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学生心理问题典型案例 > 关爱激发生命渴望(第2页)

关爱激发生命渴望(第2页)

(二)第二阶段:住院治疗

小李服药轻生的行为已经影响到了他的生命安全,立即引起了全员重视,进入危机应激模式。学院与学生工作处、心理咨询中心等相关部门一起开会讨论,制订帮扶方案。首先,帮助小李全面解决经济上的困扰,除了帮他申请报销全部医疗费用外,还保障他一日三餐的费用,为他申请学校困难补助,学院也给予了经济援助。其次,请小李的家人来学校,告知小李情况,并请家长配合治疗,学校为小李的家人报销来回的路费。再次,与精神科医生取得联系,保证医生对小李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辅助治疗,我和小李的同学每周都去医院看望他,带去温暖的关爱。最后,在学生处的协调下,多部门联动,为小李办理了长期休假手续,并请心理咨询中心给予技术上的指导。

这些措施直接缓解了小李的压力,小李不再担心自己的生存问题了,同时也解决了小李担心不能上学的后顾之忧,极大缓解了小李的压力。对小李来说,周围同学的支持和陪伴提供了有效的社会支持。

(三)第三阶段:康复出院

三个月后,经过药物和心理治疗,小李出院了,已经办理休学手续的他本该回家继续休息,但是因其与父母关系紧张,所以坚决拒绝回家,希望继续留在学校。为了更快让他恢复,学校同意他留校治疗。这对他来讲是好事,但对学院来讲却是巨大的压力,为了更好帮助他恢复,学院又做了以下部署:一是在学院继续安排勤工俭学岗位,向资助中心打报告申请支持,并多方筹资帮助小李解决经济上的后顾之忧;二是让我带领学生干部密切关注、关心小李,并随时取得心理咨询中心的帮助与支持;三是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让小李得到更多的关心和锻炼,帮助其恢复对学业的信心;四是找到小李自我价值感的支撑点,更大程度地提升他的能力,增强他的自信心。

经过三个月的规范治疗,小李的抑郁症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暂时处于安全状态,但由于心理咨询还未取得明显进展,所以复发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按照以上部署,我带领学生干部开始了行动。我除了每周与小李谈话,还让小李同宿舍的学生干部每天汇报小李的行踪,让班长和团支部书记轮流陪小李锻炼身体,每天在操场上慢跑;让舍友每天陪小李上自习、吃饭,并与心理咨询中心联合开展了心理成长系列活动。为了打消小李的疑虑,学院还发动了冬季体育锻炼活动。任课教师在课堂上也尽可能多地给小李表达的机会,让小李受到更多的关注。我发现他对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的认可非常在意,所以支持他继续进行社会实践,并亲自担任他的指导教师,此后连续三年小李每年都回家乡支教。

小李已经被列为重点保护对象,在学习和生活上应该不存在太大的困难。在这样的关心和呵护下,小李的心理创伤很难被再次触发,所以小李是幸运的也是安全的,但同时并不清楚小李的创伤是否痊愈。

四、结果与思考

经过多方努力,在大家的关心和帮助下,小李开始慢慢地融入大家的生活。大三时,他赢得了大家的广泛认可,通过团员推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的每一个暑假他都要回家乡支教,而且原来想做商人的他认定了教师是自己的理想职业。毕业时,他放弃了在省会城市重点中学就业的机会,回到家乡从事基层教育工作,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享受更加公平的教育献出自己的力量。他说:“我去基层任教就是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力量,把个人的梦想融入整个中国的教育梦,去一点一点地改变那些落后的山村和那里的教育。”

我对这次危机处理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反思,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与学校各部门及时沟通,保证事件得到最快处理。这些都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他们是我的后盾。学生处及时召开相关协调会,确定了统一的方案,迅速为学生家长报销相关费用,随时与校医院、财经处等部门进行协调,为事件处理开绿灯,还在处理过程中得到许多中肯的建议。心理咨询中心的教师做了大量工作,包括为教师减压、为班级开展团体活动、及时为小李安排住院床位等,减轻了学院的压力。学院领导、任课教师也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在我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学院领导随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细致入微,包括住院时的看护、到专科医院挂号时的步骤等都给予了建议。这些支持让我在处理问题过程中减少了许多麻烦,感受到了组织的支持和温暖。小李服药轻生事件发生后,我迅速通知上级主管部门及学生家长。了解事件经过后,学生处和学院采取一系列措施做出快速的应对。小李的班主任也在抢救现场及时抚慰学生及相关人员。校内各部门支持到位,在处理事件过程中给予了积极的配合和支持。学生在住院期间,学院采取保护措施,尽最大力量保护学生安全,安排专人对学生进行全程监护。学院在保护个人隐私的情况下,调动学生的各种社会支持系统,如班主任、导师、宿舍同学、甚至老乡来全力相助,形成合力。

第二,朋辈互助真诚感人。在得知小李患有重度抑郁后,我就与宿舍同学打过招呼,并做了相应安排和嘱咐,要求他们轮流照顾和看护,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能及时、主动与教师取得联系。宿舍中互助互爱的良好氛围,成为小李的一个心理支持系统,增强了他的归属感。小李一直是学院重点关注的对象,在他没患上抑郁症时,因为家庭贫困,是学院最关心的学生之一。医院确诊后,学院更是加强了对他的关注,并动员学生干部和舍友轮流对其进行看护和照顾,专门派人陪他进行锻炼、吃饭等。随后,小李在医院抢救治疗期间,同班同学轮流陪床看护。每位舍友都想办法去帮助小李,都尽到了责任,每个人都非常有责任心和爱心,乐于助人。

第三,形成氛围绝不放弃。处理心理危机问题时,班主任非常注重班级氛围,带领同学们以真诚的态度去温暖、感化学生,从未表现出指责和不满态度,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他、包容他。在班主任的带动下,许多同学主动去看望、看护小李。有的同学还做了爱心盒子,让小李在医院里治疗时每天都写下自己的进步与成就,这对他的康复起到了一定作用。小李出院回到学校后,同学们和平时一样与他交流,他逐渐对同学们产生了极大的信任感。在班主任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李再次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并高票获得推优资格,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在小李患病的日子里,教师和同学们从未放弃他,甚至在他去单位实习时,班主任也嘱咐已在当地就业的学生去关心他,直到他离开大学校园,走上就业岗位。

毕业前夕,小李去医院复查,医生说小李是该院三年来恢复得最好的一名患者,可以不用再服药。作为他的辅导员,我感到他的康复比他所有的成就更重要,这对于我来讲是最好的消息。

回顾处理小李心理危机的经历,首先要感谢可亲可爱的同学们和相关教师,是他们给予小李无私的帮助,还要感谢心理咨询中心的教师们,他们以专业的知识、敬业的态度,让我掌握了正确的帮扶技巧。

五、点评

辅导员在解决小李心理问题的过程中,对小李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并及时与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取得了联系。此外,辅导员还监督和提醒小李按时服药并同时接受心理咨询,调动学校的资源对小李进行了有效的协助和支持。纵观本案例的处理过程,辅导员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学习和借鉴。

第一,辅导员调度各种资源、全力协助学生的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在这个案例中,辅导员完成了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那就是动员院系的人力、物力资源,对患有重度抑郁的小李进行了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为小李创造了一个充满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的支持系统,协助小李渡过了危机。

第二,辅导员尊重和相信专业力量的态度。辅导员充分意识到了重度抑郁的严重性和危险性,因此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依靠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力量和资源,一直没有离开专业人员的指导。这就保证了干预是在专业或安全的方向上发展。

第三,辅导员用自己的经验和资源来关心和支持小李的做法。辅导员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和资源经常与小李交流。在小李出院之后,辅导员仍然定期与小李沟通和交流,这充分显示了辅导员的耐心和对小李的关心。

(案例撰写:王秀丽点评:王东升)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