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现代教育技术技能教程电子版 > 8 2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第1页)

8 2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第1页)

8。2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多媒体CAI课件的设计与开发是基于教学设计原理的,主要是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进行设计与实现。以下是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流程图,如图8-2-1所示。

图8-2-1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流程

8。2。1多媒体CAI系统的需求分析

1。选择适合于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教学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不是任何教学内容的使用CAI课件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用常规教学方法就能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内容,就没有必要使用课件来进行辅助教学,以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对于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用语言讲解不易描述的内容,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就可达到更好的效果。

2。确定课件设计的目标

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方式进行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和分析:是否优化或改进了原有的教学效果;是否在教学模式上有了改进;是否节省了教学成本与教学时间;是否取代或减少了某些实践环节的危险性等。只有通过上述的分析,才能确定课件的设计目标,才能设计出真正实用的课件。

3。确定使用者

一般情况下,课件的使用者包括教师与学生。教师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能力是设计时应考虑的一个因素。此外还应考虑使用设备的能力,所从事的学科、学历背景等。学生的情况也是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方面,包括其年龄、知识背景、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因素。这关系到如何确定合适的课件类型,应采取何种教学方式等设计问题。例如,不同年龄的学生其认知结构差别很大,在选择教学方式及媒体时就要做相应的考虑,如6~12岁的孩子,其认知结构为“直觉思维图式”,对于该年龄段的学生,课件的首要目标是要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将教学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形式展现,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而对于12~15岁的学生,其认知结构为“运算思维图式”,课件要有助于学生由直觉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而在设计大学生使用的课件时,就应给予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的严谨性以充分的重视。

4。确定开发规模

课件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做大量复杂的工作。因此在保证达到设计目标的前提下,需限制课件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认真分析课件开发的工作量,尽量减少课件的复杂程度,选择熟悉的开发工具及技术来设计课件。此外,多媒体CAI课件系统的需求分析还应包括如下内容。

课题名称:应选择适合于超媒体技术来表现的学科内容,并且以当前在教学活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在课程的名称中要体现教学软件的主题内容。

制作目的:说清楚所制作的软件是属于哪种类型的超媒体教学软件及其用途。

使用对象:说明所制作的软件适合于哪类学习者使用。

主要内容:说明软件所覆盖的主要知识内容。

组成部分:说明软件的大体结构及其各主要模块。

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课题的选择不是由开发者个人所决定的,而应当由从事教学实践工作的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来选择需要制作成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软件的教学内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考虑为什么要选择这一教学内容。在这一步骤中要注意几个问题:本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传统教学方法为什么不能或没能很好地处理教学中这一重点和难点?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什么特点来处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8。2。2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设计

多媒体CAI课件的系统设计要应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特点,结合学习理论合理地选择和设计教学媒体信息,并在系统中有机地组合,形成优化的教学系统和教学结构。其中包括如下基本工作:分析学生特征、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模式、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结构)、实施教学计划、进行学习评价等。

1。分析学生特征

学生的特征主要是指学生的原有认识结构和原有认识能力。原有认识结构是学生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在自己头脑里已经形成的知识经验系统。原有认识能力是学生对某一内容的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的能力。对学生的特征进行分析就是要运用适当的方法来确定学生关于当前概念的原有认识结构和原有认识能力,并将它们描述出来,作为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主要依据,以便使制作出来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对学生更有针对性。所以在设计课件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学习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状况、情感发展特征及需要、感官感知的需要、环境和情绪的要求等。在本课件的设计过程中,教学对象主要是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根据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可以了解到其中大部分是计算机知识的初学者,由于年龄及生活学习环境的影响,对计算机及多媒体知识有着不同程度的理解,他们在生活中喜欢多姿多彩的方式,在学习中求知欲望强,有一定的好奇心,考虑问题时思路多呈现出一定的跳跃性,容易由一个内容联想到另一内容,大部分学生在受到鼓励时容易接受挑战竞争;由于学习习惯的影响,对新知识的学习会有一些畏难情绪和依赖心理,需要提供帮助和提示,并提供积极的鼓励。同时应注意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所以需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首先通过动态的画面引入,配以声音提示,以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可以采用超文本结构,并配合声音、图像等多种媒体形式。人机交互界面设计需友好,学生在操作时才容易上手。此外还可以提供实践操作的环境以进行操作技能的训练。

2。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及选择教学模式

(1)确定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首要工作,也是其他设计工作的基础。要确定教学目标,需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社会的需要;二是学习者的特征;三是教学的内容。对于本课件来说,由于社会及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学校教学活动在这方面的指导性训练还稍显不足,所以亟须有针对性地加强该环节的工作。在本课件的教学内容中,重点是多媒体方面的知识及其应用技术,难点则是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及多媒体应用软件的使用。多媒体方面的知识及应用是当前计算机应用的一个热点,而在课堂讲授时由于条件所限,往往不能表达得那么具体和形象,生动性就更难以体现,学生在学习时会觉得不够具体。在其上机实践时由于条件所限(如硬件设备的配置不足,指导教师人数少等),学习效果也就难以得到保证,这就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及对后续课程的学习造成了影响。由于超媒体独特的结构特点,在教育、教学领域上具有其特有的优势。所以我们可以尝试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原理及超媒体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使学生通过该教学软件的帮助实现自己控制的“个别教学”,并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配合教师的指导,了解多媒体的基本概念,熟悉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及多媒体附件的作用、操作技巧等。并在确定教学目标前先选择好教学内容,在确定教学内容后,进一步根据学科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分解为许多的知识点,分析这些知识点的知识内容是属于事实、概念、技能、原理、问题解决等的哪一类别,并考虑到学习者的特点和社会需要,把各知识点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道、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不同层次。在本课件中,教学内容有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多媒体的主要组成部件及其性能、作用,多媒体附件的使用等。如表8-2-1所示。

表8-2-1课件教学内容及对应的教学目标

(2)选择教学模式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的设计过程中可采用的模式有:操作与练习、个别指导、游戏、模拟、问题求解等类型。其中,操作与练习类课件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个别指导课件是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用来教授学生掌握一些概念和规则,并通过练习及测试评估学生的理解力;游戏类课件可设计成与教学中的操练、练习有关的内容,用来锻炼学生的决策能力,增加趣味性;模拟类课件则选用算法模型模仿真实现象的行为。在本课件的设计中,考虑到由于教学内容相对独立,但其包含信息类型较多,而且有些内容还需要通过实际训练来进行学习,在具体教学中综合使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以个别指导型为主,辅以操作与练习、游戏及模拟等。

3。合理选择与设计媒体信息

根据对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分析的结果和各类媒体信息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媒体信息(如文本、图形、动画、图像、影像、解说、效果配音等)。将其分别安排在不同的信息单元(即节点)中,如表8-2-2所示。其中A1:课件封面及启动画面;A2:主菜单界面;A3:多媒体的基本概念;A4: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A5:多媒体附件的基本知识;A6:多媒体附件的实践操作训练;A7:小测验;A8:知识小结;A9:小游戏;A10:帮助;A11:导航图。

表8-2-2课件教学内容及媒体信息选择表

4。设计教学过程的知识结构

在本课件的设计过程中采取了如下的设计思路。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