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教师的心灵美体现在? > 爱的当下超越(第3页)

爱的当下超越(第3页)

四黑暗与光明的微妙分界

这份能够拥抱和传递爱的临在状态,只属于当下时刻,属于那放下了所有先入之见、未来担忧、小我思维、内心恐惧的当下自由心灵,属于全神贯注地把自己的临在本质流注于教育教学中的存在欢愉。“除非你懂得以整个生命、心智和情感来展露微笑,否则你不知道如何简单地活,为生活中普通的小事而感到开心”[28]而且这种心灵之光会让你更容易把别人包容进来,事情会进行得更加顺利,各种好事情会越容易惠临你。转向光明就是超越黑暗。

每个当下拥有临在品质,决定了教师是否能够超越小我层层屏障的错误身份认同,找回很容易被错失的教师的真正本质身份。这直接影响到教学生涯是生机勃勃还是死气沉沉。教师整个心态是否警觉地转向和体验到轻灵新鲜、清朗平和,极大地影响了学校和教室是弥漫着简单而快乐的存在喜悦,还是各种负面心灵能量在内耗较量的战争,是向光明飞扬还是在黑暗中备受心灵煎熬。

如果教师自己一味不能警觉,小我思维和情绪会拖你下水,会引诱你不经意间随它起舞,会让你和学生之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地无休止较量,会让你不幸地卷入负面心灵能量的共振旋涡中,让你的教师职业生涯陷入一团混乱和痛苦中。而当学生们毕业把这种像“心灵寄生虫”一样的小我负面能量带入社会,则扩张的恐惧、贪婪、权利欲望等,很可能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灾难。即使是小我上演原本就更激烈的某些领域,例如目前正带来世界经济崩溃威胁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其危机的最深层的原因,寻根究底是小我扩张的贪欲所致。

当教师清醒地意识到这个悬崖,保持心灵的警觉,不认同小我,拒绝与之同舞,就比较容易用意识之光照亮无意识的困顿。而教师保持临在,全神贯注于当下,与当下为友,就是转向光明的那扇窗。顺着当下心灵转向的那扇窗延伸进去。我们可以感受到教师成为自己思维和行为的沉默的观察者而带来的奇妙变化:绝对地平静,绝对地警觉,纯然的觉知,生活在全新的意识状态,每分每秒都在进入活得焕然一新的境界。

当教师们把活跃的生命本质自然流注在课堂上,凸现伟大事物魅力、设问拨疑激活学生的思维,我们可以感受到教师融入生命本质的创造性工作,触及那些真正的美感和创造力产生的源头,这就是下面第四章要探讨的主题。

[1][美]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吴国珍等译,杨秀玲审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145~146页。

[2][印度]克里希那穆提:《世界在你心中》,胡因梦译,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7,第121页。

[3][美]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吴国珍等译,杨秀玲审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47页。

[4]同上书,第48页。

[5][美]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吴国珍等译,杨秀玲审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2页。

[6][美]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吴国珍等译,杨秀玲审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146页。

[7][德]艾克哈特·托尔:《新世界——灵性的觉醒》,张德芬译,海口,南方出版社,2008,第155页。

[8][德]艾克哈特·托尔:《新世界——灵性的觉醒》,张德芬译,海口,南方出版社,2008,第83页。

[9][德]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曹植译,张德芬审校,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第113~114页。

[10][奥地利]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信》,冯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第40页。

[11][德]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曹植译,张德芬审校,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第138~143页。

[12][德]艾克哈特·托尔:《新世界——灵性的觉醒》,张德芬译,海口,南方出版社,2008,第240页。

[13][德]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曹植译,张德芬审校,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第11,33,49,53,75,77,98~99,101~102,128,138页。

[14][德]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曹植译,张德芬审校,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第65页。

[15][德]艾克哈特·托尔:《新世界——灵性的觉醒》,张德芬译,海口,南方出版社,2008,第61页。

[16][德]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曹植译,张德芬审校,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第52页。

[17]同上书,第164页。

[18][德]艾克哈特·托尔:《新世界——灵性的觉醒》,张德芬译,海口,南方出版社,2008,第156~157页。

[19][德]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曹植译,张德芬审校,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第97页。

[20][奥地利]莱内·马利亚·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信》,冯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第22页。

[21]周艺,北京中关村第一小学教师,素材引自吴国珍所主持的“引发新教师心灵智慧的叙事探究”课题研究于2008年10月18日在北京80中学举行的“引发教师心灵智慧的叙事探究”活动中,第二组对“如何与不同类型的学生默契沟通”话题的叙事探究片断,费佳峰录音整理,周艺老师叙述,吴国珍调整压缩拟定标题。

[22][德]艾克哈特·托尔:《新世界——灵性的觉醒》,张德芬译,海口,南方出版社,2008,第85页。

[23]顾晓斌,北京第十八中学副校长。素材引自吴国珍所主持的“引发新教师心灵智慧的叙事探究”课题研究于2008年10月18日在北京第八十中学举行跨校的“引发教师心灵智慧的叙事探究”活动中第十一组对“如何让过度较劲的教育回归自然”话题的叙事探究素材中顾晓斌副校长的发言,吴信辉录音整理,吴国珍调整精练内容。

[24][德]艾克哈特·托尔:《新世界——灵性的觉醒》,张德芬译,海口,南方出版社,2008,第74页。

[25][德]艾克哈特·托尔:《新世界——灵性的觉醒》,张德芬译,海口,南方出版社,2008,第32页。

[27][德]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曹植译,张德芬审校,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第205页。

[28]克里希那穆提语。[印度]普普尔·贾亚卡尔:《克里希那穆提传》,胡因梦译,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7,第217页。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