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02014年中国各省(区、市)文化教育排名
续表
文化教育排名前三位的省(区、市)是北京、上海、江苏,排在后三位的省(区、市)是云南、贵州、青海。总体而言,东部地区及东北地区文化与教育质量指数排名普遍高于中西部等全国其他省(区、市)。全国30个省(区、市)中,文化与教育质量指数排名位居前十位的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占据了8个位次,总体来说东部和东北地区的文化和教育质量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除了山东、河北、海南在文化与教育方面还有待加强。而中西部地区也有表现较为突出的省份,如山西和陕西都排在全国前十位,分别是第9位、第10位,与大部分中西部(区、市)拉开了较大的差距,这主要得益于其城镇和农村家庭较高的文教娱乐支出比重等因素影响。
5。安全健康排名及分析
二级指标“安全健康”问题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是保障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下设八个三级指标:每千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交通事故死亡率、财政支出中公共安全支出比重、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
表112014年中国各省(区、市)安全健康排名
安全健康排名前三位的省(区、市)分别为北京、上海、河南,排在后三位的省(区、市)分别为安徽、宁夏、广西。该指标排名顺序与民生发展指数存在较大的不平衡,表现为,中部地区最优、东北地区较好、东部地区其次,西部地区最后。山西(第8位)、湖北(第7位)、湖南(第9位)在安全健康方面的工作成绩优异,甚至超过部分东部地区,新疆也排在全国第17位的位置,安全健康工作在政府的重视下近几年得到很大提高。
6。生态环保排名及分析
二级指标“生态环保”重点考察了各地区城区绿化水平、生活垃圾、污水等处理设施使用情况等方面。下设八个三级指标:环保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环境治理投资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市区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人均造林面积、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瓶颈不断凸显,加强环保力度,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政府和民众关注的重要问题,这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精神。由于生态质量指数与各地原有资源禀赋相关性较高,而环保质量指数则主要依赖于当地政府的投入和建设,因此生态与环境质量指数的排名具有一定的分化性特征。
表122014年中国各省(区、市)生态环保排名
续表
生态环保排名前三位的省(区、市)为重庆、内蒙古、宁夏,排在后三位的省(区、市)为四川、黑龙江、甘肃。东北地区(吉林第27位、黑龙江第29位、辽宁第21位)与中部地区的河南(第26位)、湖南(第23位),西部地区的甘肃(第30位)、四川(第28位)、陕西(第22位)、贵州(第24位),应进一步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三)各省(区、市)民生发展指数分项指数、排名及分析
1。北京市
表132014年北京民生发展指数及排名
分析表13可以发现,2014年北京民生发展指数为0。659,在全国30个省(区、市)中位居第1位,表明北京民生发展水平领先于其他地区。其中,就业收入、文化教育、安全健康分别位居全国首位,但民生基础居全国第5位,居住出行、生态环保位居全国第6位。北京地区享有众多的就业机会,丰富的教育与医疗资源,但在居住出行方面仍存在严峻问题,如较高的“城镇居民房价收入比”、较低的“竣工住宅建筑面积”以及道路拥堵等,同时生态环保排名相对滞后也要求在下一步工作中完善政策规定、加大财政与科技支持。
2。天津市
表142014年天津民生发展指数及排名
分析表14可以发现,2014年天津民生发展指数为0。500,在全国30个省(区、市)中位居第7名,表明天津民生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第一序列。其中,就业收入、文化教育、安全健康、民生基础四个二级指标排名分别为全国第4、5、5、8位,居住出行、生态环保二级指标排在全国中上位置,分别为第11与13位。
3。河北省
表152014年河北民生发展指数及排名
分析表15可以发现,2014年河北民生发展指数为0。388,在全国30个省(区、市)中位居第11位,表明河北民生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中上水平。其中,民生基础位居全国第12位,就业收入位居全国第12位,居住出行位居全国第10位,安全健康位居全国第15位,这四项指标均居于全国中上位置,生态环保居于全国第7位,这与近两年河北省注重环境治理,尤其是在大气治理上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是密不可分的,但是文化教育在全国处于中下水平,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提高重视,推进相关工作。
4。山西省
表162014年山西民生发展指数及排名
分析表16可以发现,2014年山西民生发展指数为0。378,在全国30个省(区、市)中位居第12位,表明山西民生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中上水平。文化教育、安全健康排名全国第9位,值得一提的是,生态环保在全国排名第9位,并且根据我们的测算,山西省环保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位居全国第8位,环境治理投资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位居全国第5位,说明政府对生态改善的重视。就业收入、居住出行位居全国中等水平,分别排名第13位和第12位,民生基础排名居于中下水平,位居全国第21位,政府应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社会的顺利转型。
5。内蒙古自治区
表172014年内蒙古民生发展指数及排名
分析表17可以发现,2014年内蒙古民生发展指数为0。404,在全国30个省(区、市)中位居第9位,是西部省(区、市)中排名最高的地区,这与其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快、经济总量持续扩大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民生基础、就业收入、安全健康分别排名第11位、第8位、第12位,居于全国中上水平。居住出行、文化教育分别排在全国第19位和第21位,属于中下水平,说明内蒙古科教文卫建设投入不足,高科技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较突出。内蒙古民生发展中最为突出的成就表现在生态环保领域,排在全国前列,位居第2位,除了内蒙古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其加分,也表明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
6。辽宁省
表182014年辽宁民生发展指数及排名
分析表18可以发现,2014年辽宁民生发展指数为0。443,在全国30个省(区、市)中位居第8位,是东北地区中排名最高的地区。其中,民生基础排名第7位,就业收入排名第9位,居住出行排名第9位,文化教育排名第8位,安全健康排名第7位,均处于全国中上水平。但生态环保排名处于全国中下水平,居于第21位,经过测算辽宁省环保支出占财政支出在全国30个省(区、市)中排名第25位,政府应加快产业转型,加大对工业污染的整治,增加生态文明建设中人力、物力的投入。
7。吉林省
表192014年吉林民生发展指数及排名
分析表19可以发现,2014年吉林民生发展指数为0。310,在全国30个省(区、市)中位居第20位,表明吉林民生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中下水平。民生基础、就业收入、文化教育、安全健康分别排在全国第20位、第15位、第12位、第16位,属于中等水平。居住出行与生态环保排名较为靠后,分别位于全国第28位和第27位。
8。黑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