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国基础教育是不是正规刊物 > 第三节 学校教研组及其制度(第1页)

第三节 学校教研组及其制度(第1页)

第三节学校教研组及其制度

其实,无论是来自苏联,还是纯粹“国货”,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甚至改称校本教研也无关紧要。比身世更值得考究的是,学校教研组和备课组以及集体备课,在学校中究竟如何存在?对学校教学有多大的作用?

学校教研组不是独立的机构,与本书前面几章所讨论的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所设置的教研室之间,也不是上下级隶属关系。它是学校内部的组织,成员均以所属校教师的身份进入这个组织。他们首先是某所学校的教师,然后是这个学校之中的某个教研组的成员。教学是学校最为核心与最为基本的活动,教研组则是专门服务于这种活动,教研组作为一级组织,由教学活动所派生,教师作为教研组成员的身份,由学校教师的身份所派生。

一、教研组的组织结构

中国大陆的学校是比较强的社会组织,每所学校的每位教师都身处纵向与横向双重组织编织而成的网络之中。

纵向的组织:教师按照学科组成学科组,如语文教研组、数学教研组、英语教研组,等等。然后,在各个学科教研组内再按照年级分为备课组,如初一备课组,初二备课组,等等。这样,每个年级都会有若干个不同学科的备课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是这种组织的主要存在基础和主要活动内容。纵向的组织主要负责学校的教学研究和实施工作。

横向的组织:学校的教师又按照年级编成年级组,主要负责包括学生的日常管理。从早自习、升旗、做操、晨练,一直到学生的奇装异服、特别发型,以及社会实践、春游秋游等。学校对班主任的管理主要也是以年级组为单位的。

每个教研组、年级组均设有组长,一般均由学校任命。教研组长要就自己所在学科对学校负责,有责任组织和督促各个备课组的活动。各个备课组也设有组长,一般由教研组长指定。

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通常由教学水平高,组织能力强,在教师中享有较高威望的教师担任。

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都会享受一定的津贴,根据学校状况,数目不等。一般说至少与班主任津贴相同。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学校规模比较小,同年级同科目的教师只有一名,则无法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这种情况被认为是对学校教学不利的。一些资源丰富的学校,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的津贴数目会比较可观。

“备课组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师团队,教师通常都是从事相同的教育教学工作,面临共同的课题,在教育教学中可能会遇见相同或相似的问题,因此就可以针对同一问题展开沟通和交流,进行深度反思和会谈,充分展露思维的差异性,不断进行团体思想的柔性碰撞,不断增进集体思维的敏感度,使团体成员相互分享同伴的智慧,从而取得个人独自所无法达到的认识上的收获。”[1]

在本章开始处,那位美国校长所说的“专门配的办公室”,在中国则司空见惯。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的办公室,基本都是按照年级和学科安排的,以便于教师们集体备课。

以下是几所学校教师办公室的分布。

北师大实验小学办公室分布

A楼

地下一层体育办公室体育教师6人

一层三年级办公室语文教师4人数学教师4人

英语教师2人科学教师4人

二层四年级语文办公室语文教师6人

四年级数学办公室数学教师4人英语教师2人

三层五年级语文办公室语文教师6人

五年级数学办公室数学教师3人英语教师2人

四层六年级语文办公室语文教师6人

六年级数学办公室数学教师3人英语教师2人

计算机教室教师1人综合实践教室教师1人

B楼

一层一年级数学办公室数学教师4人

二层二年级办公室语文教师3人数学教师3人

体育办公室体育教师3人

三层办公室二年级语文教师1人数学教师1人四年级语文2人

英语办公室英语教师3人

C楼

二层美术办公室美术教师4人

三层音乐办公室音乐教师4人

D楼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