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学生心理问题典型案例 > 走出抑郁走向阳光(第2页)

走出抑郁走向阳光(第2页)

(二)制订干预方案

小景的情况不可掉以轻心。根据医生的诊断结果,我针对她的情况制订了干预方案,具体包括以下五个内容。

第一,宿舍同学形成合力,为小景营造一个舒适、宽容、温暖、支持的环境。在她生病这段时间,尽量包容她,给予她无条件的关注。由舍友监督和提醒她每天按时吃药。据小景的舍友反映,小景对吃药还是很配合的,刚开始她对药物有些不适应,身体反应很强烈,后来慢慢平复下来,情绪也平静了很多。舍友会主动邀请小景参加一些活动,针对小景做事认真的特点,请她帮忙做一些事情,帮助她分散注意力,不会过多地沉溺在令她难过的事情中。

抑郁症的药物治疗非常必要,而患病学生经常会出现不按时服药的情况,需要有人监督服药,这样才有助于病情好转。

调动抑郁症患者进行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增加锻炼有助于改善病情。

以关怀和鼓励的方式进行全方位的安全监控,对有自杀倾向的学生非常必要。

第二,我和另一位专职辅导员专门跟踪小景的情况,并定期向学生工作办公室的负责人汇报。具体做法是:前期,每天给小景打电话,了解她的感觉,做了什么事情,有没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分享等,并及时向相关负责人汇报,同时与小景的舍友保持联系,了解是否有异常状况;后期,待小景的情绪相对稳定后用短信沟通,有时候是询问情况,有时候是发励志短信或者生活感悟,小景有时候会给我积极的反馈,有时候会简单地回应,我能感觉到她在慢慢敞开心扉。

服用药物配合心理咨询有助于治标加治本,可以从更深的层次提高患病学生解决困难的能力。

第三,继续安排她到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咨询。我们鼓励小景继续到心理咨询中心和咨询师交流,以得到更加专业的心理辅导和情绪疏导。她的问题不是一两天就能解决的,专业咨询师的指导和帮助对小景情况的好转起着很大的作用。

帮助患病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可以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从而可以集中精力去处理负面情绪。

第四,征得导师和班主任的同意,在学业方面对小景给予支持和帮助。小景对研究生生活的严重不适应是导致抑郁症的原因之一。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目标、方法和环境都和本科阶段有很大的不同,不善交际的小景也不知道如何和导师交流,这些都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导师的宽容与支持也给了她莫大的安慰和鼓励,她也下定决心尽快赶上落下的课程,完成每门功课的作业和考试。

第五,适逢学部行政办公室需要学生助理,学工办推荐小景担任教务办公室的助理,小景认真、细心的个性很适合教务工作。一方面,可以让她有更多事情做而不再情绪低落;另一方面,由于教务办公室和学生办公室很近,我可以经常与她联系和沟通,给予积极关注。

发挥学生的特长,提升自我价值感,创造人际互动的环境和条件,更容易使学生获得人际互动系统的帮助。

(三)复诊

经过近一个月的药物治疗,并配合心理干预,小景的情况有所好转。我陪她去精神专科医院复诊,医生的诊断结果也表明她的情况有所好转。我们在医生的指导下又拿了一些药回来。

在这次复诊的过程中,我发现小景愿意开口和我聊天了,我也尽可能找一些她感兴趣的话题,希望她多进行自我表露。她的转变对我来说是很大的安慰,证明她不再那么封闭自己了,她想要倾诉,希望表达,渴望得到认可。她开始融入校园生活中,笑容又慢慢回到了她的脸上。

(四)后续发展

在小景情况持续稳定之后,我也放下心来。再之后,她一直都在教务办公室做助理,我也会在碰面的时候聊起她的近况。小景在研究生后一阶段的生活也不是一直顺利的。后来,她和曾经关系很亲密的舍友发生了冲突,她找到我希望可以帮忙调解。我在充分了解了实际情况后也帮忙调和她们的关系,同时分析她情绪如此烦躁的原因。这次的危机属于正常范围内同学之间的冲突。经过排解,小景也很快意识到问题在哪里,明白自己应该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如论文开题、实习、开拓自己的视野等,而不应总是纠结在不开心的事情上。小景很快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状态,风波也很快平息。后来小景谈恋爱了,又积极参与实习,毕业时也找到了不错的工作,成为一名教师。她说自己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名传播正能量的教师。

有抑郁病史的学生在遇到冲突事件时可能更敏感,需及时关注,及时处理。

四、结果与思考

小景从研一上学期的中度抑郁到后来症状大幅减轻,再到慢慢融入校园生活的过程,她本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们也可以看到小景有一颗上进的心。在这个过程中,她的舍友、同学、教师、专业医生和咨询师也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对本案例,我有一些反思和思考。

第一,舍友的支持和帮助对小景抑郁状况的早期发现和稳定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小景抑郁、低落的那段时间,舍友无条件的支持、陪伴和鼓励都对小景勇敢面对困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舍友了解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在整个支持过程中都起到了积极、正向的作用。舍友的耐心引导让小景放下戒备,到心理咨询中心寻求专业的帮助,这对小景病情的缓解非常有益。

第二,院系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咨询教师在小景战胜抑郁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辅导员的耐心陪伴、积极引导让小景感觉到支持和信心;班主任等教师在专业方面的帮助减轻了她在学业方面的巨大压力;心理咨询中心的教师从专业的角度开展咨询,帮助小景正确认识和接纳自己,意识到有些包袱本不应该由她来背负,而应正视自己的资源和优势,并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和解决问题。

第三,小景顺利毕业了,但是我们对于研究生心理危机问题的思考和处理还在持续进行。在这个事件中,为什么小景和她的舍友最先不是求助于辅导员和班主任,这也让我陷入了思考。院系研究生数量多,心理问题种类繁多,工作不够细致、深入等多方面原因都导致了学生在有了心理问题的时候不会第一时间想到院系老师,幸好她们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并及时求助了专业教师,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同时也提示我们,对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相关知识的普及对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是多么重要。每一起心理危机事件都涉及很多教师、学生,会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和心理资源,但同时也是一次成长的契机。我们需要尽自己所能,关爱和支持学生,并给予恰当和专业的帮助,愿同学们都可以渡过自己的心理危机,获得真正的成长。

五、点评

在本次心理危机的处理过程中,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教师、院系辅导员、导师、同学、舍友共同配合,快速、有效地化解了危机。每一位参与者的工作都对学生有支持和帮助的作用。遇到中重度抑郁者有明显自杀观念的危机案例,辅导员很容易慌乱,害怕学生出事,害怕自己承担风险。当带着害怕出事、想要逃避责任的心态做处理时,学生的状态可能会更糟糕。案例中的辅导员总是很温和地从关心学生的角度出发,真正想要帮助学生走出困难,这份爱心也会给学生力量。事实上,真正可以被发现和被关注的学生的求生意识还是很强的,只要配合服药,有专业的咨询师介入,一般可以解决问题。辅导员要有学生一定会好起来的信念,这样才能把希望带给学生。如果能更多地挖掘到学生身上的资源和闪光点,就会注入更多的希望,同时还需要学习抑郁症的相关专业知识,做到从战略上藐视抑郁症,从战术上重视抑郁学生的监控和保护。

(案例撰写:刘姗姗点评:申子姣)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