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教师叙事探究和心灵成长 > 第三节 又要像新手一样摸索了(第2页)

第三节 又要像新手一样摸索了(第2页)

这样的表扬会更有效:“第二组同学坐得最端正。——如果班级里某角落出现“**”。

“刘洋的眼睛一直看着老师。”——如果刘洋的同桌走神了或者在做小动作。

“邹容嬉同学善于思考。”——如果邹容嬉的同桌心不在焉。

退居其次的才是通常我们耳熟能详的“苦口婆心”:“这个班不是只有你一个人而是几十个人。你做任何一件事都得先考虑:会不会影响大家。利己,但不能损人。损人利己是大家所不容的。”“你一说话就会影响别人听讲,所以请你不要随便讲话。”

最不得已的手段是惩罚(尽量少用)。有的老师爱停学生的课。但我认为最好不要在上课时请他到办公室去,那样做容易将事情闹僵;如果碍于面子他硬是不去,就会使教师很尴尬。最好当众这样说;“沈怡文同学,下课你必须到办公室来,因为你太影响大家了,这是老师迫不得已做出的决定。”办公室谈谈心比只批评效果好。

教师应切记:千万不要体罚学生。因为宁肯让教育失败一次,也不要因体罚而造成巨大的失败,后者的失败是无可挽回的,就像化学中的不可逆反应。

新学期上好第一节课尤为重要!精心备课自不必说,我认为组织好教学甚为关键。一旦学生安静下来,要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特色和才能。

开头的一段话要热情洋溢,板书的第一个字要让学生为之赞叹。老师的精气神体现在用丰富的表情和机灵的眼神吸引住学生,当然,得体的幽默能让学生笑起来,这样的教师更受学生欢迎。所以肚子里要有几个故事和笑话,找机会讲给学生听。老师讲的故事,学生会终生不忘,忘不了故事,就忘不了这位老师,尤其特别能让调皮的学生亲近你。以上这些我还要不断努力去修炼!

3.要注意教学形式、手段的变化。我发现高一有的学生的注意力是很短暂的。教学方法的变化让学生感到有趣,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学安排上没有变化,学生会生厌;没有变化,也就没有教学艺术。

我会经常安排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组间竞赛,表扬表现特别好的组。这个办法对维持课堂纪律很有效。教学形式、手段的变化不要追求课堂教学的热闹,如学生们举手如林,你言我语,这可能是“虚假繁荣”“泡沫经济”,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潜心体会知识。我告诉学生,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必须经过思考方能举手,不喜欢问题一提出来就举手的人。同时这也要求我的提问要有一定的深度、难度、有价值。我可不想把学生教浮躁了。宁静以致远,宁静是心无杂念、专心思考、刻苦钻研的意思。这是我常常告诫甲班同学的话。

如果我犯了错,比如:板书写错了、说话欠妥等,要向学生认错、道歉,我觉得这也能成为一种教育资源。讲到重点部分或者关键问题的时候,给注意力不集中的人提个醒儿,否则学困生的队伍不断扩大将是很可怕的。

4.要细心观察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倾听学生的谈话。第一任务要尽快地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尤其是在教学班级多的时候)——首先记住表现好的和表现差的学生的名字。因为直呼其名地表扬、批评、提醒,有时效果会更好。第一节课我就给学生建立了X档案,把学生的照片拷在我的桌面上,这样做有助于记住学生名字,尽快地了解每个学生及其家庭的情况。

如果在适当时机和场合,不经意地说出某一个学生做的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或值得称道的一种表现,他不仅会感到吃惊,而且受到的鼓舞也会特别大。表扬要有实指性,忌空泛。“你做作业总是那么细心,很少有错误。”“你回答问题不但对,而且声音洪亮。”

恰当地使用肢体语言,可以让学生感到你的真诚和亲昵,拉近师生的距离。如抚肩、拍手、拥抱、贴贴学生的脸蛋等。有时学生也会回应,如:林树见到我行一个蹲安;李妍嘴里会发出小鸡叫或Kiss声。

由于我天性就喜欢和学生在一起,所以我在课间、中午、下午放学后,尽可能多和学生一起聊天、谈心,这样学生就会真真切切地感到我是他们中的一员。

5.切不可让学生看出我的偏爱。偏爱是当老师的大忌之一,接这两个班转眼学期已过半了,我感到每个学生都有可爱的地方,即使长得丑的学生,慢慢也会看顺眼,尤其是那些学困生。要学会赏识学生,我采用的办法很简单:主动地和他们说说话;夸夸他们的某一长处;拍拍他们的肩;和他们一起玩,如从网上下载手机铃声;请他们替老师做点事,如送鲜花、分卷子等。

有的学生很优秀,在化学奥校上过课,知道得多,也喜欢举手。我只能这样对他说“我知道你很优秀,当别人答不出、写不好时,再请你出马,怎么样?”我可不能让少数学生“独占课堂”。

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但不要太厉害。老师如果太厉害了,懦弱的孩子会被教愚笨;个性强的孩子会变得叛逆,什么事过了头都会走向反面。所以如果我今天狠批了李同学一顿,明天一定找个理由表扬他,至少要主动和他说活,好像昨天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6.与家长真诚交流。要对所有学生家长以礼相待,不在家长面前指责学生,对任何学生都要首先肯定他的长处,把优点放大,也让学困生的家长树立信心。要心平气和、推心置腹地和家长交谈,学生和家长该是一种什么感觉,一种什么心情啊!在这种情况下我想无论谈什么,学生和家长都会接受的。

7.做学习型教师。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说过这样一句话“不看别人的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戏如此,教学也如此。我每周务必抽时间听听别人的课,我要不是听了众多优秀老师的课,恐怕是不会把课上好的,最近重点听外教理查德的课。也可以这样说:“不听别人的课,就上不好自己的课。”

(二)个案跟进

个案跟进是整体关注的重点,与个别特殊学生的深入互动,深入复杂微妙的心灵交流层面,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实质成长。比如班上有一个女学生很特别,无论从着装发式、行为举止,还是性格上,都让人觉得她是男孩子,再加上她既傲又倔、不服输的脾气非常醒目,大家都叫她“假小子”。刚开始,在我的化学课上,她表现得很活跃,但自制力很差,总是不分场合地乱开玩笑、接下茬,兴起之时还会放声长笑干扰教学。几节课后,我与她谈了谈,刚想批评她,没想到她只是说了一句:“我没在您课上睡觉已经算是看得起您了”,好像她给了我很大的面子,让我第一次目瞪口呆。

后来,我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告诉自己不能对她产生偏见,要花时间去观察一个学生,同时也要留时间给学生了解我。在观察了一段时间后,我又找她聊,这回我单刀直入,首先告诉她我欣赏她的地方,例如,她豪爽活泼的性格,课堂上迅速灵敏的反应,平时幽默诙谐的语言,看问题时独到广阔的视野,随后又聊到了周围人难以接受她的方面,如说话不注意分寸,掌握不好度,有时会使我和同学很难堪,我适时适度委婉地提醒,希望她也能反思一下自己,想想她对老师、对其他同学都尊重么?美好的东西不懂得珍惜,不要等失去了再后悔!

这回她什么都没说,几天后她来找我,说她真的很喜欢我讲的化学课,所做的一切并不是针对什么,只是以前不良学习习惯的影响,以后她会尽量克制。当时我真的很高兴,并且帮她把化学学科的优劣项都分析了一下,还和她约定好时间帮她补习。随后我发现她有意识地在改,虽然因惯性会不经意地反复,但能感受到我的宽容、接受我的暗示,进行自我反思调整。我又针对她父母忙,对她关注少的情况,以自己的人生感悟帮助她化解心中对父母的不谅解,在她与她父母之间牵线搭桥,唤起亲情的相互理解和真爱。她开始拿我当朋友分享她的想法,我再以自己的言行引导她如何自然地散发自身的魅力。我们共同体验着她这一年来成长的快乐。后来,虽然我不任她的班主任,却自愿做起了她与其他老师沟通的桥梁,并且促成了她与父母的真正和解。

接受乱班教学的挑战,在困顿中的摸索,做乐于接受新挑战的新手,其最大的精神回报,是让我体会到教师需要把教学作为生命过程参透。生命的结果只是死亡,生命的过程才丰富多彩。在课堂里学生不仅仅是以认知体而存在着,而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生活于此,无论好班乱班,都要靠调动丰富的情感世界,使得这种平凡无奇的学习生活变得有理由、有意义、有价值。

三永远的快乐新手

我喜欢教学,我的满足感主要源自我在化学课堂中的教师身份。为了这些年轻的学生,我能做的太多了,比如:事先看他们的学籍照片、记他们的名字,参加他们的主题班会、中午休息时间进班答疑等,这是了解他们的好机会。十九年的教学生涯,我可以无愧地说:我是一位能够享受教学过程快乐的老师。只要在教师自我的心中存在着一个乐观,向上,积极,开朗的“心灵导师”,就能够调动出靓丽多彩填满教育过程,释放出教学的能量,从而享受教学过程与自我内在天性亲和的快乐。

然而,新手的感觉也总是在新的困顿中涌动,这在团队领导体验中最深刻。通过聆听同事们的建议,我找寻团队合作的机会。虽然同事都承受着各方的工作压力,但是一个校本课程“中德汽车文化”小团队还是慢慢地建起来了。我最初遇到的挑战就是,无论什么事,团队成员都期待我一人独当一面。我不得不“摸着石头过河”,有时前进、有时停止。在我们这样一个围绕高考要求转的大气候中,团队聚在一起的时间很少,能跨出这一步绝不是小成绩!有时我看到事情停滞不前,就会想是不是应该辞职,而不要冒险地扎进无望的生活中去。然而,我还是决心把重点放在我们可以做什么上,而不是我们不能做什么上,从而另辟蹊径保持了小团队的合作,在解决困难中我们也获得了共同学习成长的满足。

经过一年的摸索,我们这个小团队找到了一个方法,在项目的框架下来协调不同教研组的同事,打破学科壁垒,进行行动研究。我们还找到管理高层来检查这项计划的可行性,他们给开了绿灯,要我们做下去,与区里、市里、北京师范大学联系编写《新科学探索》丛书。经过我们的努力,这套丛书中的《汽车万花筒——汽车文化初步》已经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

我时常提醒自己,不要期望以善意的沟通来弥补观念的不同。挑战依然存在:我们该如何向前?当我走出自己的“小天地”以后,我体会到领导一个学习共同体能带来更强烈的职业满足感,也意味着不免要批评别人,被别人批评。我有勇气永远直面新困难,永远乐于做快乐新手。快乐的源泉始终来自我的内心。

本人自认为性格还比较随和、干事效率较高,不仅自己的生活一定要快乐,还要想办法让周围的人快乐。我认为作为领导关键是团结、合作,在团队的种种摩擦中把握悖论的张力。要关注每个人付出的辛苦,不说下级的坏话。老师一句话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领导对教师也是如此,这些都似乎注定了,领导艺术的炉火纯青,更加时时需要像新手一样摸索!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