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教育口语及其训练
教育口语是教师根据教书育人的总体目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行为规范和情商教育的工作口语。教育口语对提高学生认识,培养良好品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口语的目的在于育人,因此经常使用的教育口语一般有说服语、疏导语、启迪语、批评语、表扬语和激励语。
一、常用教育口语基本技能训练
(一)说服语
说服语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接受正确的观点、意见、主张的教育方法。说服是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一般有直接说服和间接说服两种类型。直接说服就是正面摆事实讲道理;间接说服就是将道理寓于其中,让学生自己感悟和体会,教师最后可以适当的点拨。
在进行说服教育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以正面引导为主,要做到以理服人,理顺辞畅,使学生信服。
2。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因素、思想状态,充分考虑学生的自尊心。
3。寓理于事,语气平和,教师要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明道理,切忌单纯说教。
4。具有耐心和爱心,言语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形象生动,切忌重复啰嗦,空洞乏味。
(二)疏导语
疏导,就是找出学生思想言行上出现的问题,有目的地进行开导、引导、劝诫,使其消除心里的疑难、走出困境、化解心结、克服不良言行的教育语言形式。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引导和劝诫他们。疏导的作用在于沟通心灵、解除困惑,从而健康成长。
疏导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心平气和,以诚相待。
2。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3。讲求方法,对症下药。
(三)启迪语
启迪语是指教师运用多种口语形式,开启学生的情感和认识,点拨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形成自我教育能力的言语形式。现代学生自主意识强、思想活跃、上进心强,但思想单纯、社会阅历浅,因此看问题难免主观和片面,教师应该经常启发他们,促使他们提高教育自己的能力。启迪语与说服语有相似之处,都是运用语言教育学生,使学生明白或懂得某个道理。不同的是,说服语主要由教师“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启迪语教师注重的是“启”,即引导和启发学生自己领悟。因此启迪语是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有力方式。在使用启迪语时要善于设问,并且要相信学生。
运用启迪语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切合实际、直观生动。
2。易于联想,便于对比。
3。积极赞扬,促进转化。
4。理论升华,提高境界。
(四)批评语
批评是对学生的错误思想和不良言行予以否定评价,以促使他们改正的教育语言形式。批评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学生缺点、错误的否定,有意识地激起他们的自责和内疚,促使他们醒悟和悔过,并通过努力克服这些缺点和错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批评是一种育人手段,运用得当可以使人警醒。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批评的方式和语言的选择。
在运用批评这种教育语言形式的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批评的方式。
2。要把握批评的尺度。
3。批评的方法要多样,讲究艺术。
4。批评的出发点要和善、真诚。
5。批评的内容客观公正,分析的观点正确鲜明。
其次在运用批评语的时候要注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