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情况汇报 > 第二节 文化馆标准化建设(第2页)

第二节 文化馆标准化建设(第2页)

b。具有文化艺术等专业专科或以上学历;

c。不具有文化艺术等专业专科或以上学历,须经过大学院系举办的文化艺术课程培训,培训课程不少于360学时并成绩合格。

②配备类别

文化馆应当配备与其工作职责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文化馆应配置音乐、戏剧、舞蹈、美术、数字化服务等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工作需要配备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专业技术人员。

③配备比例

专业技术人员占全馆人员的比例为:县级馆≥70%,地级馆≥65%,省级馆≥60%。

④特殊要求

少数民族自治地区文化馆要配备熟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专业技术人员。有地方方言需要的地区应配备一定比例的熟悉方言的专业技术人员。

(3)人员数量

文化馆工作人员数量的确定,应以所在区域服务人口为依据。每万人应配备1名工作人员。每种门类所配备专业人员数应以当地群众需求作为参照。

(4)培训教育

文化馆应制订实施针对全体工作人员的再教育培训计划,年度职工再教育及岗位培训达到48学时的人数不少于职工总数的50%。

(5)群众文化队伍

文化馆应建立馆办群众业余文艺团队,馆办业余文艺团队不少于2支。

(6)志愿者队伍

文化馆应建立志愿者服务机制,吸引社会文化艺术人才和社会公众参与文化馆志愿服务。

①业余文艺团队。文化馆应建立不少于2支馆办示范性群众业余表演团队。

②业余文艺创作群体。文化馆应建立馆办示范性美术、书法、摄影等业余创作群体,各不少于1支。

③自发性群众文艺团队。文化馆应建立文化志愿者队伍,参与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

3。基本服务要求

文化馆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实行免费开放,所提供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

(1)服务内容

组织开展演出、展览等公益性群众文化展示活动,指导下级文化馆(站)群众文化业务工作,培训基层队伍和业余文艺骨干,辅导群众文艺作品创作,开展时政、法制、科普教育等服务,以及为保障基本职能实现提供的一些辅助性服务。

(2)服务频次

①馆内常设的基本服务项目不低于5项。

②年度组织文艺活动(含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不少于30次,其中综合性大型文化活动不少于3次。

③年度组织展览活动不少于4次。

④年度组织各类理论研讨活动和对外交流活动不少于2次。

⑤年度组织群众业余文艺创作和群众业余文艺作品推广活动1次。

4。流动服务要求

(1)服务内容

通过组织社会群众文化活动,建立基层服务点、流动车等形式,定期下基层辅导、演出、展览和指导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将文化馆的服务延伸到基层馆(站)、社区和村。

(2)服务频次

①年度组织馆办文艺团队下基层演出不少于20场(次),组织下基层展览不少于4次。

②年度举办各类人员(包括老年人、未成年人、外来务工人员等)文化艺术及科普、法制、农技等培训班不少于20期。

③年度组织下一级文化馆(站)人员培训辅导活动不少于2次。

④年度深入基层开展培训、辅导、调研、指导工作的时间人均不少于20天。

⑤建设基层文化活动基地不少于4个。

5。数字服务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