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本练读法导读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卢梭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作家肖复兴指出:“能够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于一个孩子真是最大的财富。”读书,是人人都要做的事。那么如何读,读什么,为什么读,一直是我们需要搞清楚的问题。
我们阅读,头脑就像一个信息加工处理中心,不断搜索外界输入的信息,把所储存的语音知识、词汇知识、句法知识和语义知识与所输入的信息不断地扫描和交换。一方面,大脑对视觉扫描到的信息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进行加工,依次将表音法知识、构词法知识、句法知识和语义学知识进行整合和信息关联,以达到理解。另一方面,信息加工由高级阶段到低级阶段进行,大脑运用已有的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对视觉扫描到的信息立即提出假设。首先经过语义知识进行证实;然后分割,尤其是运用表音法知识、构词法知识和句法知识进行分析;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对所提出的假设,或加以肯定,或加以否定。而每一阶段的知识分析不仅运用更高一级的知识分析,也依赖于低一级的知识分析。
由此可见,阅读活动中的感知、理解与识记均不同于识字,而是一系列复杂的心智活动。阅读中所感知的不仅是一个个单词,而且是一系列连续的字词、句子、段落所组成的篇章。那么,如何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科学、完善的阅读基础呢?
1。默读:感知文本
默读是一种不出声的阅读方式,属于快速阅读的第一阶段。默读一般不需要逐字逐句地细读,而是直接用眼睛扫视文字,先按成分意群、结构意群和主题意群阅读,再逐步扩大视幅,有意识地减少停顿和回视的次数,大脑直映,从而过渡到整体识别整句整行,获得对文字信息的感知,加快视觉识别文字符号的速度。默读时,我要求学生从对文字的感知变为对内容的理解,把逐字逐句地读改为逐行逐段地读,迅速想象、联想、记忆,提高阅读理解的效率;同时要求学生做记号,画段落,标重点,加批注等。默读完毕,我留出时间,让学生准备,通过复述大意、概括中心、解释词语等方式来检验其阅读的效果。否则,默读训练往往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当然,默读的速度是相对的,因人、因文、因阅读目的而不同。我会根据文本的趣味程度、难易程度,引导学生对阅读方式等做出选择,因为这会影响阅读速度。
默读主要是通过视觉来感知、获得和理解信息的一种方式。学生默读,有选择地使用他们内在的声音来强调重要的词语或概念,只是在心里认知和解读所看到的文字及其相关材料,强化所读内容,刺激大脑来帮助记忆。
默读的原则是速度要快,边读边思考,理解文本。默读要求眼到、心到、手到。眼到,是要认清词句,理解内容;心到,是要集中注意力,边读边想,理解词句的意思和内在联系;手到,是要边读边动笔,画出重点词句,标出段落层次,记下不懂的问题,以此提高阅读的效果和效率。
理解、速度、识记是默读要培养的方面。我会让学生根据一定的速度默读一篇文章,要求学生读后能够较好地复述,并评价所读文章。
默读技能的培养,首先从段落开始。我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默读一个段落,就某词、某句的意思让学生用英语解释,也可以用中文;然后再由段落默读过渡到主题思想的提炼。
2。略读:摄取要义
在默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阅读文本时,我让学生睁大眼睛快速扫视标题、副标题、插图以及文字等,迅速在大脑中形成文本轮廓,了解概貌,摄取大意和主旨要义,从而培养略读能力。
略读实际上是指以最快的速度通读和浏览文本,把握文本的基本内容、主要思想等的阅读方式。略读时,如果感到自己已经抓住了文本的主要内容,就略去一些材料而不读。略读有别于一字不漏的普通阅读,可以用于阅读教科书、参考书、课外书和报刊等。
略读原则是用极短的时间迅速掠过整篇文本,了解大意、背景、文体风格、语气等,领略文本大意。
略读可以有以下方法。
第一,略读文本的标题和副标题,然后速读首段、末段,以及每段的首句和末句,略知大意。了解并概括文章的写作意图和主题思想以及结论。多数情况下,略读每段的首句或尾句,就可以捕捉到段落的主题句。
第二,略读无标题文本时,首先通读文本的第一段以及其他段落的第一句,然后扫视其他全段,捕捉关键句,抓住段落大意,获得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观点,而不是情节。
第三,扫视每一页,注意力集中于重要的字眼上,如斜体字或粗体字,速读全文,获得完整的第一印象。
略读时需要注意: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寻找的中心思想而非细节上,不要逐词逐句地读而是只读关键词,如名词、动词等实词和表示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关系的连接词;对细节可一扫而过,甚至不予理会,也没有必要花时间琢磨难句和生词;重在摄取主要信息,获得“以貌取文”的阅读效果。当然,略读不能完全取代普通阅读和精读。
略读需要重复练习。在指定目标的练习中,教师可以运用下列相关的题目,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在文章中寻找答案。
①Whatisthemaihepa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