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 > 本章小结(第2页)

本章小结(第2页)

[25]李庆余、周桂银等:《美国现代化道路》,9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6]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349~350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7]贾彩彦:《近代美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土地管理制度的初步构建》,载《兰州学刊》,2011(5)。

[28]王旭、黄柯可:《城市社会的变迁——中美城市化及其比较》,140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9]樊亢、宋则行、池元吉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简史》,13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30]《列宁全集》第20卷,5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31]徐建炜:《美国也为保护耕地头疼》,载《中国土地》,2009(11)。

[32]转引自许平:《法国农村社会转型研究(19世纪~20世纪初)》,112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3]转引自许平:《法国农村社会转型研究(19世纪~20世纪初)》,116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22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58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36]学者王勇辉等在进行国际比较的研究中详细介绍了法国政府支持农业和发展农村的相关规定,为本书提供了参考材料。具体内容详见王勇辉等:《农村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的国际比较》,69~70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7]郝寿义、王家庭、张换兆:《日本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制度演进的历史考察》,载《日本学刊》,2007(1)。

[38][日]关谷俊作:《日本的农地制度》,金洪云译,220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39]钟水映、李魁:《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地非农化》,29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40]囤兴侠、戴媛媛:《日本农地制度的变迁对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启示》,载《经济师》,2010(10)。

[41][日]晖峻众三:《日本农业150年(1850—2000年)》,胡浩等译,131页,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

[42]江瑞平:《日本农户兼业化的双重后果》,载《日本研究》,1988(4)。

[43]常伟:《日本近现代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启示》,载《中国国情国力》,2011(4)。

[44]1946年的《粮食紧急措施令》和1948年的《确保粮食临时措施法》。

[45]揭新华:《日本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式》,载《世界农业》,2002(10)。

[46]于培伟:《日本的城乡统筹共同发展》,载《宏观经济管理》,2007(9)。

[47]李恩平:《韩国城市化的路径选择与发展绩效——一个后发经济体成败案例的考察》,120页,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

[48]柴强:《各国(地区)土地制度与政策》,149页,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3。

[49]坪:源于日本传统计量系统尺贯法的面积单位,主要用于计算房屋、建筑用地之面积。1坪约为3。3平方米。

[50][韩]朴振焕:《韩国新村运动——20世纪70年代韩国农村现代化之路》,潘伟光、[韩]郑靖吉、魏蔚等译,68页,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51]JiWoongisiionforu:ReportofMulti-disarySemiionalpoheSaemaulUndong,Seoul,SeoulNatioyPress,1987,p。iv,p。82。

[52]李水山:《韩国新村运动及启示》,4页,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