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陶行知网站 > 附录 全球视野下的陶行知研究文献要目02(第9页)

附录 全球视野下的陶行知研究文献要目02(第9页)

杨韬:《调查、总结、创新:简述陶行知形成生活教育理论的科学方法》,载《教育科学论坛》(成都)1988年第3期。

郑华:《陶行知传统教育观述评》,载《山东教育科研》1988年第3期。

杨韬:《陶行知论劳动教育》,载《四川教院学报》1988年第3期。

程志宏:《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辨析》,载《安徽教院学报》1988年第3期。

吴定初:《刍议生活教育理论及其意义》,载《四川师大学报》1988年第3期。

王越:《论陶行知与胡适》,载《教育论丛》1988年第4期。

罗若群:《陶行知论比较教育研究》,载《湖北教院学报》1988年第4期。

郭笙:《简论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载《中国教育学刊》1988年第4期。

古人伏:《谈陶行知对师范生品格的培养》,载《辽宁师大学报》1988年第4期。

孙传华:《论陶行知由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载《行知研究》1988年第4期。

张正元、魏名国:《论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的认识论基础》,载《行知研究》1988年第4期。

刘季平:《关于〈晓庄学校史稿〉中几个史实问题》,载《行知研究》,1988年第4期。

胡无非:《陶行知德育思想初探》,载《行知研究》1988年第4期。

刘季平:《我国需要众多的现代陶行知》,载《人民日报》,1988年4月4日。

杭苇:《全面认识陶行知》,载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基金会编《为中国教育改革探路》,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张邦民:《陶知的生活教育哲学对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扬弃》,载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基金会编《为中国教育改革探路》,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徽州师范学校:《试验陶行知教育理论,改革师范教育》,载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基金会编《为中国教育改革探路》,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方寿彭:《浅谈陶行知的人才教育思想》,载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基金会编《为中国教育改革探路》,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戴申生:《陶行知与中国民主同盟》,载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基金会编《为中国教育改革探路》,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熊贤军:《陶行知对中西文化的批判》,载《华中师大学报》1988年第6期。

贾玉金、吴洪波:《对陶行知师德学说的思考》,载《蒲裕学刊》(哈尔滨)1989年第l期。

陈波:《陶行知的大教育思想》,载《行知研究》1989年第l期。

莫增荣:《陶行知教育艺术中的辩证法思想》,载《行知研究》1989年第l期。

陈珠琳:《我对教学做合一的认识》,载《行知研究》1989年第l期。

伍坤江:《学陶师贵在实践》,载《行知研究》1989年第l期。

苏斐亚:《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培养创造型学生》,载《行知研究》1989年第l期。

《全国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纪要》,载《行知研究》1989年第l期。

胡晓风:《关于更新教育思想进行创造教育的探讨》,载《人民日报》,1989年1月16日。

胡晓风、姚文忠、金成林:《创业教育简论》,载《四川师大学报》1989年第1期。

邓宗琦、熊贤军:《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陶行知在晓庄的生活教育实验》,载《教育研究与变验》1989年第l期。

胡晓风:《关于教育思想与教育改革》,载《人才与现代化》1989年第1期。

江荻:《生活教育有没有现实意义》,载《教育科学研究》(湖北大学)1989年第l期。

严兴福、李杏葆、毛大伦:《略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载《上海师院学报》1989年第2期。

乔植英:《武训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影响》,载《齐鲁学刊》1989年第2期。

高喜、高越:《在暴风雨中诞生成长的育才学校》,载《行知研究》1989年第2期。

张牧:《汪达之和新安事业》,载《行知研究》1989年第2期。

聂大朋:《论汪达之的教育创造》,载《行知研究》1989年第2期。

徐书业:《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论略》,载《行知研究》1989年第2期。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