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得喜婆娘嘿嘿一笑,在旁边找了个地儿坐下。
贺奶奶、梅溪、祝得喜婆,开始,东一耙子,西一扫帚,扯了些闲篇:春困秋乏、天气反复、最近供销社来了啥紧俏货。
祝得喜婆娘走上了正题:“老大呐?咋没打照面呢?”
梅溪一拍大腿,笑得见牙不见眼:“哎哟喂!您问雅琳?太阳没晒屁股就让‘那位’给接走啦!留都留不住,跟长了翅膀似的!”
“哦——听说文工团的,还是个干部?”祝得喜家的声音拔高,带着恰到好处的惊讶和羡慕。
“哟!你的耳朵够长的!你咋知道的?”梅溪惊讶地问。
祝得喜接着说:“你家老大处的对象!跟那窗户眼子吹喇叭——名声在外!街坊四邻,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转身看着贺老太。
贺老太心里受用,面上却只矜持地笑笑:“嗯,确实是文工团的,军分区!那倒不假!”
“哎哟喂!要不咋说,喜鹊老在你家这转呐!喜事临门啊!……日子定了吗?”祝得喜婆娘试探着问,眼神瞟向梅溪。
“现这么处着,试试看,合不合炉?(合拍的意思)”梅溪卖个关子。
“鞋合不合适,脚总得试试吧,舒服了,才能穿的长久……”
祝得喜婆拍了下大腿,“我就说家丽这丫头不一般!从小就有主意,有胆识!你看,这不就应了?找个当干部的,多体面!比那……咳,”她话锋一转,压低了点声音,“比那唐老鸭家那大小子,强到天上去了!”
梅溪佯装不悦地轻拍她一下:“快别提那大家子!唐有金像狗皮膏药似,没脸没皮缠着我们雅琳,一点眼力见儿没有。”
祝得喜婆娘,声音更低了些,“听说……跟父母在吊猴(耍性子)呢?占完了人家春波的便宜,还把人家晾起来了,也爱搭不理的?”
“唉,别提了,糟心。”梅溪摆摆手,显然不想多谈唐家连汤狗不捞的事。
祝得喜婆娘见气氛烘托得差不多了,话锋终于切到正题:“贺家婶子,梅溪,今儿来,其实……真有点事想麻烦你们。”她脸上堆起愁苦;“嗨!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们老大,有了着落了,我家大女儿祝苑还单着呢!怕是没人要喽!整得一天天都睡着不觉。”
梅溪接过话茬:“苑儿,长得水灵,不愁嫁不出去!找对象像排队买豆腐——去早了没出锅,去晚了卖完了,得赶巧!”梅溪挑好话说,说祝苑第二难看,第一找不着,方圆十里。
祝得喜婆娘道:“我们家苑儿,你得细品,越品越有滋味!”
祝得喜婆娘听了梅溪的话,眼睛亮了亮,接着说道:“是啊,所以我就想啊,你们家认识的人多,能不能帮我们苑儿介绍个对象啊?最好也是有个一官半职的,以后日子也能过得安稳些。”
梅溪心里暗自嘀咕,这祝得喜婆娘还真是会打主意,不过面子上还是笑着说:“哎哟,这事儿啊,我和贺老太还真得上心留意着。但这找对象也得看缘分不是,急不得。”
祝得喜婆娘赶紧点头:“是是是,缘分缘分,我就是想着你们人脉广,说不定能碰到合适的。”
贺老太也跟着说:“放心吧,我们留意着,要是有合适的,肯定第一时间跟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