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 第三节 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发展(第1页)

第三节 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发展(第1页)

第三节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发展

一、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标准

对于怎样的人格才是健全的人格,很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标准,如奥尔波特“成熟人格的标准”罗杰斯“健全人格人”马斯洛“自我实现人”等。各家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人格完整和谐

人格的气质、性格、能力及兴趣、自我调控等各个成分平衡发展。人格是以人的整个精神面貌来体现的,所以人格和谐意味着整个精神面貌积极向上,能适应社会的步调,客观而不偏颇地对待外界刺激,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并适当地展示自己的风采。

(二)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人格健全的大学生首先对自己有全面而客观的认识,同时能够自我认可。能接受真实的自己,无论是外貌、能力还是家庭背景等;能接受自己的缺点,也能接受自己的优点;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过分的要求;对自己的特点能够认同,对于自己无法弥补的缺陷,能安然处之,悦纳自我。

(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反映了人与社会的协调程度,人格健全的人能以开放主动的态度对待社会,保持与社会的良好接触。看事物能看到其主流与积极面,能够快速地适应新环境。

(四)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

人格健全的人能体会开朗、愉快等积极情绪,也会体会到悲伤、愤怒等消极情绪,但总体上,积极情绪占主导地位,消极情绪不会维持太长时间;也能够敏感地识别并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对自己的情绪有调控能力;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有自我激励的能力,且富有幽默感。

(五)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人格健全的人能珍惜和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不仅对待积极的事件如此,对待消极的事物也能发现其积极的部分;对未来充满信心,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抱有浓厚的兴趣。

二、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一)培养健全人格是心身健康的保障

很多医学及临床心理学的研究都证明,许多生理疾病都与相应的人格特征有关,相应的人格特征对特定的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生成、促进和催化的作用。如A型人格的人性格急躁、争强好胜、时间观念强,较为容易患冠心病;C型性格(癌症倾向性格)的人言行谨慎,常常害怕失败,也很少公开表达自己的情绪,以至于可能妨碍体内的免疫功能,使癌细胞得以扩散危及生命。所以健全的人格是心身健康的保障之一。

(二)培养健全人格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21世纪社会迅速发展,给人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危机和挑战。现代化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加重了人们的心理负担;信息时代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交往方式,QQ、E-mail、微信等交流工具让年轻人一方面天涯如咫尺;另一方面咫尺如天涯。而不同价值观的冲击又容易使人陷入焦虑不安,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所以,要适应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必须培养健全的人格,保持健康的心态。

(三)培养健全人格是自我发展需要

大学阶段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其发展阶段有着自身的特点。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中表现出一系列失衡的倾向。如思想不够成熟、心理调控能力不足、自我观念泛化、人际关系紧张、抗挫折能力差等。已有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成才与成功的重要性。例如,乐观开朗、诚实守信、善于交际的人比较容易获得他人的接纳和帮助。而如今心理健康测试也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入职测验之一,可见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对于个人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三、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大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同样的,若要培养健全的人格,也需要以上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诸如家长的言传身教、认同理解;学校渗透各科教学、主题班级活动或专门的心理培训、心理咨询;社会对于个体和谐心理的重视和关注等。以上各方面的努力都有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但最关键的还是大学生自己。

(一)为未来明确目标和方向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大学的年华是生命中最绚烂的一段岁月,可以追逐自己的梦想,可以预见自己对未来的预期和规划。如果为自己量身打造了适合的目标和方向,就会对未来充满信心与期待,也会在离目标越来越近的时候体验成功的喜悦。为了更好地实现自我的发展,也以某些良好的人格品质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如勇敢、耐心、勤奋等;同时也针对自身存在的某些弱点,如粗心、任性等予以纠正。反之,如果没有自己的目标,不知道每天的学习最终是为什么而奔忙,就很容易产生茫然、无助、焦虑等情绪,影响学习效率、生活满意度甚至身心健康等。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