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哪些内容 > 二主题确立阶段的教师指导(第2页)

二主题确立阶段的教师指导(第2页)

收集统计活动:哪些地方一次性用品使用较多?我们家里一次性用具的使用种类及数量……

问卷调查活动:人们为什么喜欢用一次性用具?一次性用具使用后一般是怎么处理的……

参观访问活动:一次性用具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加工的过程是怎样的?产量及销售情况如何……

查找资料活动:其他国家一次性用具的使用情况怎么样?我国对一次性用具的相关政策?一次性用具对环境的影响……

实验研究活动:一次性用具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一次性用具卫生吗……

社区宣传活动:如何展示对一次性用具的研究成果?一次性用具回收的宣传,地点的选择,作用的评估……

(三)指导学生正确地表述主题[11]

主题是某项活动的名称,应该高度概括活动的内容,要求它既能传递这项主题活动或项目的主要信息,又能吸引读者,因此指导学生准确表述活动主题十分重要。

不同类型的主题活动表述方法不同,一个综合性的主题往往会包含几种活动类型,因此主题表述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1。以活动对象为主题名称

这种表述适用于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主题,例如“山西面食”,在这一主题下往往会包含各种活动类型。在表述具体的课题或活动项目时,可具体表述为“饺子的制作”“山西面食的种类研究”等。

2。以主要活动为主题名称

这种表述方法不仅清晰地说明了主题活动的对象,也点明了主题活动的主要方式,如研究、调查、设计与制作等。例如“关于近视问题的研究”、“××学校三年级小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种一株绿色植物”、“我为母校留本书”等。

3。以主要问题为主题名称

这种表述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能明确地把握活动的方向,了解活动的意图。例如“生日怎么过”“报纸是怎么做成的”“零花钱怎么用”等。

4。以重要联系为主题名称

这种表述方式考虑到综合实践活动涉及的几种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通过分析这种联系,以重要联系作为主题名称,例如,前面谈到的王晓娜发表在《小学青年教师》上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例子,确定的主题是“人·树木·家园”,就是把人、树木和家园三个方面联系起来确定主题的例子。

无论采用哪种表述方式,一个好的主题名称应该简洁、清晰、完整、准确、概括性强。确定主题表述方式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确定的依据是学生归纳整理后的问题,主题表述需要师生达成一致。

(四)学生选择主题常见的问题[12]

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大量的选题会被收集起来,而学生选送的主题往往存在下面几种比较典型的问题,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了解这些常见的问题,可以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

1。主题过大无法开展

也就是选择的主题太大,根本无法开展这种综合实践活动。例如“中国地名的调查”“花卉博览”等,其内容过于宽泛,几乎可以成为一门专业性的学科了。这样的主题不利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更不适用于刚刚入门的小学生。

2。主题过深能力不及

由于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限,主题过于深奥,超出了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校所能提供的条件。例如“航天技术”“深海探测”等,对于小学生来说,完成这样的主题是不太现实的。

3。主题研究不能持久

由于在选择主题时过于草率,或者出于一时热情,兴趣不能长久保持,主题研究往往会半途而废。一些小学生对自己选择的主题只有三分钟的热情,缺乏坚持性。对此,教师要及时地给予提醒与帮助。

4。主题杂乱价值不大

主题涉及面太广泛,提出的问题过“散”,即问题多、杂、乱,这样的问题直接投入研究是不太现实的,往往也是难以完成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整理、筛选、归纳,转化为活动主题。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