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报告 > 第二节 职业生涯决策(第2页)

第二节 职业生涯决策(第2页)

美国职业生涯专家斯科特(Scott)和布鲁斯(Bruce)认为,决策风格是在后天学习经验中逐渐形成的。重大的决策往往会使人在心理上产生紧张感。当一个人感觉到压力、焦虑,试图做出重大的决策时,就逐渐形成了某种决策模式或风格。许多专家都对个体的职业决策风格进行了研究和归纳,下面以丁克里奇(Dinklage)在1966年提出的分类为例进行介绍。

1。犹豫型

这类型的人会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来收集信息,确认有哪些选择,向专家询问,反复比较,却迟迟难以作出决定。他们常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拿不定主意”。出现这种情况时,收集再多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也无济于事。需要弄清的是他们被一些什么样的情绪和非理性信念困住了,如害怕自己作出错误的决定、追求完美,等等。

2。冲动型

与犹豫型相反,这类型的人遇到第一个选择就紧紧抓住不放,不再考虑其他的选择或进一步收集信息。他们的决定通常做于思考之前。比如,先找到一份工作做了再说。冲动型决策方式可能是出于对困难的回避,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去探索。这种方式的危险在于风险太大,等看到有更好的选择时自然追悔莫及。

3。直觉型

这类型的人将自己的直觉感受作为决定的基础。他们通常说不出什么理由,只是“觉得这样更好”。人们在择友时往往采用这样的决策方式。直觉在人们对环境情况无法获得充分信息的时候更加有效,但也有可能不符合事实,因个人的主观印象而使判断出现较大的偏差。

4。拖延型

这类型的人习惯将对问题的思考和行动都往后推迟,常常挂在嘴边的是“过两天再说”。大学生中常见的“我还没有准备好工作,所以打算先考研”,就是这种类型的体现。拖延型的人心中暗暗抱有这样的希望:也许事情过几天就自动解决了。然而,问题往往并不会自动解决,有时候甚至会越拖越严重。现在不知道如何找工作,读完研究生也未必就能知道。

5。宿命型

这类型的人自己不能承担责任,而是将命运寄托于外部形势的变化。他们会说“该怎样就怎样吧”,或“我没那个命”之类的话。当一个人将自己生活的主导权交给外界环境的时候,可以预见,这个人是很容易觉得无力和无助的。这样的人容易成为环境的“受害者”,怨天尤人,却没想到自己的处境正是由于放弃了个人对生命的“主权”而造成的。

6。顺从型

这类型的人倾向于顺从别人的计划而不是独立地作出决定。他们常说的话是“大家都觉得好,我就觉得好”。如很多大学生一窝蜂似地争取出国、进外企、考研、参加各种培训班,只因为“大家都这么做”。从众的人固然在追随群体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虚假的安全感,但却忽略了自身的独特性,这造成了他们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不适合自己。他们在不必费心思考的同时,也丧失了对生命可能有的满足感。

7。瘫痪型

这种类型的人可能在理性上接受了应当自己作决定的观念,却无法开始决策过程。他们知道自己应该开始行动了,却在内心深处笼罩着“一想到这事就心烦意乱”的阴影。这其实是因为他们无法为决策及决策带来的后果承担责任。

以上几种决策风格,在绝大部分人身上可能同时存在。想一想,你最近的一次决策属于其中的哪一种?你最常用的决策方式包括哪些?

四、职业生涯决策中的挑战

决策何以难为?这是因为决策总是具有风险性,要求我们为其后果承担责任;同时,影响决策的因素相当复杂,而且其中有相当多的阻碍。

1。决策的风险与责任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作决定。那么,决定可以分为哪几类呢?

·确定无疑的决定。所有的选择及其结果都是清楚明白的决定。比如,一幢教学楼有左右两个楼梯,而上课的教室位于大楼的右侧,从右边的楼梯上楼到教室要近一点,那么去该教室上课的同学可能就会选择走右边的楼梯。

·有一定风险的决定。这时有多种选择、每种选择的后果虽然不完全确定,但个人在一定程度上知道可能会有什么样的选择和结果。比如,一个大学生决定中午在食堂吃什么,因为他天天都在这个食堂吃饭,大体上他知道食堂提供的各种饭菜的滋味如何,是否适合自己的喜好。但有一些饭菜,他从来没有品尝过,另外食堂师傅的炒菜水平也可能有波动,因此对于各种选择的结果并不能完全确定。

·不确定的决定。对于有哪些选择,各种选择相应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几乎完全不清楚。比如,你想投资炒股,但是你对股票完全不懂,对于股市行情不能判定。

生活中的决定大多不会是第一种,而多属于第二种,也就是说,有可能获得一定的信息,作出某种预测。当我们面临第三种决定时,最好先尽可能地去收集一些信息,以便把它变成第二种决定。比如,我们通常会看看饭馆里的人多不多,以此作为对其饭菜质量的一种评判。而职业规划的目的,也正是尽可能地收集信息,并以一种理性的方式作出决策,将第三种决定转换成第二种决定,减少风险。

从决定的分类中,我们可以看到:作决定时,通常都不可能拥有全部的信息。也就是说,大多数决定都有预测的成分,都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如果我们对一件事作决定,就意味着我们要为该决定的结果承担责任。可是,我们无法确保决策的结果总是有利的——我们总有犯错误的可能,所以,这种责任也必然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焦虑和不安。

决策的风险使得很多人采取了听天由命、随大流或让父母等他人做主的方式,来逃避对决策结果所要承担的责任。但这样的人在逃避决策和责任的同时,也逃离了自由。因为世上万事,几乎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风险。曾有人写道:“笑,有被人视为傻瓜的风险。哭,也有被人视为伤感的风险。”不冒风险的人可以逃避挫折和悔恨,但同时他也丧失了学习、感受、变化成长、生活和爱的机会。其实,生活中最危险的事就是不去冒险。被“稳定”和“安全”锁住,这个人就变成了奴隶。只有敢于冒险的人,才是自由的。无怪乎有人说:“不得不在各种不同的行动方案之间选择,是为自由而付出的代价。”

2。决策的复杂性

决策难为的另一个原因是它的复杂性——有诸多因素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决策。著名的职业辅导理论家约翰·克朗伯兹(JohnKrumblotz)将影响个人职业决策的因素划分为四类:

(1)遗传和特殊能力

即个人得自于遗传的一些特质,如种族、性别、外表特征、智力、个人天赋等。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个人的职业表现或影响到个人的生涯。例如,在现阶段的大学生就业中,性别因素仍然不可否认地影响到求职者是否有机会参与面试和被录用。而身高、体型、健康状况等先天条件在如模特、文艺工作者、军人等职业的招募当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

(2)环境和重要事件

包括人类活动(如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活动,家庭、教育活动)的影响和自然力量(自然资源的分布或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以及干旱)的影响。很显然,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如是在偏远农村还是沿海城市,是否贫困家庭)、家庭对于个人的期望(如是否重视教育)、所在地区的教育水平等,都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到个人的求学背景和发展机会。而像“改革开放”这样重大的社会政治经济变革,也极大地改变了社会中千万人的人生轨迹。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