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报告 > 第二节 职业生涯决策(第3页)

第二节 职业生涯决策(第3页)

(3)学习经验

这里所说的“学习”是广义的学习,即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的经验和认识。例如,一个孩子在与小伙伴玩耍的过程中,发现如果自己愿意与伙伴们分享玩具,别人就会更乐意跟自己玩。那么,这个孩子可能由此学到了“分享”“合作”。而若父母总是为自己的孩子包办代替一切,不允许他有自己独立的想法或喜好,那这个孩子就学到了“不负责任”。这样的孩子长大到该独立进行职业决策的时候,就很难承担决策的责任,也没有自己的主见。再如,某小学生恰好遇上了一位特别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数学教师,他就有可能将数学老师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由此可见,每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都积累了无数的学习经验,个体的学习经验是独特的,而这对于个体的职业生涯选择又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个人是自信还是自卑、敢于冒险还是畏惧变化;会怎么看待他人;他对于教师、医生、警察等各种职业有些什么样的印象;他更看重工作带来的成就感还是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这一切,无不与个人的学习经验有关。

(4)任务取向的技能

受到上述种种因素的作用,个人在面临一项任务时,会表现出特定的工作习惯、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状态、情绪反应和认知的历程,这称为“任务取向的技能”。比如,面对找工作这件事情,同一个班里所有的同学都没有经验,都感到犯怵。但其中有的人可能会积极地面对困难,会想到利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和资源(例如,选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听讲座、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考察实践活动等),向自己的亲友、老师和高年级的师兄、师姐请教,之后会开始探索和思考自己的兴趣、能力,并着手联系实习的机会。这样,当他们到了大四的时候,已经对自己和劳动力市场都有了相当的认识,也积累了不少的信息和资源,可以说是胸有成竹了。而另外一些人则一味地拖延,不去面对困难,直到大三或大四时才开始着急,或寄希望于自己的某个亲戚能够帮忙找一份工作,或埋怨学校不帮助毕业生联系就业单位,最后草草找到一个职位了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心态、习惯和能力,其实反映了他们不同的任务取向的技能。

练习:影响你职业决策的因素

想一想到目前为止有哪些因素影响了你的生涯发展。然后按上述四个方面将它们进行分类。分析一下它们各自的影响程度有多大,它们是有力地促进了你的发展还是对你的决策造成了阻碍。

·影响我生涯决策的遗传与特殊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境和重要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经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取向的技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克朗伯兹所说的这四类影响决策的因素中,前两类因素(遗传和环境)通常都在个人的控制之外;而后两类因素(学习经验和任务取向的技能)则是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可以不断积累和更新的。克朗伯兹认为:上述四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形成了个人对自我和世界的推论或信念(self-eieion)。这些推论不一定完全正确,要视个人的学习经验是否丰富而定。但是,人们往往会以偏概全,在一两次深刻经历的基础上得出一些刻板的印象和先入为主的偏见,这就是所谓“非理性观念”。例如,由于某次住院时遭到医生的粗暴对待,就认为“现在的医生都唯利是图”,从而在职业选择上排除了医生;又如,因为家庭经济上的困难,就牢牢记住了“没钱就会让人瞧不起”,从而在职业选择上将收入作为考虑的首要标准。表3-1是一些常见的与生涯相关的非理性观念。

表3-1常见的与生涯相关的非理性观念

这些“非理性观念”的不合理之处,在于其绝对化。“应该”“必须”这样的表述方式都体现了思想观念上的束缚,将个人的选择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缺乏弹性,最终阻碍了个人长久健康地发展。在真实情境中,人们往往不会作如此绝对化的表述,或者即使持有这种观念,可能在理性上也同意它们是不合理的,只是在潜意识中却仍然相信这些想法并且据此作出判断和行动。例如,有的人会希望所有人都喜欢自己,所以如果别人做什么事情或举办什么活动没有叫上自己,他就会觉得很郁闷。在他的内心深处,可能存在“只有当所有人都喜欢我,我才是有价值的”这样的观念。

对于非理性观念,如果你能对其作适当的调整,改为“我希望如此(而非‘应该’或‘必须’如此),但如果不能够实现,我也能接受”,则你的认识可以更加切合实际,更有利于你的健康发展。

表3-2是对一些常见的非理性生涯观念的辨析。

表3-2非理性生涯观念辨析

平时你是否也有类似上面列举的想法呢?请回想一下,你通常对自己、他人、世界和生涯发展有些什么样的看法?这些观点是建立在什么样的事实基础上的?它们是否绝对化、以偏概全?你是否愿意保持开放的态度,能够接受与你观点不同的事实?

3。职业决策中的阻碍

职业决策中的阻碍就是任何使人难以实现某一职业目标的障碍或挑战。它分为外部阻碍和内部阻碍两种。内部阻碍就是那些存在于我们自身的障碍,通常我们对之有较大的控制力,如焦虑、拖拉等。外部阻碍则来自于外界,是我们难以控制的,如就业中存在的重男轻女现象。但我们往往把外部阻碍想象得过多、过大,这也是我们上面讲到的非理性观念的一部分,实际上属于内部阻碍。在生涯决策中,我们需要明辨内部阻碍和外部阻碍,才能采用相应的对策。正如中世纪一位哲人所祈祷的那样:“请赐给我宁静的心,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一切;赐我勇气,去改变我所能改变的一切;并赐我智慧,去认清这二者之间的分别。”

个人出现决策困难的情形,通常又分为两种:

(1)生涯不确定(de)

这是正常的发展性的问题。大学生还处在生涯探索阶段,在以前的学校教育中又缺乏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内容,造成大学生普遍不了解自己的兴趣或能力、价值观不清晰、缺乏关于工作世界的信息等状况,因此难以进行生涯决策。这种情况通常只要得到关于自我认识、工作世界介绍等相关的信息即可解决,而这可以通过选修生涯规划课程、阅读相关书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实现。

(2)生涯犹豫(deess)

这是由个人特质引起的,如个人兴趣与能力有差异、个人偏好与社会期待有冲突、价值观受到环境条件限制、非理性生涯观念桎梏等。比如说,有的人由于自信心低落,极大地阻碍了对于职业的憧憬与选择;有的人虽然作出了初步选择,却感到非常的焦虑;还有的人,虽然经过多方的探索,在职业兴趣方面却仍然相当混乱,等等。这一类的学生需要较长时间个别的生涯辅导,甚至是心理咨询和治疗,才能帮助他们提升自我价值感,增进对自我的肯定与信任,并在此基础上改善他们的决策能力。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