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常见问题及其表现(第1页)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常见问题及其表现(第1页)

第二节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常见问题及其表现

一、自卑

自卑是由于某种生理缺陷或自我认知偏差所形成的过分自我轻视、自我否定的情绪体验,是人自以为不如他人而产生的一种不满自己、轻视自己、否定自己的消极心理,往往是人的自尊心多次受挫的结果。自卑的人在某些时候产生自卑感是很正常的,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类普遍存在着自卑感,只是自卑的程度和自卑的内容有所不同。自卑感对人的发展不一定是坏事,有时会有增力作用。适度的自卑是个体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内在动力。但是过度的自卑,会使人丧失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忽视自己的优势,从而限制了自我的成长。过度自卑的大学生对自我产生厌恶之情,通常只看到自己的缺点、不足或失败,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总是有意无意地拿自己的弱项和他人的强项进行比较,其结果是自卑心理得到强化,直至达到自我毁灭的地步。自卑者内心害羞、胆怯,而且常常会伴随自鄙、自怨、自怜、自馁、自暴自弃等心理与行为。由于担心失去他人的尊重,自卑者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表现自己,甚至极少与他人交往。在许多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中都能看到自卑心理的影响,所以恰当地处理自卑问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很重要的意义。

图2-4正确认识自尊自信

大学生的自卑感具体表现为:

(1)在认知方面表现为自我评价过低、过分概括化和过分敏感。自卑者会过低评价自己的智力和意志力,不相信自己能克服弱点,而且会把缺点进行过分概括化,也许只是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有不足,就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好。比如,在一次考试失败的时候,自卑者会认为“我没有用”,“我是个失败者”,而不是具体分析此次考试失败的原因,为自己的继续努力找到动力。自卑者对批评过分敏感,比如,为自己出身贫寒而自卑,当他人谈论消费观时,容易联想为对自己的轻视或讥讽而愤愤不平。

(2)在行为方面表现为过分的掩饰性和回避性。自卑者担心他人会看不起自己,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想尽一切办法努力弥补或掩盖自己的弱点。自卑者避免参加竞争性的活动,以避免预期的失败给自己带来的痛苦。实际上越是回避,就越没有机会提高和改善自己的情况。比如,在对异性的吸引力方面自卑,遇到自己喜欢的异性,不敢主动去认识或表达感情,从而丧失可能的机会。

(3)在情绪方面表现为容易感到抑郁。自卑者容易产生抑郁情绪,因为低估自己的能力,并回避预期失败的活动,或对批评过分敏感,这样自然就容易心情不好。而抑郁情绪也会影响对自己的评价,并丧失参加活动的兴趣。

另外,有些人因为自卑心理的影响而产生一些防御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信,有时可能导致行为的偏差。通常他们没有直接感受到自卑,但是他们的行为偏差可能会给心理健康带来一定影响。以防御方式维持自信的人常见的有四种类型:

悦人型:经常按照能给自己带来赞扬的方式去行动,如常向别人表示友善、宽容、赞许以取悦他人,以此来换取别人的认可,从而提高自信水平。他们有时需要委曲求全,可能会损害自我的权利。

回避型:对来自他人的评价采取回避的态度,从而达到保持自信的目的。回避对自己不好的评价,回避矛盾,回避失败,回避困难和挫折。这种人胆怯,不愿交往,因为太压抑而焦虑不安。

表现型:因为对自身价值感觉不充分而想方设法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从而增强自信心。这种人努力想获得地位和声誉,虚荣心强。这种人有时可能会以不够恰当的方法来获得他人的注意或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结果反而得不到他人的认可。

对抗型:因为常常听到不好的评价又不愿意接受,从而对别人产生敌意,以对别人的意见采取抵触、拒绝甚至贬低的态度来保持自己的自信心。这种人喜欢争执和狡辩,攻击性强。这种人在人际交往时常会不如意,他人常会对此类人敬而远之。

二、自负

自负就是自己过高地评价自己,自以为了不起。自负是自卑的对立面,但都源于不能恰当地评价自己。适度地对自己评价高一些,是健康的自恋,是所谓“积极错觉”,对心理健康有益,但过度地高估自己就是自负,更为极端的可能表现为自恋人格障碍。不切实际的自负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严重的会影响心理健康。自负者高估自我,自以为是,容易产生盲目的乐观情绪,甚至把自己的缺点也看成长处,容易提出过高的自我要求,失败的概率很大,进而受到挫折。

大学生的自负感具体表现为:

(1)自视过高。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别人都不如自己,看不起别人。总爱抬高自己贬低别人,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明知别人正确,也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或接受别人的观点。

(2)以自我为中心。时时事事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较少顾及别人的感受和利益。不求于人时,对人没有什么热情,很少关心别人,与他人关系疏远。固执己见,总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3)不能接受批评。高估自己的能力而忽略自己的缺点,他们不会做自我批评,也不能接受他人的批评。

(4)有明显的嫉妒心。看到别人取得一些成绩时,会产生嫉妒之心而打击、排斥别人。当别人失败时会幸灾乐祸;在别人成功时,常用“酸葡萄心理”来维持自己的心理平衡。比如,“学习好的同学只会学习不会其他”。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