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儿童文学教程方卫平电子书 > 第一节 儿歌(第9页)

第一节 儿歌(第9页)

小鸟“扑哧扑哧”飞走了。

这首儿歌的语言,多采用叠音:“操操”、“飘飘”、“弯弯”、“翘翘”等,贴切自然,想像巧妙,富于情趣。

(三)童趣盎然的游戏性儿歌

这里所说的“游戏”,是美学上的概念,是广义上的游戏,指让幼儿得到如做游戏般单纯、无目的的快乐享受。游戏性儿歌,即趣味性儿歌,其有别于幼儿游戏时所唱的游戏儿歌。“游戏性儿歌”包括“游戏儿歌”。

民间儿歌中有大量风趣的游戏性儿歌;而创作儿歌中这类性质的儿歌在新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创作儿歌常常是以童趣为中心,注重奇妙的想像,如蒋应武的《鼠妈妈的摇篮》:

弟弟睡好觉,

鞋子不见了,

去问小猫,

小猫把头摇摇;

去问老猫,

老猫胡子翘翘;

去问老鼠妈妈,

老鼠妈妈说:

“轻些,轻些,

我的宝宝,

都在‘摇篮’里睡觉!”

弟弟的鞋不见了,哪里去了?去问小猫。恐怕也只有幼儿会想到向小动物打听鞋子的去处。这样的富有趣味的想像可谓童趣盎然。

还有用富有情趣的形式表现亲子之间亲情的,如鲁兵的《背小猪》:

背小猪,

背小猪,

我的小猪胖嘟嘟。

谁要买,

快快来。

妈妈说她不要买。

谁要买,

快快来。

外公说他没钱买。

只有外婆眯眯笑:

“人家不买我要买。”

她把小猪抱过来,

拍拍小屁股,

摸摸小脑袋,

她叫小猪好乖乖。

娃娃要玩背小猪,妈妈不要,外公不要,怎么办?“幸好”外婆喜欢小猪,还叫小猪好乖乖。作品在欢乐的游戏氛围中渲染出了一派温馨的亲情。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