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体系改革的基本方向是 > 一教师教育体系的院校构成国际比较(第2页)

一教师教育体系的院校构成国际比较(第2页)

和美国一样,日本主要的综合性大学就这样产生了学术性很强的教育学院,他们培养了大批中学教师和部分小学教师,例如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日本地方性的公立和私立大学在开设社会科学、文科、新兴学科的同时,也着力把教育作为一个主要领域。这类院校培养了小学和学前教育的大部分教师。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有些这样的院校遂改名为“教育大学”,例如北海道教育大学。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采取了开放的教师教育模式,允许各级各类院校(包括国立、公立、私立、全国性的和地方性的),只要能够得到文部省认可和批准,即可以参与教师培养。日本的中小学教师培养分为三个层次:其中小学教师在国立教师教育大学(四年制教育大学)、综合大学教育学部中培养;初中教师在四年制大学中培养;高中教师在四年制大学或研究生院培养。进入21世纪,日本教师教育机构呈现出向更高层次——综合大学研究生院发展的趋势。

可以看出,日本教师教育体系的院校构成主要以综合大学和教育大学为主体。

图3。1-3综合大学与教育大学并存的体系的院校构成图解(以日本为例)

①东京大学

东京大学是一所学科齐全、闻名于世界的综合性大学,基本上囊括了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的主要领域。它是日本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下设本科学院10个、研究生院15个,为学生提供基本覆盖所有学科领域的课程,人文、教育、法律、政治、医学等学科都是东京大学的强项。

东京大学教育学部(FacultyofEdu)是本科学院,目的在于培养对人类社会有深刻理解的专业人士,以及借助科学分析、针对教育问题而从事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的教育工作者。大学本科生将在此学习人们是如何学习、成长和发展的,教育教学将从不同视角解析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特殊学校对社会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帮助人们实现幸福生活的功能。图3。1-4显示了东京大学教育学部所设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校教育、教育行政、体育和健康教育五大系。

图3。1-4东京大学教育学部组织机构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教育改革提议调整原有的教师教育体系,这样在东京大学的带动下,国内其他高校也建立了教育学部、以及艺术和科学学部。各高校的教育学部在教育改革中的三个任务是:第一,提供教育研究,同时培训研究者和教师;第二,培养有洞察力和思想的教育行政官员、社会科学引导者和学校行政人员;第三,培训中学教师。尽管高校的重心已经转移到研究生院上,但教育学部的这三项任务一直延续至今。

东京大学研究生院设有人文科学、教育学、法学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综合文化、理学、工学、农学、药学、原子能、数理科学12个研究科。从图3。1-5可以看出教育研究生院分为综合教育科学和学校卓越化两个专业,提供硕士、博士学位。

图3。1-5东京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院组织机构

②京都大学

京都大学是继东京大学之后成立的日本第二所国立大学,现共有10个学部,其中教育学部含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3系,京都大学教育学部的任务类似其他大学教育学部。另外,类似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也设有研究生院,有文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理学、医学、工学、农学9个研究科。其中教育学研究科由教育科学专业和临床教育学专业构成,用以培养教育学的硕士和博士生。

③北海道教育大学

北海道教育大学是1943年建立,1949年开设大学教育的日本国立大学。是一所只拥有教育学部的单科大学,但也设有除培养教师之外的许多课程。是全国大学中比较少见的采用分校制度的大学,各个分校之间的入学考试以及课程都相差很大,因此,也可以说是由5个大学组成的。北海道教育大学以培养小学校、中学校、养护学校、幼稚园的教师为主,设有教育临床学、特别支援教育学、养护教育学、综合学校开发学、基础学校开发学、教育法大学、国语教育学、英语教育学、社会教育学、数学教育学、理科教育学、生活技术教育学、艺术保健体育教育学、地域教育学、学校临床心理学、高度教职实践学等本科和硕士专业。

综合大学与教育大学共存体系的优点是教育大学能够明确赋予教师教育的大学身份,能够提供把教师养成当成首要目标的支持环境,并能够确保教师供给。它还能够提供其他方面的教育,如成人教育、培训教师培训者、终身学习,以及为某种特定的职业而提供的教育。不过,在培养高中教师方面,教育大学某些基础学科领域则略显不足,如数学、物理学、化学、历史学、地理学、语言学和文学学科。为此,还有赖于主要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部提供的毕业生。

(3)师范大学、教育大学和综合大学并存的体系

第三种教师教育体系比较独特,中国台湾是这一体系的代表。它既保留原有的一些师范院校(包括师范大学和教育大学),也在一些综合性大学设置师资培育中心。

1994年之前,台湾教师教育政策以一元、封闭为其重要特征。随着社会的变迁,局限于师范学校的提升和一元化师资的培养体制越来越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封闭性、单一性、狭窄性的教师教育体系受到了挑战和质疑。1994年,台湾开始对传统的教师教育体系进行彻底变革,由此进入了台湾教师教育发展的新时期。

1994年的《师资培育法》颁布实施后,台湾教师教育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开始实施开放式、多元化的师资培育制度。教师培养除由师范院校负责外,凡符合条件的大学均可申请开设师范教育专业,从而单纯地以师范院校培养教师的一元体制,转变为开放型的多元体制。

台湾师资培育进入多元化时代后,一般大学也可以设立“教育学程”以培养师资,但一直没有现行法律依据,为使这些组织机构的职能更加明确。《师资培训法》统一将“教育学程”改名为“师资培育中心”,并在第五条规定有权实施师资培育的机构包括三类:师范院校、设有师资培育相关学系的院校和设有师资培育中心的大学。

图3。1-6师范大学、教育大学和综合大学并存体系的院校构成图解(以中国台湾为例)

在中国台湾,综合大学与师资培育有关的学系主要负责教师和教育领导者的培训,例如台湾清华大学的“师资培训中心”。辅仁大学虽有专门的教育学院,但其下属的“教师领导与发展研究所”和“师资培训中心”仍然以教师培训作为自己学院的要务,并不涉足教师培养。这一点可以分别从台湾清华大学“师资培训中心”的教育专业课程架构图(图3。1-7),以及辅仁大学“教师领导与发展研究所”硕专班课程地图(图3。1-8)中得到验证。

图3。1-7台湾清华大学“师资培训中心”的教育专业课程架构图

图3。1-8辅仁大学“教师领导与发展研究所”硕专班课程地图

①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英语:NationalTaiwanNormalUNU),简称师大、台师大或台湾师大,其前身为1922年创立的台湾总督府高等学校以及1946年成立的台湾省立师范学院,台师大是台湾历史最悠久的师范大学。

20世纪中叶至末叶,师大因备有政府公费生名额而成为许多高中生的前列志愿,部分科系录取分数甚至超过了国立台湾大学。其附属中学(师大附中)迄今仍为全台湾的高中前三志愿。目前,全台最大的国家级华语教学机构(国语教学中心—MandarinTraier)亦为师大所有。此外,广义而言,曾任中华民国总统的李登辉以及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皆是师大校友。

2006年至2009年,师大持续被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评价为“全世界第500名左右的大学”,在“教育学”“人文领域”“艺术音乐领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学术领域方面皆有全台前十名左右的表现。特别是文学院、教育学院与艺术音乐学院仍在全台相关的学术领域,占执牛耳的重要地位,为人文艺术与基础科学的重镇。其中,教育学院下属的教育学系以培养中等学校师资、学校行政与教育行政人员、及教育学术人才为目标。其发展愿景如图3。1-9所示,分别表达了教育学院在校内、在教育领域内外和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