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规划何兰芝读书笔记 > 第五节 评课(第1页)

第五节 评课(第1页)

第五节评课

评课是一种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它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进行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估,并且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课堂上的教育行为做出正确的解释,促使教学活动更加理性化、科学化,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

一、评课的原则

(一)实事求是原则

实事求是是指评课时应以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为依据,以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客观公正地对执教者做出评价。实事求是原则要求评价者在评价时既要坦诚又要中肯,成绩说够,缺点说透。对执教者的教学优势、教学创新之处要深入剖析,帮助执教者找出教学优势的过程表现、脉络结构以及教育效果;对执教者的不足之处要指出原因,寻找克服不足的方法。

(二)激励性原则

激励即激发鼓励。评价者充分肯定执教者的成功之处,能使执教者产生愉悦感,激发教师继续钻研教材,研究教学,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评价者应用激励导向原则,做到观一堂课而促进多堂课,观一人而激励一批人。

评课时不论是教师还是学校领导都要把握好这个原则。具体的方法是:目标激励——以执教者成功之处为基点,指出今后提高的方向或研究方向;闪光点激励——对执教者在教学中的某一环节、某些教学行为的独到之处、创新之处,要充分给予肯定;榜样激励——应用教师群体中各种成功的教学经验,作为评价的“参照物”,激励大家学习教学典型;条件激励——评价者本着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宗旨,主动为执教者提供教学参考资料、提供各种信息资源。

(三)差异性原则

被评课的教师情况不同,课堂类型不同,开课的目的不同,评课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所有的课。教龄在1~2年的青年教师开课,在评课时就只能用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作为评价标准;以研究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运用为目的的公开课,就要以是否掌握和灵活应用、是否应用得法作为评价主要指标,而其他方面的评价,则可以适当降低标准。

(四)兼顾整体原则

一堂课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评价者在评析时应以完整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全过程作对照,对全局要有总体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教学的局部或教学某一主线做出整体与局部的关联性评价。要科学地处理点与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对执教者的评价也要以一堂课的状况与平时多堂课的状况联系起来综合考虑,尽量避免仅凭一两节课就给执教者的教学水平下结论的片面做法。

(五)导向性原则

评课应确立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思想,评析“现在”,面向“未来”,以最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为根本宗旨。常规的检查性评课活动,要以教学常规性要求基准来评价,研究性听课评课活动,要以课题研究目标为导向开展评课活动。整个观课评课活动要纳入学校整体办学目标的运行轨道之中,充分发挥教师评价的导向功能。

二、评课的方法

(一)常规性评课方法

1。分析性评价法

评课、分析课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

(1)以局部的好或差为果,对照评课标准探源寻根——对具体表现做具体分析,归纳优点、缺点,探究“为什么”或“该怎样”。运用这种评价法进行评议,具体明确,教师易于理解接受,但缺乏整体感,重点不突出,不能概括出整节课的特征。

(2)以整体的成或败为果,探源寻因——从完成教学目标、评价教学效果出发,衡量整节课成败与否,由果追因。分析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从属并服务于单元和学科教学的目标,所有教学环节、手段、方法是否都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推动教学目标的落实。从现象到本质、从表现到规律,丢开枝节,抓主要的实质性问题,概括出教师教学的突出特点和主要问题,揭示规律,提炼和推广已有的成功经验,提出需要集中研究解决的问题。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分析法,但操作难度较大。

2。发展性评价法

(1)一分为二

评价的着眼点要放在教学的改进和发展上,评课要反对那种一味恭维,只讲好话、不讲问题,只唱赞歌、不提希望的“捧教”,这只会让人沾沾自喜,故步自封,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反对那种求全责备,不谈优点、只讲问题,吹毛求疵、一无是处的“批教”,这只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因此,评课要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一分为二,要恰如其分地肯定优点和主流,寻找成功的原因;也要指出主要问题,探讨不足的根源,还要提出改进的办法,探寻努力的方向。

(2)因人制宜

评课要看对象、分层次,看执教者的年龄特征、教学水平,在标准和要求上因人而异,让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提高,都有发展。对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通过多次观课概括出他的教学特点,并在理论分析上达到一定的深度,引导他逐步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对勇于创新的教师要倍加赞赏,发现经验要帮助总结,发现问题也要予以扶持,鼓励继续探索。对教学能力一般的教师,在否定某些做法的同时,要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设想和建议,使教者学得到、做得到。对教学能力较差的教师,如果问题较多,要分轻重缓急,抓住主要问题,逐步解决;要善于发现优点,积极肯定、鼓励,帮助其树立信心。

3。差异评价法

(1)突出“导”,倡导“帮”

评议青年教师的课应突出一个“导”字,倡导一个“帮”字。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需要指导和帮助。评课时,首先要充分肯定成绩,激励他们进取。其次,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分清主次,每次帮助执教者解决一两个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尤其是那些在教学中处理不当又感到棘手的问题,促使他们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2)突出“研”,倡导“争”

对教改试验性的观摩课评议,应突出一个“研”字,倡导一个“争”字。对教学改革研究课应采取一支持、二保护的态度。评课时要求大家从共同提高的愿望出发,紧紧围绕教改课研究的课题,充分发表意见,进行讨论、争辩。一方面总结教改经验,另一方面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办法,使试验不断完善。

(3)突出“比”,倡导“学”

对竞赛课和评优课的评议,应突出一个“比”,倡导一个“学”。评课前要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评课标准,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评价。在评比中选优,在评比中总结教学经验,并将评优与推广先进经验结合起来,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

(二)研究性评课方法

1。综合评析法

综合评析法是一种以课堂教学的整体结构为视野,以教学基本要素的构成原理与理论为依据,经过综合分析、归纳之后,做出整体性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需从教学全过程需要把握的七个方面入手,围绕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程序结构、教学方法手段、教学基本素养、教学效果和教学个性化等方面进行高度概括性的分析评判。这种全方位评价要求较高,难度较大。优点是全方位整体性强,缺点是各个方面无法详细深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