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因素的影响
专业是社会分工、学科知识和教育结构三位一体的组织形态。其中,社会分工是专业存在的基础;学科知识是专业的内核;教育结构是专业的表现形式,三者缺一不可。
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要求,同样,不同的专业对应的相关职业也是不一样的。一个专业可以对应一个职业群,甚至是几个相关的职业群。因此大学生应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哪些职业与自己的专业相关,这些职业中有没有自己想从事的职业等。从所学专业出发,分析本专业对应职业群的相关信息,目的是了解并把握本专业与未来职业的关系。分析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与本专业对应职业群有关的职业资格
例如,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不但应了解与会计有关的职业资格,还应了解统计、金融、保险、证券、仓储等职业资格,甚至推销、秘书的职业资格。
2。科技进步对本专业对应职业群的影响及演变趋势
现行的职业资格标准是职业岗位的现实需要,职业会随科技进步而演变,职业资格标准也会不断调整。因此,大学生不但要努力学习,为今后做好铺垫,还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的观念。
3。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机会与前景
如物流专业,WTO使中国的大门逐步打开,跨国快递巨头们在中国的人才需求也随之剧增。联邦快递统计,在未来的几年里,每年的员工队伍将以20%的速度增长。而在其他行业的物流人才需求上,最缺乏的是中高级物流策划管理与营销专业人才,最好是既懂营销管理又懂策划,还懂如何运用现代技术去改善、提升原有操作模式的人才。
(二)家庭因素的影响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家庭与个人工作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两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现在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大多都忽视了与生涯规划有关的婚姻、家庭信息,对职业的元认知中,没有包括配偶、伴侣及家庭关系。家庭对每个人职业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正确地对待。在分析家庭因素时,需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情感的支持
心理收益是一个家庭对个人职业最显著的积极影响。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职业给个人造成的压力也日趋严重。家庭在保持个人与职业的和谐上,无疑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2。个人技能的发展
在这一方面,家庭的影响也是存在的,特别是个人人际交往技能的提升。家庭的组建扩展了个人的交际圈,人际交往的能力也会随之提升。
3。时间与精力分配的矛盾
这是长期困扰人们、特别是已婚人士的问题。如果在工作上投入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而忽略了家庭,就会出现许多问题,造成家庭与工作的矛盾。
4。繁杂的家庭事务和关系的处理
这会让人的情绪恶化,变得浮躁,容易生气,这些负面情绪一旦产生并带到工作中去,势必会影响日常工作的开展。
虽然家庭对职业发展的影响有利也有弊,但总的说来还是利大于弊的。家庭对个人职业发展、个人价值的实现都有很强的助推作用。
六、探索职业环境的方法
探索职业环境的关键在于收集、分析职业信息和职业体验。一般来说,收集和分析职业信息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媒介信息查询、父母角色示范、与家人或朋友讨论、生涯人物访谈、社会实践(包括实地参观、专业实习、就业见习、业余兼职)等。下面重点介绍媒介信息查询、生涯人物访谈、社会实践三种方法。
(一)媒介信息查询
大学生探索职业环境的渠道主要有电视、网络、书籍、期刊及音像资料等,其中网络资讯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职业信息的主要途径,相关网站有中国劳动力市场网、中国国家人才网、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智联招聘网、前程无忧网、中华英才网、搜狐网招聘频道、新浪网求职频道、中青在线人才频道、各行业网站及高校职业指导网站等。
媒介信息查阅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成本低的优点,通过查询可以初步形成自己预期的职业信息库,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情况从中选择5~10个职业进行调查,以此使自己对做好职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生理条件及个性特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该职业的生存环境、发展前途及个人循此发展可能取得的职业成就等形成初步印象。
不过,互联网上的信息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网上的职业信息多是通过岗位招聘广告的形式呈现,而这种呈现往往会淡化职业的许多信息。这样会使大学生对职业环境的了解依然停留在片面化的状态。
(二)生涯人物访谈
所谓生涯人物访谈是指学生对从事目标职业中的人物进行采访以获取职业环境信息的一种方法。接受访谈者就是我们所指的“生涯人物”,最好是从事这个职业已经超过三年的人。由于访谈对象的不同,结果可能差异很大,有的人对职业比较积极,赞誉较多;有的人对职业比较消极,可能评价较低。为防止访谈中的片面性,应至少访谈两人以上,既与成绩斐然者谈,也可与默默无闻者谈,这样得到的结果更趋近客观事实。通过生涯人物访谈,不但可以检验和印证以前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信息,而且可以了解到生涯人物的内心感受,了解到此工作领域的入职标准、核心素质要求、晋升路径等一些深层信息。
那么如何寻找生涯人物呢?即使有这样的人,他们愿意接受采访吗?一方面,你可以通过老师、家人、校友等推荐找到这些被采访者,或者按照自己的志愿去确定和主动联系他们;另一方面,大多数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人都非常愿意帮助学生认识各种工作的特点,所以尽量大胆开口,毕竟这关系到你未来的发展。只是要注意,在访谈前一定要准备好自我介绍和访谈问题,拟定访谈提纲。访谈后,还可以请其推荐其他相关的生涯人物,以此拓展自己的人脉资源。访谈结束当天要发一份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表示谢意。
(三)社会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职业的间接了解可以帮助学生获得表象甚至立体感知,但由于缺乏实战体验,仍会“学生气”较重。对此,大学生还应通过直接渠道接触社会职业,最好是围绕将来可能要从事的职业展开,以取得及时、真实的职业信息,这是了解职业信息的最有效途径。社会实践的方式包括课余兼职、实地观察、专业实习、就业见习等。
1。课余兼职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利用课余时间或寒暑假在校内、校外兼职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有的是为了勤工俭学,有的是为了体察社会。大学生课余兼职应与所学专业相结合,以了解自己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同时这样的兼职经历还可以作为工作经历、经验在毕业生求职择业时提及。目前,很多高校都设立了勤工助学中心,免费为学生提供校内外各种兼职岗位,并给予培训,但只是以家庭困难学生为主。社会上也有专门为大学生提供兼职岗位的中介公司,不少大学生通过这种渠道谋到了兼职工作,但这样的公司良莠不齐,常有损害学生权益的事情发生。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也经常发布企事业单位的实习岗位或组织职业体验训练营,可靠性高,但尚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