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邱琳.浅论创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J].学习月刊,2009(20):105-106.
[16]赵菡.校园文化:内涵、功能及建设路径探讨[J].前沿,2012(4):152-153.
[17]汪宏林.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素质教育功能[J].辽宁教育研究,2001(1):41-42.
[18]葛金国,石中英.论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和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1990(3):62-66,70.
[19]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67.
[20]陈秉公.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理论体系[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504.
[21]许琳.校园文化建设承载学校发展[J].上海教育科研,2008(11):72-73.
[22]林海河.校长:学校文化的缔造者——中小学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能动作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10-11.
[23]张启国.校长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导者[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3):19.
[24]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70.
[25]张丽娟.优化育人环境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从学风问卷调查中得到的启示[J].青海民族研究,1995(1):39-44.
[26]曹赛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主体论略[J].大学教育科学,2003(3):76-79.
[27]杜国民.从校园文化主体看校园文化建设[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2):34-36.
[28]李珂.多主体视角下的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3(4):83-85.
[29]杨全印.学校文化建设:组织文化的视角[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84.
[30]卢雨.成长的阳光:现代城区小学人文传统教育的实践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1.
[31]林颖,刘璐,杨杰.我们该怎样讲述中国故事——独家对话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J].解放周末,2012-01-06:17.
[32]魏书生.如何做最好的校长:影响校长一生的中外教育家经典感言[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191.
[33]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454.
[34]张雪龙.从课程文化走向学校文化。新浪博客[EBOL],http:blog。sina。。sblog_4d8e700e01011v2l。html.2011-12-14.
[35]李希贵.学生第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9.
[36]周国平.周国平论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95.
[37]周国平.周国平论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