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 > 本章小结(第1页)

本章小结(第1页)

本章小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英国、美国、法国、日本和韩国代表了当前世界上城市化发展的几种典型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各国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在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恰有体现,而各国在城市化发展的中后期对制度的不断完善也成为我国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和进行参考借鉴的内容。梳理各国城市化发展的轨迹,各国无不遭遇了土地和人口的严峻问题。城市化发展初期,土地的集中、耕地的破坏、土地价格的猛涨等问题成为城市化发展用地的“后遗症”。农民在这一过程中也并未获得更多的利益,相反地,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流落城市,进入城市的农民并未能分享城市化发展的成果,而是在严重的社会问题中进退两难。面对如此严峻的城市化问题,各国在城市化发展的中后期开始着手制度的完善以期实现城市化的有序发展和农民权益的落实。各国在立法中不断健全土地法律体系,明确土地的产权界限,为城市化发展用地提供合法性路径;政府不断创新举措,规范和合理利用土地,以确保耕地数量,避免土地闲置及地价飞涨;更为重要的是政府不断为农民和农村提供财政上的支持,以确保城市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同步进行,确保农民能够共享城市化发展的成果。而市场的开放性以及农民权利的自主性也是确保城市化发展中土地流转有序进行和农民权益得以实现的重要内容,这同样得到了各国立法的支持。也正是因为各国在城市化发展的中后期不断完善上述制度,才使得城市化的发展取得了现有的成果。

我国城市化发展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各国在城市化发展中所遭遇的问题虽有不同但亦有共性,这恰是城市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梳理和分析各国城市化发展的轨迹、问题和解决措施,是我国吸取教训、借鉴经验,更快、更好地推进城市化建设的有效路径之一。

[1]在《国际统计年鉴2003》中,其他国家的数值与此处相当,日本的城市化率则为77。4%。且日本总务省统计局调查部国势统计课“国势调查报告”也显示,日本的城市化率为77。4%。参见郑宇:《战后日本城市化过程与主要特征》,载《世界地理研究》,2008(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78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PeterLarialRevolutiohoftheMe,London,BookClubAssociates,1978,p。42。

[4]R。H。Taroblemihtury,LondonandNewYmans,Greenandpany,1912,p。64。

[5]吴老二、曹骥赟:《欧洲城市化对我国的启示》,载《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6]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90~91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R。A。HoustoionHistoryofBritainandIreland1500—175e,CambridgeUyPress,1995,p。47。

[8]P。J。Corfield,TheImpaglishTowns,1700—1800,Oxford,OxfordUyPress,1982,pp。8-11。

[9][法]米歇尔·博德:《资本主义史1500—1980》,吴艾美、杨慧玫、陈来胜译,111页,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

[10][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181页,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1。

[11][法]米歇尔·博德:《资本主义史1500—1980》,吴艾美、杨慧玫、陈来胜译,24页,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

[12]谢白羚:《圈地运动的史实及其历史意义》,见楼培敏:《中国城市化:农民、土地与城市发展》,322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13]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109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32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15]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91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6]DavidGirgg,EnglishAgriHistoricalPerspective,Oxford,B。Blackwell,1989,p。104。

[17]帕累托最优(ParetoOptimality),也称为帕累托效率(Paretoefficy),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

[18]赵煦:《英国“新城运动”述评》,载《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19]张志前、王申:《进城圆梦:探寻中国特色城镇化之路》,167~168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0]刘志扬:《美国:耕地保护与城市化“齐头并进”》,载《粮油市场报》,2010-12-16。

[21]张安录、杨钢桥:《美国城市化过程中农地城市流转与农地保护》,载《中国农村经济》,1998(11)。

[22]转引自徐建炜:《美国也为保护耕地头疼》,载《中国土地》,2009(11)。

[23]转引自窦希铭:《土地流转法律制度比较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11。

[24]JonathanHughes,AmeriicHistlenview,London,Sanandpany,1987,p。167。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