沉一叹:“自去年建康失陷,咱们带着木易及一帮义士一路逃奔,走了那么多地方,仅吃住等用度几乎花光家底。这里的礼路我不是没想过,只是力不从心。叫姐姐这般破费、照拂,我倒是有些过意不去。待会儿你挑挑拣拣,能送给姐姐又不亏了面子的,就全部送过去。”

绿杏应道:“好吧。住人家的吃人家的,咱也不能让人家亏哭了。”说着,服侍李清照脱下礼服换上常服,看着她去了书房,便招呼赵婉派来的两个丫鬟挑拣礼品,分门归类,一一放好后请示了李清照,才送往中院,整整一个上午马不停蹄地忙碌。

午后的霞光洒满书房,风在窗口吼叫。壁炉里炭火烧得很旺,发出哔啵声响。绿杏和两个丫鬟将整理好的书稿,小心翼翼地放在书架上。一个丫鬟是从外头买进来的,手脚利落,又有眼色,原名倩莺,被李清照改名银杏。一个丫鬟却是家生子,爹娘都在外头管庄子铺子,家里孩子多,看不过来,因而小小年纪就送进园子里来了,却被赵婉看中,挑去伺候,觉得得力顺手,便特意派来伺候李清照。原名艳红,李清照喜欢淡雅的名字,改名绿萝。

月台上放着两个青瓷花盆,里面簇拥着大红、浅粉、金黄三色的四季海棠,极是艳丽。一个朱漆描金箱子在墙角放着,李清照蹲在旁边翻看书稿,面色悲沉,心思纷纭:也不知李迒一家在越州怎样?也不知江北的战事如何?吴婉仪如今怎么样了?《金石录)《漱玉词)何时能完稿、版行?又想起殁在江上的吴太妃,未免伤心难过,命丫鬟设了香案拜祭一番。

银杏、绿萝忙罢这里忙那里,片刻也不偷懒。倒是绿杏见人家所有活抢着干,不由得偷乐偷闲。一会儿去外面逗逗孙玉夫的小白兔,一会儿又教两个孩子跳皮筋、踢毽子。

半天时间已安置就绪,晚食由下人送来,不再去后院打扰,李清照颇觉自在。晚食后支出去下人,她独坐在窗下低头写道: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