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国基础教育是不是正规刊物 > 第三节 各种考试命题02(第1页)

第三节 各种考试命题02(第1页)

第三节各种考试命题02

“个别重点中学甚至到周边的知名小学里培养自己的‘生探’,让这些老师提供优秀学生的名单和联系方式”。

“名校越来越青睐自己培育的优秀生源,公办名校除了完成规定的‘划片”招生任务外,剩余计划的90%左右会录取自己培养的优秀学生。‘定向培养’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开办一些名义上为民办、实际上是名校自己主办的培训机构。培训机构从娃娃抓起,小学三年级就要开始冲刺。哪些培训机构与哪些名校相‘对应’,家长们心知肚明。追逐名校的第一步就是追逐名校操办的培训班,太‘专一’有风险,那就多多‘占坑’,多报班,多上几个不同的培训机构。”[28]

尽管越来越多疲于奔命的家长高呼:“子女恢复考试算了,眼下这却是无法办到的。”

“海淀区一位重点中学的校长告诉记者,既然是要选优秀学生,必须要有个标杆。但是义务教育又不允许考试选拔,于是各个学校只能自己制定选拔标准。由于校际标准存在差异,家长们也担心只报一所学校保险系数不够,于是,无标杆反而造成多标杆,家长和学生周末上‘班’现象。”

深受其苦的家长越来越推崇考试,“与其这样带着孩子盲目地不知深浅地学习赶考,还不如区域内实行统一选拔考试,公布统一考试内容。”许多家长表示,统一考试尽管累,但标准统一,孩子学习压力也不小,但至少知道孩子应该学什么,考试考什么。‘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按照现在小升初选拔的路子延续下去,小学毕业生英语达到研究生水平都有可能。还不如恢复原来的政策,比现在省心。”

“但是,‘小升初’考试不可能恢复。就初中入学是否恢复考试问题,教育部和地方教育部门曾多次组织调研交流,最终确定绝不恢复考试。”[29]什么原因?未提。

真是让人头晕眼花,一个小学生上初中的事情,竟然如此复杂。难免让人生出“既有今日,何必当初”的感慨。绝非事后诸葛亮,当年北京市准备此项改革,我不仅与闻其事,而且多多少少参与其中,虽然人微言轻,却态度积极。当时的想法十分“正当”,百分“冠冕”,千分“合理”,万分“公平”: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且义务教育阶段应当淡化竞争。并且,当时的假定是:大家会遵守规则,学校之间的差距与生源有关,如果每所学校的生源达到均质,即都有能力、成绩水平各异的的学生,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解决差异,令不同学生适得其所地发展。现在看来,实在是将问题看得简单了,制定规则的人会带头违反,而分层教学也始终没有获得合法性,结果,不仅各种名目的“择校”大行其道,而且金钱、权力一齐上阵,学生负担没有减轻反而加重。

“在没有统一考试的情况下,初中校的教育资源不均衡与家长望子成龙的美好愿望让‘小升初’成为充满火药味的字眼。为在这场战斗中胜出,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被更早地卷入到‘小升初’的准备轨道中,奥数、英语、作文、文体特长等一连串的竞赛、考试让他们沦为‘考奴’,不肯放过任何一根可能救命的‘稻草’。而那可以与高中乃至大学水平看齐的奥数、英语题目却在透支着孩子们的明天,让他们承受着‘不可承受之’重。”[30]

不可承受之“重”实则来自不能承受之“轻”。从考试到就近,“小升初”改革的制度设计,归根结底无非一句话,减轻学生的压力和负担。然而,现实无情地告诉我们,虽然取消了统一考试,“小升初”改革的结果早已与改革初衷南辕北辙,制度内的考试退场,为种种周旋在制度边缘的“灰色”行为打开了大门。

“小升初”考试的取消直接弱化了教研室的权力和威望,在一些地方,也导致了教研室在内部机构上的萎缩。北京市某区一位已经退休的原小学某学科教研员(NG,2009)说:

“以前小学教研员配备普遍要比现在力量强得多。虽然不一定像中学那样每个年级专门设一个人,但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差不多都分别有专人负责的。现在你可以看看,很少有这样的了。”

这话不错,在一定程度上,一些校长和教师也表示,现在虽然还是忙,但用于教学方面的精力比从前确有减少。“倒是那些校外培训班之类,把我们过去那些经验都学去了。集体备课啊,相互听课啊,据说很严格。孩子的负担不过是从校内转移到校外了,还赔上了家长,当然更得多花钱。”(LN,2010)

说到底,取消制度内的考试很容易,一份文件,一道行政命令足矣,而人们对于优质教育的追求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取消”的,更不会因为红头文件或行政命令而罢休。如何令“小升初”做到公平有效,才是正确的思路。“小升初”改革给予我们的经验和教训是深刻的,不断地提醒这我们,对待任何一项教育改革,都应该如履如临。

有学者指出,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近年来存在着“改革意识形态”,表现为“改革即进步。认为只要有改革,就会有进步……,把改革视为发展、进步的唯一途径”。“改革有理。认为改革总是有理的、正确的”。“改革即合法。认为改革是破旧立新,新的总比老的好,越新越好。改革的合法性是不言自明的,甚至改革就是合法性的标准”。这“是一种把改革理想化、绝对化和权威化的社会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31]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这种反思体现了可贵的冷静和理性,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的确需要我们对于各种各样的改革持有更加审慎的态度,仅仅凭借着良好愿望,肯定是不行的。严复曾经在1906年给熊纯如的信中这样说过:“须知吾人所身受苦痛,其由于恶人者浅,而成于好人者深。”[32]回顾“小升初”改革的今昔,焉能不感叹老先生所言之精辟!

附录:2009年海淀区小升初主要赋值评分项目[33]

1。荣誉称号,最高30分,最低8分。其中全国十佳少先队、全国十佳少先队标兵、北京市金帆奖获得者均为30分;北京市银帆奖、市长奖均为28分;市级三好学生25分;市十佳少先队、市十佳少先队标兵、市红领巾奖章均为22分;区三好20分;区十佳少先队、区十佳少先队标兵、区红领巾奖章均为15分;三年校三好12分;两年校三好8分等(备注:除了校级荣誉外,要求获奖时间为2008年1月以后;只取最高,不能累计)。

2。素质评价,总计60分,只有考试等级为A才能记分,其中包括五年级全区三科统测,一科记3分;科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音乐、美术、体育课等6个学科能力考核,一科记2分;健康状况评价,记2分;关键素质评价,记2分;个性特长发展评价,包括规范汉字、百首古诗、生活技能三项,一项记2分;其他29项成绩,每项记1分(备注:只有评价为A才能记分)。

3。科技、艺术、竞赛成绩,最高6分,最低1分。其中国际级别记分为4—6;全国为3—5;市级为2—4;区级为1—3(备注:获奖证书必须经过相关认定)。

4。学生干部岗位,最高4分,最低2分。其中大队委4分、中队委和班委均为2分。

(三)中考

中考也是一个简称,完整的表达是: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中考也是社会知名度很高的教育词汇之一。按照中国目前的形势,从初中升入高中这个环节,因为距离高等学校的门槛又近了一步,自然比从小学升入初中更为隆重。

1。权力下放

中考的基本情况是,在全国范围,曾经都是全省(自治区、直辖市)统一命题统一考试,大概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变化。先后有差别,速度有快慢,但趋势相同,即权力下放,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将命题考试权力交给下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当然,具体的操作则是各级教研室。以四川省为例,90年代仍然是全省统一命题考试,21世纪初,中考已经由各个市、州自己负责。一般各个市和州仍然采用统一命题考试,也有个别例外,比如成都市的双流区,便是自己单独命题组织考试的。

以下是北京市2010年中考科目及时间安排

6月24日(星期四)

上午8:30—11:00考语文

下午2:30—4:30考物理

6月25日(星期五)

上午8:30—10:30考数学

下午2:30—4:10考化学

6月26日(星期六)

上午8:30—10:30考外语

其中英语听力考试时间为:8:30—8:50

(北京市中考总分为570分,其中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20分,物理100分,化学80分,体育30分。)

中考一直是与教研室关系十分密切的考试。仍然以北京市为例,20世纪80年代确定的基本原则一直沿用了许多年。1982年,北京市的城区和近郊区由市教育局确定命题原则和考试范围,由各区自行命题、考试。远郊县则由市教育局统一命题。所谓市教育局命题,即由市教研室承担,各县(区)命题,即由各县(区)的教研室承担。虽然那时已经有县(区)自行命题一说,但在1995年之前,命题原则和考试范围仍然是由市教研室规定的。从1995年开始,海淀区开始自己独立命题,后来,独立命题的县(区)逐渐增加,直到最后取消全市统一考试。不过,虽然说是独立命题,有些县(区)并不是真正自己来做。具体办法是,市里面建立统一题库,各县(区)可以按照需要到题库里面去选择题目组成试卷。另外,据说还可以采用其他县(区)的题目。比如,A县认为海淀的中考题目质量过硬,便可能与该区教研室协商,双方达成一致。届时,海淀区县在印刷试卷时,会按照A县所需的数目加印试卷。这种情况,主要由地处农村的县(区)向公认教学水平较高的西城、海淀提出要求。自然,其中也会产生相应的费用。

对于中考权力下放到县(区),褒贬不一。反对的人认为会造成各个县(区)考试水平的差距,特别是,有一部分高中是全市招生的,而且恰恰是所有人关注的名牌高中或说重点高中、示范高中等。考试水平的不一致引发这些学校在录取高中新生时麻烦,学校与各县(区)之间的摩擦争执都是可以预料的。对此,教育行政部门会要求各个名校,例如大名鼎鼎的北京四中,向各个县(区)分配名额。比如,某县5个,某县8个,这样,无论这个县的考试水准如何,进入前5名或前8名的学生就有资格上四中了。如果统一考试,很可能,这个县没有一个学生能够考进四中。支持者则强调,各个县(区)的水平差异客观存在,统一命题很难把握尺度,究竟应该以谁为准?分配名额实际上不公平,而且不利于激励相对较差的地区努力提高自身教学质量。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