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黑猩猩实验说明了什么 > 起指引作用的卫星Ⅰ(第3页)

起指引作用的卫星Ⅰ(第3页)

●思维模式。

“自动驾驶仪”和“小妖精”—一般参考

“人”和“黑猩猩”都把“计算机”当成决策的记忆库。有事发生的时候,“人”和“黑猩猩”就会阐释发生的事情,然后去“计算机”里寻找之前已经储存的经历、信仰或者记忆。已经储存的这些信息影响人的决定和行为。

举个例子解释一下上一段内容。亚当给一个非常严苛的老板干活,老板每次找他都批评他,警告说他随时会被解雇。亚当的“人”被他老板的行为弄得很不安,“人”向“计算机”输入这样的信息:“你见到你老板的时候,批评在所难免,做好挨骂的心理准备。”这种信念是对的,而且事实就是如此。对事情的这种阐释是有用的,这种阐释输入“计算机”以后就会变成“自动驾驶仪”(以事实为依据的、有益的信念,你未来的行为就建立在这个信念的基础上)。

亚当去见老板的时候,他的“黑猩猩”肯定很烦,“黑猩猩”可能会向“计算机”输入这样的信息:“不管什么时候去见老板,都要做好准备接受烦心的事,接受不好的消息。”这只是个一般性推理,不是每个老板都是这样的;就算是同一个老板,他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所以“黑猩猩”向“计算机”输入的信息不是很准确,那就是“所有的老板都很严苛,让你烦恼”。

“黑猩猩”对事情的阐释毫无建设性可言,而且以后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这种阐释不符合事实,所以它就是个“小妖精”(“小妖精”是指毫无益处的信念,它会引发之后的不当行为)。

要是亚当还是跟着原先的老板干活,老板找他谈话的时候,“计算机”中的两种信息可能都是对的,因为他的老板很可能又会很不讲理。但是,现在我们来假设一下,亚当换了工作,有了新的老板。新老板跟之前的老板完全不一样,他非常理解员工,喜欢赞赏和支持员工。亚当得知新老板要见他,他的“黑猩猩”立刻嗅到了潜在的危险,马上去“计算机”中寻找参照物。“黑猩猩”找到“小妖精”,“小妖精”说:“所有的老板都很严苛,让你烦恼。”“黑猩猩”就会发出信号:“这下糟了,每个老板都很严苛,让人烦恼,你肯定会被解雇的。”“人”这个时候根本没有机会说话,因为“黑猩猩”和“小妖精”比它强大。所以,亚当胆战心惊地去了老板的办公室,他很担心,知道自己可能被解雇,所以他不大可能跟老板进行一次愉快的交谈。另一种结果是,亚当的“人”找到“自动驾驶仪”,然后安慰“黑猩猩”,对它说:“我要给这个老板一次机会,他可能跟之前的那个不太一样。”

这就是“小妖精”和“自动驾驶仪”出现的两种方式。“黑猩猩”或者“人”把它们输入“计算机”中,作为以后的参考。这个同时也表明“黑猩猩”和“小妖精”的联系是很密切的。另外,进行教育活动或者和别人交流各自的经验时,“小妖精”和“自动驾驶仪”也会出现。

“黑猩猩”和“人”以“计算机”中储存的信息为参照点来帮助它们做决定。如果“计算机”中有很多“自动驾驶仪”,它就会让“黑猩猩”减速或者阻止它运转,让它冷静下来。这样“人”就有机会使用“自动驾驶仪”,稳定整个系统,让人冷静下来。在大脑扫描仪上能看到这个系统的运转,因为当它们在运转的时候,血液就会流到大脑中的不同部位。对“人”和“黑猩猩”而言,“计算机”中的“小妖精”越多,不稳定性就越强。

“生命之石”—生活的真相、价值观和生命力

“生命之石”是你最终的参照点。“生命之石”镌刻的是你生活的真相,价值观和生命力。“黑猩猩”和“人”以“生命之石”来评价世事万物,所以我们需要细致探讨这三个方面。

生活的真相

生活的真相指的是你的世界观,你可以用例子和经验来“证明”你的世界观是正确的。世界观要么是你自己总结出来的,要么是间接获得的(例如父母的影响、教育、经验等)。

每个人对事实真相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大多数人对某些事实真相都是持统一认可态度的。这些事实可能跟某些“自动驾驶仪”甚至一些“小妖精”是一样的,但是你对这些事实深信不疑。你相信,这些事实都是真实的,这是你的信仰。

举个例子,假设你的人生信条是“生活本身就不是公平的”。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个“生活的真相”听起来很有道理,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事实”。如果我们认为这就是事实,而且信奉它,那么如果有不公平的事情发生,我们就不会感到很难过,或者根本就不会难过,因为我们知道人生就是这样,充满了不公平。这并不是说我们不想要公平,这说明,我们坦然接受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而且面对它。

如果有人相信“生活是公平的”,而且信奉这个“事实”,那么当不公平的事情发生的时候,他们很可能经常烦恼、难过。举个例子,如果某人信奉这个信条,他从商店买了一副牌,回家发现牌少了一张,他就会大喊大叫:“这太不公平了。”他会跑到商店去和店主理论,想要重新换一副牌。他想要换牌,可以理解。但是,售货员说,很抱歉,他们店卖出的东西一概不退换,顾客应该在离开商店之前检查牌是否少了。可想而知,这个顾客就会抗议。他抗议这事太不公平,结果是什么呢?除了自己生气,其实什么也没得到。有时候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如感叹一声:“生活中处处有不公平,既然发生了不公平的事,我就接受吧,因为我也不能改变什么。”选择权在你手上;要么选择一直抗议,说不定会赢呢;要么别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忽视它,免得惹上麻烦,受到羞辱,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

我信奉三个生活的真相:

1。生活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2。人生有很多变化。

3。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打包票的。

如果我能坚定地信奉这些“事实”或者说“原则”,那么我就很少会对生活沮丧失望;如果我不信奉这些“事实”,碰到我之前说的情况,我也不会不知所措,我会提醒自己什么是现实。当然了,遵循这些事实并不是说我对生活没有热情,这只是说明如果我必须要接受不公平的事情,我就会接受它,然后继续我的生活,不会因为不公平受到伤害。

这种想法—生活是公平的或者应该是公平的,是从哪来的?最大的可能是童年早期的时候你就接受了这种观念,那个时候你就被洗脑了!小的时候,大人会给你读或者带你看童话故事,王子会娶公主,邪恶的巫婆会死掉,每个人都会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除了那个巫婆,因为她活该)。换句话说,正义最后总是会战胜邪恶。但是,这只是童话故事,可是你却被灌输了这样的思想,认为这种事真的会发生。但是,事实不是这样的。也许我们应该为了孩子改一下故事结局,让巫婆杀死公主,然后嫁给王子。过了好几年恐怖的生活之后,他们离婚了,王子的余生都在痛苦中度过,而巫婆却每天都开心地偷笑。这样的结局才更真实一点。但是要谨慎,要是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思想已经在孩子脑中扎根了,你告诉他这个结局的话,他可能会反驳你,所以要小心。

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让正义战胜邪恶,去追求公平的事情,这是值得尝试的;但是笃信正义,认为公平应该要存在,而且一旦没有正义和公平就一定是哪儿出了问题,这种想法是不明智的。所以,我自己的信奉的第一个生活真相就是—“生活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价值观

在你的“计算机”中,有一些你认为对你很重要的未成文的价值理念。就像生活的真相一样,总结出你自己的价值观念很有益处,这些价值理念能给“人”和“黑猩猩”提供指引。这些价值观会时时刻刻提醒你要弄清楚自己的心在想什么,在痛苦的时候,它还可以让“人”和“黑猩猩”镇定下来。价值观是你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反映出你想要遵循的一些伦理道德准则。打个比方,你的价值观是“人不应该说谎”,这不属于生活的事实,因为你无法证明它,但是它是一种价值评判。大家的一些普遍的价值观念可能有如下这些:

●做人要忠实可靠。

●家庭比事业重要。

●无私是一种美德。

“真相”和“价值观”的区别是,“真相”是有事实依据的,而“价值观”是个人的看法和评判。

生命力

想要在“生命之石”上找到生命力,你就要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你已经一百岁了,躺在病**,再过一分钟就断气了。你的重重孙子问你:“在您去世之前能告诉我该怎么对待生活吗?”

现在暂停一下,下一分钟就立刻诚实地回答这个问题。你只有一分钟,现在开始,时间到了你就已经想到自己该怎么回答他们,继续读下去。

回答这个问题就能说明你最看重的是什么,你的宇宙中,太阳代表的是什么。这是关于你对生活的看法,这是你的“生命力”。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